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村医王炳芝:欠债20万,守护生命30年

2012/11/19  浏览量:   作者:王元元  

王炳芝在给孩子看病

 

  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就有这样一位村医,他自学成才,安贫乐道,低调谦和。他没受过专业教育却练就一手高超医术;他背负20万元外债却从不多收群众一分钱;他生活艰辛却坚持收养两个孤儿。30年来,他以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的精神为当地群众诊病治疗。他就是河南省淮滨县邓湾乡赵店村村医王炳芝。近日,本网走基层记者就采访了这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真实地走进了他的从医生活。

  为梦想 攻苦食淡求医路

  “小时候常常生病,就想着长大后学医,自己给自己看病不用花钱。”

  今年56岁的王炳芝从1982年从医到现在已经整整30年了。

  1957年王炳芝出生在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没上过学。在王炳芝2岁的时候就遇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饥荒(注:1959—1961,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庄稼颗粒无收,农民食不果腹。作为家中的老二,父母曾想过把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丢掉,但最后还是没下这个狠心。或许是因为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幼年的王炳芝常常生病。

  “每次生病都感觉像是在鬼门关过了一趟。”现在想想,他仍觉得后怕。后来母亲就让他学医,一来能够给自己调理身体,二来能够赚点钱补贴家用。“小时候常常生病,就想着长大后要学医,自己给自己看病不用花钱。”王炳芝总觉得这样的学医理由很滑稽,但长大后当医生的想法就这样开始在他心里扎根发芽。

  “我常常是左手拿医书,右手拿字典,一边看一边查。”

  1980年,王炳芝初中毕业,确切来说他只上到了初中二年级,但这在当时的村里已经算是“秀才”了。离开学校后,遵照母亲的指示,王炳芝开始学医。但整个学医的过程对于他来说却是异常艰辛的。

  那时候乡村医生还很少,即使有也多是世代行医,医术从不传于外人,想要找个师父学医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后来,母亲辗转通过一个远房亲戚把他送到了一位老中医那里。“当时去见师父,我妈还专门让我把攒了好长时间的鸡蛋带去。”从此他便开始跟着老中医学习医术。“我每个星期只能去学两天,其他的时间还得回家干活。”但好在他悟性很高,很多东西一点就通。

  除了言传身教,师父还常给他推荐一些医书。“师父让我多看书,多学一些古人的医学经典。”在老师的推荐下,王炳芝开始尝试读各种医书。他看的第一本医书是《伤寒杂病论》。这本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编撰的中医著作,是我国中医领域的权威。

  当时从师父那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他傻了。“书太厚了,还有很多古文,根本就看不懂。”对于初中还没毕业的王炳芝来说,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很困难。“但是没有办法,要想学好中医就必须得读,只能硬着头皮读了。”

  “下地干活的时候,一坐下来歇我就拿出来看几页。晚上就点着煤油灯看,看到眼睛疼的受不了了就睡了。”谈到这些,王炳芝并不觉得辛苦,反而是一种享受。就这样,借助一本字典,他用三个月的时间把几千页厚的《伤寒杂病论》读完了。

  为生命 安守清贫30年

  “我就是出出力开个药方,这不费事也不要钱。”

  王炳芝没想到的是自己学医的事很快就在十里八村传开了,开始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看病。刚开始,王炳芝还总是推辞说自己刚学医不久、没经验,半推半就的。但到后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就慢慢适应了。遵照老中医传授的医术和医书中讲述的,他开始陆陆续续给人开药方。

  因为没钱进购药品,所以王炳芝一直都停留在给人开药方的阶段。“那个时候刚能吃饱饭,哪还有闲钱去买药啊!”即使是这样,每天来看病的人仍然是络绎不绝。在做“药方医生”的几年时间里,他给人开过的药方就有几千副。

  对于来看病的人,王炳芝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我就是出出力,开个药方,不费事也不要钱。”他一直觉得这些病人的信任是对自己莫大的肯定和鼓舞。

  但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生活艰难的年代,一张开药方的纸对于他来说都成了难题。因为不收病人的钱,所以买药方纸越来越困难了。到后来,他只能到商店去找烟盒来充当纸了。“那时候没钱买纸,我就去商店捡人家的烟盒,用烟盒来开药方。”

  1985年,在师父的建议下,王炳芝第一次报名参加了当时的医师从业考试。说起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情景,他不由地笑了起来。“虽然看了很多医书也有点看病的经验,但那考试太难了。”就这样第一次考试失败了。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终于在第五次的时候他成功了。“当然高兴啦,这个证是国家承认的,想着以后我就是个合格的医生了!”

