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何云:留下最后两颗子弹,一颗打我,一颗打你

2017/04/07  浏览量:     

  一边打游击,一边出报纸

  何云早年在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回国,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入党。

  1933年,国民御侮自救会成立,何云任宣传部长,6月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1937年,在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下,何云获释。出狱后,组织分派何云在南京《金陵日报》任编辑。

  1938年,党中央决定创办《新华日报》,何云被调往汉口参加筹备工作,担任国际版编辑。12月,何云参与筹办的《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他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敌后办报十分不易,人才、物资、运输等各方面困难重重,何云带领报馆员工,一边打游击,一边出报纸,及时报道华北抗日军民的对敌斗争。

  何云还举办新闻记者培训班,招收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当时办报经费拮据,通讯设备也很紧张,印刷工具和印刷材料尤其缺乏,何云带领同志们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用手工木刻代替铅字,上山砍松枝自造油墨,下乡收麻头、破布、烂鞋,用小毛驴拉水磨碾纸浆,自制麻纸,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使报社初步具备了出版条件。

  在何云的带领下,报社取得了显著成绩,印刷机构从一架破旧的印刷机扩充到5个印刷厂;印刷职工学校创立了;庞大的通讯员网络在华北普遍建立起来;广大工农兵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也一天天提高;建立了延安新华社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密切联系;编辑部参考室也已发展成为华北敌后最大的知识库;报纸发行量达到3万多份,报社还积累了1万多元的资金……

  战斗愈是艰苦紧张,愈不能停版

  日伪严密的封锁线纵横交错,报社又紧邻敌军驻地,相距不到20公里,不但经常听到炮声隆隆,就是双方步哨接触的枪声也不时入耳。何云曾对同志们说:“在地方办报,只是笔杆抗战而已,可在此地,则是笔杆与枪杆齐舞。”他们不仅要办报,还要时刻准备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与敌战斗、周旋。

  1939年7月初,日军发起大举进攻,沁县被割裂为路东、路西两部分,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路东,报社在路西,陷入了孤立之境。正在潞城开会的何云急忙往回赶,半路与敌遭遇。赤手空拳的何云机警地策马调头奔向山岭,躲过了敌人的机枪,后又假扮成老百姓连夜越过了日军封锁线。赶回报社后,他沉着指挥工作,出版了七七事变两周年特刊,直到敌人逼近,才和全社同志撤退,冒着枪林弹雨,把宝贵物资安全东移,选择新址,迅速恢复报纸出版。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何云动员全社同志积极配合,及时将传递战报。1941年10月10日,日军向黄崖洞兵工厂发动进攻,报社随军转移,同志们“背起”报社,荷枪实弹,一面和日军转山头打游击,一面趁休息时设法印报。

  何云说:“一只铅字就是一颗子弹,一张报纸、一条消息,对于革命战士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敌人就是打击,所以战斗愈是艰苦紧张,愈不能停版。”

  报社的工作得到了总部首长、北方局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赏。《新华日报》华北版被称为“华北人民的聪耳,华北人民的慧眼,华北人民的喉舌”和“华北抗战的向导”,不仅在敌后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美国纽约《今日中国》杂志社、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等都长期订阅该报。中共北方局书记杨尚昆高度评价说:“《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努力替我们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开辟了敌后新闻事业的新纪录。”

  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

  1942年5月,日军纠集重兵,将魔爪伸向辽县麻田,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24日拂晓,日军以急行军150里的速度突袭报社驻地,何云于一小时前得到了情报,带领大家转移到敌人的侧翼。

  3万日军反复“扫荡”,报社和总部失去了联系,情况危急。26日凌晨,何云组织力量突围,但由于敌众我寡,报社人员被冲散。27日,何云率领12人的小分队转移到辽县大羊角附近。几天来他们没有片刻休息,加上连日无饮食,早已虚弱无力。当晚,何云架起电台收听电讯,撰写稿件,计划出版战讯。28日黎明,当何云收听完电讯准备转移时,已被敌人重重包围。

  何云知道难以冲出重围,便叮嘱身边的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不能当俘虏!”

  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背部,他倒在血泊中。敌人撤退后,战地医护人员把何云从昏迷中抢救过来,他刚一苏醒,就挣扎着说:“我的伤不很严重,快去救治那边的同志们……”

  当医务人员检查完别的伤员再来看何云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这一年,何云37岁。

  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

  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遗骸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