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幸存的狼牙山壮士宋学义

2017/05/26  浏览量:   作者:石耘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曾选入小学课本,讲的是在抗战时期,河北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的故事,他们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子弹打光后,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宁死不屈,毁掉跳崖。有两位壮士幸免于难——葛振林和宋学义。

  落魄年少时

  1918年,宋学义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县(今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和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

  1931年冬,年仅13岁的宋学义和哥哥一道被迫到英商福公司开办的煤矿当童工。他们每天要在黑暗的矿井里干十几个小时的苦工,每顿饭每人只发一个高粱面窝头,喝的是矿井里的黑水。干了不到二年,宋学义就离开了煤矿。

  1935年冬,宋学义一家乞讨来到山西晋城,日乞百家,夜宿破庙。后辗转回到河南老家后,1937年初,因欠高利贷又被地主乘机夺走了二亩土地。

  万般无奈,宋学义和哥哥又外出去讨饭。

  在孟县,奔波了一天的宋学义,又冷又饿,两腿发软。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他没有找到过夜的地方,只得靠在一家馍铺前的煤火边取暖。不料睡梦中衣服被火燃着,他疼得大叫一声,跳起来向一只水缸奔去。很长一段日子里,他的腿因烧伤化脓直流黄水。

  在温县,宋学义来到一个村庄行乞,乡亲们见来了一个要饭孩子,可怜巴巴的,都给了点吃的。然而,当他来到一家地主的门前时,地主却突然放出一条恶狗,宋学义猝不及防,被恶狗扑倒,两腿被咬得鲜血淋漓。

  不少人愤愤不平,指责地主道:“你不打发人家也算了,为啥放狗咬人?”“你得给人家治伤……”

  “哼,治伤?好,好!”地主狡诈地一笑,回家取来一个白面团,把宋学义两腿上的血迹搌了搌,然后扔给狗吃了。

  宋学义挣扎着坐了起来。

  一位好心的老大娘给他端来一碗热汤,一位老爷爷又塞给他一个窝头;一个讨饭的大叔把他扶起来,搀进村头的一孔破窑里歇息,并在之后好几天,将自己讨来的东西分给宋学义吃……

  1938年2月22日,日军占领了沁阳县城,并先后出动2000余人,对全县实行“三光”政策,沁阳变成了人间地狱。

  宋学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他的婶婶和堂弟被日军捅死后,他对日军更是恨得咬牙切齿。那时,他的心里就抱定了一个坚强的信念:决不当亡国奴!

  军旅炼丹心

  1939年夏,宋学义在讨饭的路上遇到两名八路军。

  早就听说八路军是打鬼子、救穷人的队伍,宋学义坚决要求参军,于是,在两名战士的引荐下,他被编入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排六班,结束了行乞和流浪生涯。

  宋学义人虽瘦小,却勤劳能干,吃苦耐劳。一次行军途中,他见胡德林和另外两名战友的鞋子烂得不能再穿,还用细麻绳绑在脚上继续赶路,当晚就从背包里拿出几件洗得干干净净的破衣服,撕成布条子,借着昏暗的灯光一口气编了三双新鞋送给他们。

  自此以后,常常有战友向宋学义求援,他来者不拒,没有破布条的时候,就编草鞋,因此战友们送了他一个“草鞋科长”的雅号。

  有一次部队住在农家,正赶上房东往地里挑粪,宋学义二话没说,挑起一副瓦罐就干了起来。房东一见,连忙摆手说:“小同志,快放下,这东西又脏又臭”。宋学义听了,嘿嘿一笑:“不脏不臭,庄稼还不长哩!”

  宋学义不识字,毛主席的文章念不来,他就虚心求教;他身形瘦小,为了提高杀敌本领,常常在行军打仗之余,抓紧夜晚和清晨的时间刻苦训练。

  有一次,刺杀教员来到连队检查刺杀训练情况。一看见那盔甲般的刺杀防具和木枪,宋学义的劲头就来了,主动提出要和刺杀教员比试比试。

  战友们一听,“轰”的一声全笑了。

  刺杀教员欣然应允,各自穿戴整齐对刺起来。前两次,宋学义都失败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后一战中他居然和刺杀教员打了个平手,同志们惊呼,刺杀教员也赞叹不已。

  跳崖成壮士

  1941年秋,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5日,驻扎在狼牙山周围的界安、龙门庄、北楼山、营头的敌人约35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发起进攻。

  当天,驻扎在狼牙山的八路军,在连续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以后,决定留下七连六排六班和机枪组、部分民兵,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

  这时的六班,除当时住院治疗的伤病员外,只有五个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六班守在东山口,凭借险要的地势,同敌人斗智斗勇。

  当夜,宋学义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起来,放冷枪把敌人牢牢牵制住。

  敌人恼羞成怒,用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轰击。

  敌人打炮时,宋学义和战友就隐蔽起来,待炮火一过,又继续用枪弹、手榴弹袭击敌人。这样边打边往山顶退,把日军死死牵制在狼牙山上。

  太阳西斜时,5人登上了狼牙山的险峰之巅,再也无路可走了。

  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5人的子弹、手榴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接连打退敌人十余次进攻。

  这时,山崖上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班长马宝玉拍着宋学义的肩膀,微笑着说:“如果今天能活下来,我会向组织提议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如果我死了,你的入党介绍信就在我上衣口袋里。”

  听了班长的话,宋学义泪流满面。

  敌人攻上来了,弹尽粮绝的5人砸毁枪支,纵身跳崖。

  谁救了五壮士

  五壮士跳崖后,葛振林、宋学义因挂在悬崖壁上的小树上得以幸存。五壮士跳崖的壮举彪炳史册,可是英雄跳崖后如何得以幸存?又为何人所救?这背后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葛振林从昏迷中醒来,遇到了同样幸存的宋学义,两人爬到了一个叫“欢喜台”的地方。

  宋学义伤重,大口大口地吐血。葛振林和宋学义拄着棍子,相互搀扶,朝棋盘坨方向缓缓移动。

  突然,不远处有个黑影闪动,是当地老百姓。对方也看清了这两位伤者穿着八路军军装,就迎了上去。

  他就是当时的狼牙山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余药夫。

  余药夫先在前边探一会儿路,再返回搀扶两位受伤的战士,就这样,三人缓慢地移动着,终于来到了一座名叫朝阳观的道观。

  当天夜里,余药夫便离开了。

  后来,观里的道士李元忠回来了——传说日本兵曾列队向跳崖的五壮士敬礼,就是他躲在崖缝中亲眼看到的。

  后来,葛振林与宋学义找到了山下的部队。晋察冀军区召开庆功会,并嘉奖了两位战士。

  1941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训令,将五战士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