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巩义:大山深处“追梦人”

2013/07/30  浏览量:   作者:张显平 解长虹 王振江  

本网记者:张显平 解长虹  巩义市老促会会长:王振江

 

河南荣信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朝军 

  火红的七月,山峦叠嶂,沃野染翠。

  巩义,这个有着红色文明的豫西革命老区,曾是全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开启了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先河。

  今天,先富帮后富的“幸福导向”,以更具包容性的从容嬗变,提升着率先发展的品质。人们依然期待着来自巩义的新鲜经验,不断分享新一代“追梦人”的示范带动效应。

  王朝军,这个巩义市夹津口镇公川村的年轻企业家,正是新一代老区追梦人的代表。日前,记者沿着蜿蜒崎岖的嵩山山脉,踏上了寻访追梦人的路程。

  寻追梦想,饱含艰辛,磨砺创业志士的筋骨。

  只有亲自来到公川,你才会明白公川人的梦想,这个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位于嵩山深处,1997年开通的巩登旅游路才真正打开了山里人通往外界的大门。贫穷、封闭的童年生活带给王朝军更多的是磨砺和坚强,而那种鸡犬相闻、吃饭不分彼此的邻里相处则成了他心头最美好的回忆。正像王朝军所说的那样:“从小,我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渴望摆脱贫困、走出大山,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大山给了我一切。”

  回顾王朝军的创业之路,也同样充满了坎坷和艰辛,19岁那年,他上山当过“起石工“,与石头打了三年的交道;后来,他怀揣梦想,开始外出闯荡。他开过小饭馆,烧过铝石窑,当过业务员,领过工程队……有过掘到第一桶金的喜悦,也有过大年三十要不回一分账的痛苦。十几年的走南闯北,让他格外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学技术、了解市场,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做好每一件事。

  2002年,颇具生意头脑的王朝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毅然决定趁年轻自己单干,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从巩义市的一家耐火材料厂承包车间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勉与智慧,事业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他先后创办了汇丰磨料厂、荣信达建筑公司两个企业,生意也越做越大。

  致富思源,回报桑梓,铸就时代精神的辉煌。

  生意越做越大,大山却越来越远。只有逢年过节,王朝军才会回到家乡,在乡邻们眼里,他俨然已是一位走出大山的成功人士。但看着这个生他养他的土地,看着依旧贫困的家乡,每次回到市区,他都会莫名地沉重好几天,家乡的一草一木常常让他魂牵梦绕。能为大山做点什么?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成了他心头一块搬之不去的大石头。

  2011年春节,王朝军又一次回到了家里,他一个人登上了老家后面的那座大山,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十几里山路下来,他做出了一个令人结舌的决定:

  第一:拿出一百万元,成立“公川村发展基金“,帮助乡邻们创业致富。

  第二: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搞开发。

  可喜的是,王朝军的决定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公川的村民也渴盼一个带头人来引领他们创业致富,改变落后的面貌。

  说干就干,经与镇政府、村支两委协商,他出资100万元,设立了由镇财政监管的“公川村发展基金”,初衷是面向专业农民提供无息贷款,定向扶持种养加运项目,村里农户凡是想创业而又缺少资金的,都可以通过发展基金寻求贷款扶持。

  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承包了村里的一万多亩荒山,实施绿化造林和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已种植优质核桃100多亩,荒山造林2000多亩,计划五年内让全部荒山披上绿装。

  在老区投资农业开发,老促会可算是“娘家人”。巩义市老促会曹守年秘书长向记者介绍,“这些年,王朝军开办了两个公司,但在巩义只是很普通的企业,他主导推进的“两个百万”的开发项目,是为了呵护家乡的好山好水,帮带乡亲们一块发展致富”。

  关于公川村的发展,王朝军心中早已有了一个更大的设想和目标,就是要借着文化产业大发展这一东风,依托现代农业开发,做大做强规模化家庭农场。希望通过开发家乡的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川、走进公川。日前,公川村支两委已作出决定,以王朝军为龙头,成立农林牧综合开发公司,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户逐步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作为一名公川人,我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朝军真情回报桑梓的赤子情怀。

  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让追梦的大爱温暖每个寻梦人。

  公川村属于深山区,是个典型的“集天水吃饭”的地方。2011年,这个村又被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的中心村,为解决新型社区吃水用水问题,王朝军除了奔走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外,多次请水利专家到该村实地勘察,已主动承担了前期规划设计费用20多万元。

  通过科学论证,公川村位于海拔800米的高山上,最好办法是在石龙口建一座小型水库。早在清末,公川人就提出过在当地修建水库的设想。如今,这个曾经是多少代人的“公川梦”,“一潭碧青泉,高山出平湖”的壮美景观,终于有望在新一代“追梦人”手上成为美好的现实。

  从2011年到2012年这两年春节,王朝军每年都拿出近3万元,购买大米6600斤,食用油3000斤,分送给265为困难村民。在公川“朝军老美,送来了油米,过年不用买油米了”——几乎成了村里老人逢年过节最爱在嘴边念叨的一句话。2011年教师节,王朝军拿出了3万元,为夹津口镇每个中小学生印刷了一本《弟子规》,他说“我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我想让山里的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知识的人” 。

  王朝军向记者讲述了生活中的这样一个小插曲:企业做大了,手头宽裕了,老想为母亲干点啥作为回报。朴实善良的母亲说,“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到北京转一转”。

  老母亲的一句话,点燃了王朝军心中的一个爱心计划。为了开阔乡亲们的视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在2013年五一期间,他专门租了6辆大巴车,组织全村300多位5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到北京旅游。这些老人中有的连县城都没去过,许多都是平生第一次游览伟大祖国的首都。

  今年68岁的王培庆老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俺从没想到老啦还能上‘京城’,太幸运了!“。

  王朝军一身正气,人品如山,积攒了好人缘和好口碑。在采访中,巩义市老促会的会长王振江谈起公川如数家珍:公川的山中多故事、多传奇,如北魏的京兆王墓就有许多神奇的传说。京兆王丢弃荣华富贵,抛弃政治烦恼,在卧龙峰出家,甘愿与松涛作伴、山色作友,豁达开朗,阴阳福聚,登此山峰,使人浮想联翩,无限思念。有很多生态文化让人享用不尽、乐而忘返。曾是河南抗日联军司令部所在地,是洒满先烈热血的土地;我们山区的孩子,有一颗回报老区的赤诚之心,让追梦的大爱温暖每个寻梦人,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是办不到的!

  付出总会有回报,2011年王朝军被推荐为巩义市人大代表。2012年“五一节”他又当选为巩义市劳动模范。作为一个大山的孩子,王朝军还有很多的梦想,他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他想有更多的资金去做更多的善事;他想通过自己和全社会的努力,让公川的山更美、树更绿;他想让所有的山里人都能和自己一样。

  对同时代的人而言,青年企业家王朝军回乡创业、回馈老区的成功经历,不仅代表着一种坚毅的奋斗精神,更代表着强大的道德力量,引起人们内心深处广泛的共鸣和强烈的震撼。

  我们相信:让老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享幸福尊严的新生活——新一代“追梦人”使命在肩,再探新路;也将使命必达,再创辉煌。

编辑: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