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化蛹成蝶,从志愿者到村干部

2012/11/15  浏览量:   作者:肖克 刘久锋 郭乾  

  贵州省福泉市高坪镇王卡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与一般村干部不同,现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一茂,是一位来自河北县城的西部志愿者。2007年,身为家中独子的他,不顾父母反对,来到贵州省福泉市高坪镇。最初,组织上安排他到政府所在地高坪司村工作,但是胡一茂却毅然选择了高坪镇最偏远、最艰苦、最落后的纯粹少数民族聚居村王卡村。

  俯首甘为成功融入苗乡

  胡一茂初到王卡,村民们觉得:他一个城里来的大学生,干不了多久就会要离开的。没想到,胡一茂一进村,就迅速转变角色,登门入户,察民情,问民忧,听民意,积极探索苗乡村寨致富路径。

  为使当地群众真正信服,胡一茂走村串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虽然是名大学生,但是有很多东西我都不懂,都需要跟大家学习。”

  在最短时间内,胡一茂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工作计划,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致富,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再到发掘苗族本土文艺、传承发扬苗族文化等,一系列的工作他都做了详细规划。

  胡一茂俯首甘为的态度、务实为民的努力,苗乡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0年,在村委班子换届选举中,胡一茂顺利当选王卡村村委会主任,打破王卡苗寨不容外族人、异乡人进入的历史传统,成为王卡村第一任外来领路人。

  种植生姜发展特色经济

  通过走访和调研,胡一茂发现,王卡有着良好的地理条件发展生姜种植,但是由于产销渠道和信息闭塞等原因,没能形成规模。胡一茂决定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建立苗姜生产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发展生姜种植。

  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胡一茂个人筹资10万元,在相关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同时,积极吸纳农民入社,并对社员公开进行分级评定,评定为家庭特别困难的,由合作社免费发放生姜种;评定为一般困难的,由合作社免费发放一半良种。

  2012年2月8日是农历正月十七,也是王卡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一天,在村民们的载歌载舞中,王卡苗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历经努力,合作社的规模逐渐壮大,根据详细规划,预计到今年底,可有100余户村民入社,辐射带动周边群众200余户,预计投入资金总额可达40余万元,发展800余亩生姜种植,辐射带动种植500余亩,产值有望突破560万元,王卡村有了自己的特色经济。

  迎难而上组织抗旱修路

  2011年,西南地区普遍遭受干旱灾害,本来地处高海拔常年缺水的王卡村更是提前3个月进入干旱期,村里惟一水源点提前断流,全村2000余人只能到1公里以外的地方挑水吃。这样一来,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家庭等缺少劳力农户群体的生活就更是雪上加霜。

  怎么办?胡一茂组织村委会干部,自力更生焊了一台水箱,用拖拉机每天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为群众拉水吃,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他自己还为孤寡老人挑水上门。与此同时,胡一茂积极组织群众抗旱自救,探寻新水源,维修年久失修的水池5个,更换输水管道2000米。

  “再难也要为王卡村上寨组苗寨同胞修条水泥路”,这是胡一茂和高坪镇领导共同的期望。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胡一茂多方协调筹集资金48万元,以“一事一议”项目形式,在王卡村上寨组开工修路。

  在苗寨王卡,一方砂石价格是福泉市里的3倍,不仅施工设备难找、青壮劳力缺乏,而且施工用水、用电没有保障,施工材料运输成本是其他地区的1倍以上。面对困难,胡一茂没有气馁。砂石昂贵就组织村里群众手打,施工没有电就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没有水就用车子拉,群众投工投劳配合仍然人力不足,就外请专业施工队支援……

  虽然由于2011年特大旱灾影响和资金难题,修路工程验收延期。但是,苗乡人依然满怀期待,他们盼着在新当家人带领下,早日走上宽广的致富路。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