  1989年,王炳芝的诊所正式“开业”。“开业”那天,很多他治疗过的病人都来道喜。只是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开业”不免有点寒酸。所谓的“诊所”也就是一间土坯房,屋里摆了一张椅子、一个药柜、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一个听诊器、一个把脉用的布垫、几本发黄的医书。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炳芝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从医生活。

  1989年到2000年是王炳芝最困难的时期。虽然名声很大,来看病的人也很多,但是对于他来说生活依旧很艰难。“来看病的人都是穷人,都没什么钱,我也不好意思找别人多收钱。” 他说因为自己小时候常生病,能够体会到病人的心情,所以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减轻病人的负担。

  他诊所的药价是十里八村最便宜的,并且他只收药费从不收诊断费。“能让我保本就好,别没钱进(购)药(品)就行了,能少点我就尽量少点。”他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原则,所以他诊所的药价在20多年里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人家打电话过来就说明情况很紧急,我不能放着病人不管啊!”

  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夜里11点多,正在睡觉的王炳芝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了焦急地求助“我孩子又发高烧,王医生你赶紧过来看看吧。”放下电话,王炳芝没多想就背着药箱出门了。

  “我记得当时雪下的很大根本就睁不开眼,我是打着伞去的。”一路上,王炳芝半走半跑,时不时会被脚下的雪滑倒,手电筒也被摔坏了。10分钟后,他出现在病人家门口,要知道这离他的诊所有足足2公里。给孩子量体温、挂吊瓶、、、、直到孩子体温恢复正常,王炳芝一直守在床边没离开半步。等他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回到家他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完全没了知觉。像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整个冬天他来来回回的跑了几百趟。不管多晚、不管雪下多大,只要是有电话求诊,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一个冬天下来,他的脚和手都长满了冻疮。

  “印象最深的一次,我一晚上跑了4个村,等回来的时候天都亮了。”2009年8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刚吃完饭在看电视的王炳芝接到一个求诊电话。打电话的是邻村的一个老病号,常年患有胃病,时常发作。听到情况后,王炳芝立刻就赶到病人家里就诊。在处理好老太太的病情后,他的手机就响了,又有病号需要就诊,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他就这样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一晚上跑了4个村。从晚上九点出诊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回到家,整整一夜他都没有休息。像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多次,但他从来都没有抱怨过。

  “只要有求诊、从来不拒绝”也成了王炳芝做医生最基本的原则。

  “不能因为病人没钱就不给他看病了,有没有钱这病都得看。”

  在王炳芝的药店有一本厚厚的账单,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病人欠下的药款,但是他从来没去催过债。“他们也有困难,要是有钱肯定就还给我了。”王炳芝总是这样想。不管欠了多少钱、不管欠的钱有没有还,只要来看病,他都从来没有拒绝过。“不能因为病人没钱就不给他看病了,有没有钱这病都得看。”不管病人是穷是富,在他眼里都一视同仁。同村的一个病人赵大全(化名),20年前欠的100多元药款到现在也没还上,但是每次来看病王炳芝还是照旧给他用药。这么多年来,王炳芝药店的账单从来没有划清过,反而是每年在增加。

  最困难的时候,他曾一度连进购药品的钱都没有,只能靠借钱买药来继续给人看病。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多赚病人一分钱。

  从医这么多年,王炳芝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更多的外债。2009年,王炳芝开始借钱建造卫生室。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建造一个卫生室最少也需10万元。这10万元,对于他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当时家里的存款不到2万块钱,其他的都是借的。”说到这些,王炳芝低下了头。因为借的次数多了又长时间还不上,亲戚朋友们都不敢再借钱给他了。后来实在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借高利贷。借了5万的高利贷,每年光利息就要还7500元,至今都没还清。“借了5万高利贷实在不敢借了,怕还不上,剩下的5万块钱都是这家借点、那家借点凑的。”

