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阎又文:去世31年后才曝光的“潜伏者”

2017/06/09  浏览量:   作者:王梦悦  

  他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一位杰出战士;他辅佐傅作义抗战“三战三捷”,身上留有日军的弹片;他为平津战役提供了重要情报;他参与策反傅作义,如果没有他,北京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很有可能被改写……

  辅佐傅作义抗战“三战三捷”

  1938年,毕业于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情报侦察干部训练班第二期的阎又文,利用自己和傅作义同乡的身份到晋军从事抗日工作。这年9月,经中共中央特派员潘纪文介绍,阎又文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阎又文才华出众、文笔锋锐,很快得到傅作义的赏识并担任了傅作义的私人秘书。1939年底到1940年初,傅作义部连续对日作战三战三捷:奇袭包头,绥西会战和光复五原。阎又文自始至终辅佐傅作义进行了对这“三大战役”的筹划和指挥,而且经常随同傅作义亲临第一线指挥部。阎又文曾在战斗中负伤,身上一直留有日军的弹片。

  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密电傅作义清共。傅作义没有照做,而是将共产党“礼送出境”。地下党组织因此与阎又文失去了联系,不过,他的身份一直没有暴露。

  成为我党地下绝密单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派王玉到绥远傅作义部队中去找一个叫阎又文的地下党员。此时,党组织已经和阎又文失去联系6年。

  王玉化装成皮货商人,一路寻找,但最终无功而返。

  1946年春节后,王玉再次化装来到包头,有一天在饭馆里,王玉在与一个国民党军官闲聊时得知,阎又文是傅作义的秘书。

  就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试探与秘密接触,阎又文终于又与党组织接上了头。

  在敌占区,与阎又文联系的只有王玉一个人。而在解放区,知晓阎又文身份的也只有西北局社会部的少数高层领导。后来,阎又文的关系转到中共中央社会部,这条情报线更被压缩到阎又文——王玉——罗青长(社会部一室主任)——李克农(中央社会部代理部长),足见中央对这条情报线的重视和保护。

  起草“致毛泽东的公开信”

  1946年6月,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傅作义部队半个月内占领了卓资山、集宁、丰镇,傅作义对此战果喜不自胜。他要阎又文起草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信,以“长自己的志气,灭共党的威风”。阎又文感到很为难:“自己身为中共地下党员,要骂自己的党,骂自己的领袖……”很快,此事经王玉向李克农作了汇报。最后,周恩来指示:“公开电要骂得狠些,要能够激起解放区军民的义愤,要能够导致傅作义狂妄自大的结果!”

  9月20日,傅作义在《奋斗日报》上发表了致毛泽东的公开信,第二天南京的《中央日报》全文转载。这封公开信写得洋洋洒洒,言语犀利,态度强硬,毛泽东要求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当时因为解放军连失三城,全军上下感到很压抑,弥漫着各种情绪,朱德总司令说:“请将不如激将”,将此电文发华北解放区连以上干部以激励将士一雪前耻。

  这封信在敌我双方都产生了中共中央所预期的效果,第一是麻痹了傅作义的部队,第二是激起了解放军强烈的复仇之情,第三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起到了保护阎又文的作用。

  为平津战役的胜利提供重要情报

  1947年12月,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华北“剿总”总司令,阎又文此时已晋升少将军衔,除继续做傅作义的秘书外,还担任华北“剿总”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处处长、傅作义的对外发言人等,进入了华北“剿总”的决策核心层。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胜局已定。此时,中央军委急于了解辽沈战役后国民党在华北的全盘战略考虑。为此,李克农和中央社会部派王玉第二次进北平与阎又文联系。阎又文冒着生命危险,不负重托,仅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就把南京最高军事会议制订的战略计划告知中共中央。阎又文提供的这份情报,对华北乃至全国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取得平津战役胜利的关键一环。

  策反傅作义的功臣

  1948年12月14日,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的合围。12月17日,傅作义派出代表,在地下党员的陪同下,第一次出城与解放军谈判。但因双方距离过大,没有任何结果。傅作义感到双方的目标和条件相去太远,曾一度灰心,准备放弃谈判,坚守北平。在这关键时刻,阎又文连续十几天不回家,和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日夜轮班守护在傅作义身边做工作,主张决不能放弃谈判、放弃和平。

  阎又文还向傅作义建议,派“华北剿总”副司令邓宝珊出城去找叶剑英,以便进一步摸清共产党的态度。傅作义接受了这一建议,特别派阎又文一同去。阎又文遵照傅作义的嘱托做了详细记录,回来向傅作义做了详细的汇报。最终傅作义同意接受和平条件。1949年1月22日,阎又文在中山公园水榭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代表傅作义宣读了《北平和平协议》。北平和平解放,阎又文功不可没。

  死后31年真实身份终于还原

  阎又文一生深藏不露,不仅生前少有人知道其真实身份,且逝世后仍深度“潜伏”30多年。直到1997年播出的电视剧《第二条战线》还把阎又文描写成一个反面人物。1997年7月10日,《北京日报》在第三版以醒目的标题刊发了罗青长同志的《丹心一片照后人——怀念战友阎又文同志》一文,才为阎又文首次公开正名。罗青长在文章中写道:“我的战友阎又文同志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一位杰出战士。”文章结尾,罗青长满怀深情地引用毛泽东诗词《咏梅》中的诗句赞美阎又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罗青长的文章,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阎又文。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