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牧羊倌逐梦大别山

2012/12/03  浏览量:   作者:汪训前 童伟民 刘世民 张朝珍 林永迪  

 

 

  巍巍大别山,千里牧草场。

  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因为养羊,引起人们津津乐道。

  刚过而立之年的大别山女儿刘锦秀,就是这块碧玉。她返乡创业,创办养羊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别山区农民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小山羊,大别山区大产业

  这几天,刘锦秀格外忙。她在外跑销售、接订单,还不时地用电话指挥正在建设中的牛羊深加工项目。

  去年10月,刘锦秀招商筹资,成立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罗田经济开发区征地130余亩,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牛羊肉类食品加工项目。项目一期年屠宰加工山羊30万只、肉牛10万头,产值可达10亿元。目前建设如火如荼。

  牛羊精细分割,充分利用它的肉、肝、胆、肾、蹄、皮毛和角。冷鲜肉直供城市中高端市场;制成牛羊肉干等熟食食品,生产羊毛垫(毯)、牛羊角梳、角质饰品等工艺制品,丰富大别山区旅游产品。

  这是刘锦秀期盼已久的大事。她要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更多山区农民通过守家创业、养羊致富,实现牛羊从廉价销售初级原料到精细化深度加工的转变,建设大别山区最大的牛羊深加工现代化产业园。

  小女孩,触动她回乡逐梦

  刘锦秀养羊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003年,一个雨后的夏天,刘锦秀驱车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瘦小的女孩,手里拎着一双花凉鞋,小心翼翼地蹚过泥泞的水凼。这一幕触动了刘锦秀:自己童年好不容易有一双花凉鞋,下雨天上学舍不得穿,也是把凉鞋拎在手上。

  刘锦秀出生于罗田三里畈镇黄土坳村,小时候家里穷,总有好心人送来米、油接济。年幼的刘锦秀看在眼里,心里想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贫穷,让刘锦秀格外懂事。

  13岁那年,她辍学外出打工,做清洁工,摆地摊,卖副食,经营服装。20多岁在黄冈成家,自修取得大学学历后,也有了自己事业发展的平台,生活幸福安逸。但每次回家乡,看到贫困的乡亲,她心里锥心般痛。

  一双花凉鞋,唤醒刘锦秀。

  “很多小姊妹还在复制我的童年。不行,我得改变点什么。”

  2004年初,刘锦秀说服丈夫,回到家乡养羊逐梦。

  小羊鞭,举轻若似千钧重

  刘锦秀买来47只种黑山羊,与父亲一起在大别山薄金寨山顶安营扎寨,开始艰辛的创业之旅。

  冬去春来,种羊繁衍,小羊健壮,羊肉俏销,到2006年底,刘锦秀赚了5万多元。

  2007年9月,刘锦秀联合当地5个养羊大户,注册成立“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开始尝试规模养殖。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雪寒冻,重创刘锦秀。羊舍倒塌,冷饿死山羊267只,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她哭了,一天没吃没喝,一觉醒来悟出一个理:只有壮大合作社的实力,才能面对种种困难。于是,她一面请教省畜牧局专家,购回抗寒高产种羊,一面发展更多养殖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开拓事业。

  目前,合作社拥有天然山林草场4000多亩,建成种羊繁育基地2000平方米,每年可向社员提供种羊5000多只,年出栏肉羊五六万只,产值6000多万元。社员达1100多户,遍布罗田、浠水、蕲春、团风、麻城及安徽、河南等地,规模社员户均纯收入四五万元。

  作为合作社的“领头羊”,刘锦秀手中的羊鞭举轻若似千钧重,系着山区牧民的幸福生活。

  小山寨,深山老林铸品牌

  大别山雨热同季,是天然的好牧场,加上漫山遍野的中药材,黑山羊自由采食,其皮毛质软细小,肉质细腻,脂肪少,膻味小,备受市场欢迎。

  “让大别山黑山羊走得远,必须树立品牌。”罗田县委书记肖燕梅为合作社出谋划策。

  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山鹰配凤凰,搏鸡对古羊,不是狮子来解劝,代代出人王。”俗语中的搏鸡(寨)即为薄金寨,因与对面平湖的古羊(寨)相对,故有“搏鸡对古羊”之说。

  借助这首民谣,合作社打出独具特色的黑山羊品牌——“薄金寨”、“山里美”。

  有了大别山天然牧场,加上严格管理,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基地、湖北省五强专业合作社。其产品走进全国各大高端消费卖场,成为消费者抢手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随着合作社声名鹊起,刘锦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联委员会委员”,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杰出青年提名奖”,并当选为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切才刚开始,还只是走在逐梦的路上。”成名后的刘锦秀依旧谦逊朴实,她说,一个人,有一碗水,自己喝;有一缸水,自家人喝;而她,誓言在这养育她的深山,创造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

编辑:姬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