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有问题找建平”

2012/11/28  浏览量:   作者:张培奇 王晓星  

  “建平,今年玉米价格怎么样?是现在卖好还是再迟几天?”“建平,我家小麦的蒙头水这两天得浇么?”一提起河南省荥阳市城关镇农技站站长杨建平,镇上方圆百里的老百姓没有不认识的。

  2008年,城关镇东史村40多亩小麦因受到严重冻害,满地枯黄,当时群众都认为麦苗已死,想毁掉麦子。细心的杨建平发现小麦的心叶和根部还没死,毁掉损失太大,如果管理得当,仍可获得较好收成。于是,她耐心地跟群众解释,为了让群众放心,她甚至立下军令状:“如果没收成,损失由我个人赔偿。”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当年这40亩麦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

  2009年,西事村的张玉魁想搞无公害果园,找到了杨建平。她二话不说,先后五次往返开封,帮助他办手续,搞鉴定,申请标牌。村民说,现在“有问题找建平”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每年麦收时节,杨建平都格外地忙。“杨站长,俺们组的水井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早坏得没法用了,俺们想借别组的水井来浇地,可又没有水管,你能帮着想想办法吗?”“杨站长,村里2500亩地,现在才联系好了四台农机,还差个八九台,这可咋办?”“杨站长,你给村民好好说说秸秆还田的好处,不然老有人偷偷焚烧。”

  而除了麦收,一年的大多数农时,从收获到收割到播种,杨建平几乎每天都守在村里。18年来,她始终坚持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刚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时,以为不过是给农民讲讲课的轻松活儿。没想到,这18年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地里。冬天冷风吹、夏天一身汗,也觉得累,但是跟乡亲们处出了感情,跟那绿油油的麦田有了感情,时时牵挂着,没事的时候也想到地里去转转。哪家的庄稼啥时候播的,长势如何,都想知道。”杨建平动情地说。

  而对于自己的苦,杨建平从来不提。1998年,杨建平生完孩子刚刚两个月,因惦记着要下乡指导,她硬是让孩子改吃奶粉,提前断奶。2010年,她的丈夫要做心脏手术,由于忙于下乡指导麦播,手术的时候她也没能陪在丈夫身边。多年来,杨建平几乎没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几乎没辅导过孩子的作业,几乎没怎么干过家务活。她说:“为了工作,我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

  尽管辛苦,尽管劳累,可是对于选择这份工作,杨建平却从不后悔。为了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她提出农技服务要改“一枝独秀”为“一主多元”,将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种子公司、科研单位纳入到自己的“关系网”。利用这个“关系网”,去年她帮该乡杨垌村协调到了为种子公司繁育小麦种子的业务,仅这一项,就使该村的农民收入增加了20%。

  杨建平的付出也赢得了各级肯定。2006~200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荥阳市“三农”先进个人;2007~2009年被评为郑州市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2004、2005、2010年她被评为河南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获“全国农业抗春寒促春管先进个人”称号。

  “现在农村留守的劳动力大都是老人,文化素质较低,知识接受速度慢,种庄稼只为图口粮,学习科技的愿望不强。我希望以后通过土地流转,出现更多的种粮大户,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规模化,相信农技推广会更加有力度、有成效。”杨建平希冀道。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