  即使是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王炳芝还是一度拿不出钱来。没办法,包工头只能先把自己的钱垫上,这样卫生室才不至于中途停工。王炳芝一直记着这些人,他说自己要感谢这些肯借钱给他的人,是他们救了这个卫生室,是他们救了这些病人。“即使将来我还不完这些钱,孩子们也一定要还上,咱不能忘恩负义。”

  为大爱 愧洒热泪对家人

  “这么多年都没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一直跟着我受苦,我很惭愧。”

  “这么多年我减轻了无数病人的痛苦,但是自己的痛苦却从来没少过。”说这话的时候王炳芝顺手点了一支烟。这句话他很少对人说起,但却时时在心里想起。对于妻子、对于孩子,他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这么多年都没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一直跟着我受苦,我很惭愧。”他吐了一口烟。

  1985年,28岁的王炳芝娶了同村的汝桂兰(化名)。汝桂兰是一个寡妇,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无助的汝桂兰带着两个孩子在屋里哭了整整两天。“看着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真的怪可怜的,难啊!。”王炳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结婚后,王炳芝和赵桂兰生了2个孩子。对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王炳芝来说,全家老小的吃穿住用全靠他开诊所赚的微薄收入。“我感觉最对不住孩子们的是没钱供他们上学。”这一直像一块石头压在王炳芝的心里。他的四个孩子最高的只上到初中毕业,最低的小学还没毕业。

  2011年末,王炳芝又收养了2个孤儿,一个是14岁的汝俊祥,一个是24岁的汝凤琴,都是妻子汝桂兰哥哥的孩子。当初有很多人劝他慎重考虑收留这两个孩子,因为负担太重了。但是他一直觉得自己有这份责任在心里“两个孩子的爸妈都走了没人照顾,太可怜了,亲戚朋友都不管,我再不管没人管啊!”虽说两个孩子跟妻子有亲戚关系,但对于王炳芝来说考虑更多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份温暖的亲情。

  从结婚到现在,王炳芝先后抚养了6个孩子。如今最大的孩子都已经34岁了,最小的也14岁了。有三个都已经结婚了,还有两个也到了结婚的年龄,最小的一个还在上小学五年级。

  “好好做人,踏实做事。”一直是王炳芝教导孩子们要牢记的一句话。这些孩子一直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的寄托。“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他说这么多年,自己一直觉得很愧对孩子们,整天都在跟病人打交道,跟孩子们交流的太少了。

  为责任 执着守护一辈子

  “我现在就想把她培养出来,这样我也就安心了,这个医疗室就有救了。”

  如今已经56岁的王炳芝已经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了。“我年龄大了,越来越不中用了。”但是他说自己不会放弃给人看病,“哪怕还有一点能力,我都会坚持给人看病。”

  现在很多时候,王炳芝夜里会失眠,一方面是年纪大了,睡眠少了;另一方面是他心里还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给人看了30年的病,我还是感觉自己(在医术上)有很多不足。”所以他现在每天还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看书。

  还有一件让王炳芝放不下心的就是:一旦有一天自己走了,这个医疗室怎么办?“我就想这事我干了一辈子,不能断了啊,要是以后我走了,这十里八村的乡亲看病都找谁啊!”

  “我干了一辈子的医生,不过没觉得厌烦过。”对于自己30年的从医生活,王炳芝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辈子就干这一件事,干到底。”他斩钉截铁地说。

  这么多年,王炳芝的家从一间土坯房搬到另外一间土坯房,但他从来没有埋怨过。现在,王炳芝和妻子就住在两间狭小的砖瓦房里,旁边就是白墙红瓦的卫生室。在他眼里,住什么、吃什么、穿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病人的病看好。

  “这辈子除了做医生,我也不会别的了。”他总是这样说。在他心里,医生已经不是一种职业,而是意味着一种责任。“不管到啥时候,我都会呆在这个卫生室里,这是我一辈子的家。”他望着远方说。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