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牛”郎中

2012/11/14  浏览量:   作者:杨军 刘洪 阳丽萍 廖文  

  “牛郎中”不姓牛,大名郭继先。但“牛”字并非张冠李戴,郭继先主攻牛、猪等牲畜疾病防治,而且技术高超,确实够“牛”。

  刚满67岁的郭继先,是沅江市老科协副会长、养殖协会会长,多年从事畜牧工作,2006年退休后,他每年下乡200天以上。当地的猪牛羊、鸡鸭鹅还有水产及特种养殖,他都管,免费给养殖户当参谋、教技术。全市600多户上规模的养殖户,他都去过,现在还担任100多家专业养殖户的科技顾问。在他指导下,养鸡专业户龙文斌、养猪专业户陈又红等一批农村能人走上致富路。今年6月,他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并记一等功。

  能说会道有真功夫

  郭继先能说会道,沅江各部门、乡镇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少不了他主讲。

  郭继先还把自己在畜牧养殖方面的观察和经验,编成“顺口溜”,易记又易懂,特别受农民朋友欢迎。

  譬如喂猪,要选长得快、少生病的猪崽。怎么判断?郭继先总结道:“嘴巴长、四脚齐,稀毛现白皮。一身圆滚滚,吃食把脚移。” 养牛名堂多一些。首先要学会看牛。郭继先说,看牛要“上看一身皮,下看四只蹄。后蹄套前蹄,天天都能犁”。

  他不仅会说,还有一身真功夫。

  一次,沅江赤山岛上西畔山洲村一个养牛专业户家发生小牛死亡现象,打针吃药,什么办法都用了,小牛还是接二连三死亡,一个月死了19头。这专业户急了,请来郭继先。郭继先看后说,你家的牛没病,就是该换品种了。原来,这个专业户养牛七八年了,都是群内交配、近亲繁殖,所以小牛生下来就有缺陷,存活时间短。专业户换品种后,就没发生小牛死亡现象了。

  沅江是养猪大市,几年前该市销往香港的生猪结算时,每头要扣除15公斤肥膘,一年下来损失惊人。郭继先是畜牧师,知道个中原委:沅江的种猪和母猪都没有进入香港市场所需要的“身份证”。他发了一个狠,一年跑遍全市的乡镇村组,对425头种猪和1.8万多头母猪一一“验明正身”,颁发合格证书。从此,沅江生猪告别了遭受市场歧视的历史。

  手机连着服务热线

  退休后,郭继先每天仍很忙。他的手机号码与沅江科技部门的服务热线是连在一起的,农民在养殖中碰到疑难问题都会找他。

  琼湖街道办事处的罗登科原来是养猪专业户,去年想养野猪。他先后4次找到郭继先,请他出马。郭继先在实践中摸索,为其解决了建栏舍、饲养和繁殖中的一个个技术问题。如养野猪时,饲养员不能变换,饲养员穿的衣服也不能变换,要不然会死猪;野猪产子时,旁边不能站人,也不能为其收拾胞衣等。技术问题解决了,罗登科养野猪获得了好效益,现在他存栏野猪350多头,一年多来已纯赚40万元。

  养野猪难度大,但效益比普通养殖强。为帮助农民搞好这类特种养殖,郭继先在技术上全力支持他们。凤凰村的曾华以前是养牛的,在郭继先指导下,去年8月从甘肃买回100多头驴养殖,到今年7月已卖出82头。郭继先还给他出主意,用驴皮炼制驴膏。今年5月底,曾华用一张驴皮炼制出了3公斤驴膏,使原来每张470元的驴皮卖到了3500元。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