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吴久海:不敢疲倦的老区村带头人

2020/09/18  浏览量: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革命老区团结镇永生村位于市区西北部35公里处,距镇政府10公里,讷谟尔河、讷五公路贯穿永生村全境。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现有土地3.8万亩,荒地2.7万亩,荒山0.7万亩,水面360亩,草原300亩,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区。土地较多,但土质贫瘠,黄沙充斥,粮食单产较低。全村两个自然屯,435户1769人,31名党员,在2000年以前是五大连池市域内出了名的地广人多的穷村。62岁的吴久海是这个穷村的支部书记。

  吴久海,1958年9月在本村出生,自从1977年高中毕业,他就再也没离开过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在村里先后任农业技术员、护林员、小队记工员、苗圃技术员、村委会副主任,1995年入党,1999年接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整整21个寒暑。在党员和群众眼里,都觉得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可他自己却说出了心里话:“我不是不知疲倦,而是我不敢疲倦!”

  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者

  吴久海接任支部书记时,村里欠外债高达420万元,没有办公场所,街不像街道不像道,村内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水泥,晴天洋(扬)灰”,不仅人行困难,车辆更是无法行走,杂物满街堆,牛马到处拴,巷道无边沟,污水肆意流。农田路更是没有一条能顺利通车的,村民种地不得不把小四轮放在地里,干完一天活后走着回家,第二天再背着柴油上地。

  1994年的8月下旬,进村的必经巷道翻浆无法通车,在南河套种的小麦拉不回来。村民风趣而无奈地形容这条路是“马走托肚皮,驴过陷倒驴”。急在心头的当时村委会副主任吴久海立即向家不住在本屯的书记、村主任作了汇报,主要领导却因缺资金而无法解决。倔强的吴久海当时横下心来,也不顾书记、村主任最终能否同意就组织本屯村民用四轮子、牛马车捡石头、拉沙子,垫付1500元把370米长的巷道铺垫整修好。村民小麦拉回来了,吴久海的行为最终也为本来还嫌花多了钱的村主任所认可。

  村民饮用水靠自家小井,不仅不方便而且水质根本无法保证。2006年,吴久海开始跑市水务局申请安装自来水。按照当时的政策,无论是打井还是入户,村里或农户必须自筹一部分资金,可当时的村集体和农户确实又拿不出钱来,吴久海就一趟又一趟地去水务局“软磨硬泡”,每户入户自筹资金从500元“磨”到300元,再从300元“赖”到不给,市水务局领导终于被他的“磨”功和“赖”功以及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神所感动,不用村里出一分钱,当年就给安装了187户。“吃惯了嘴,跑惯了腿”,吴久海用同样的办法,2009年安装了66户,2014年安装了剩余的70户,终于让全村都吃上了自来水。为了提高饮用水质量,2019年又上净化设备一套,让村民饮水更安全更放心。

  人们爱说的一句话是,“井底无水四下淘”。用吴久海的话说,“我就是脸皮厚”。是的,吴久海不但这样说,为了村民们生活得更好、更方便,他舍得自己的“厚脸皮”。与其说是“四下淘”,还不如说是四处“诉苦”、四处“求人”,为了乡亲的事情,他觉得“值”。

  由于前些年的过度开垦,村北山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急雨就“牤牛水”进村,山洪能把石头墙、板杖子、厕所、柴草垛,甚至四轮子、马车、猪牛羊冲走,大水进屋上炕,仓房粮食“泡汤”,水走后屋子和仓房里留下的满是淤泥,最可怕的是人有好几次险些被大水冲走,村民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2006年,忧心忡忡的吴久海终于有了解决问题的机会:讷五公路二标段承建者哈尔滨筑路公司的料场就设在永生村小桥公路路北。吴久海灵机一动,主动与这些远方的客人“套近乎”,他的诚意打动了这些建设者,答应村里加油他们义务出机械。就这样,吴久海从加油站赊来18桶柴油,使用筑路公司的大机械为两个屯挖三条排水沟总长达3000余米。从那以后,山洪再也没进过村,桥南几千亩土地也再没被水淹过。他还组织村民每两年对这三条防洪渠清淤一次。村民们称赞吴书记是为他们治水的当代“大禹”。

  二、脱贫攻坚的组织者

  永生村不仅是老区村,还是贫困村,有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25人。自从党中央提出决战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吴久海就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是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睡过一天安稳觉。他带领村两委人员逐户走访,识别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方案,设计扶贫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只要群众有意见,只要发现自己的工作与上级政策有出入,他都会义无反顾地推倒重来:重新算账、重新比对、重新规划、重新制定措施方案……直至群众满意,上级认可。到2018年底,在他的指挥下,永生村甩掉了贫困村帽子,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又能有多少人知晓?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不是算账算出来的,更不是说出来的。吴久海身体力行,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村内道路硬化的那两年,吴久海始终没有离开过村里的大街小巷,有人问他为什么要那样辛苦自己,他的回答相当质朴实在:“不为啥,只为修好的路多挺几年,只为我们的后人不骂我!”施工之前,他组织清理农户柴草垛;施工之时,他监督基础处理、监督水泥标号、监督混凝土厚度;施工之后,他看着浇水,看着不让四轮子、摩托车开上还不够强度的水泥路板。吴书记监工特严是出了名的,他觉得某个翻浆路段的基础处理不够理想,就是死活不让施工队上混凝土,某乡领导出面暗示,他就是装糊涂听不懂,直到他认为可以了才放行铺装。每个施工季下来,吴久海都会毫不例外地变得又黑又瘦,本来就够瘦削的脸庞硬生生地又小了一圈。

  利用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16年硬化村内水泥路4.6公里、2018年1.05公里,加上财政“一事一议”项目2.3公里、水库移民项目1.5公里,目前已经实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通过扶贫开发,建设村民活动室120平方米,建卫生所84平方米,修巷道边沟1600米,建晒场6000平方米,整修农田路2800米。

  吴久海不仅热心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发展脱贫产业上动了不少脑筋。早在2000年,为了改变村民种植结构单一、收入低的状况,他就到克山县购进黑小豆种子让部分村民试种,当年试种成功,村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通过黑小豆的种植又带动了红小豆、芸豆等经济作物的大面积铺开,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13年争取黑河市老区发展资金0.4万元、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投入1.28万元,给种豆角的农户每户买一台切丝机,市职教中心又投入3.8万元将原两间房屯小学校舍改造成厂房,建成职教中心豆角丝生产实训基地,让村民房前屋后种的豆角卖上了好价钱。在他的争取下,2018年市扶贫办在永生村建起一座8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站,贫困户每年都有红利可分,仅给村民的占地补偿每年就有1万元。在老吴的心目中,黄牛养殖永远是永生村的最佳选择,因为这里有丰美的水草资源,许多村民又有几十年的牧养经验,所以,他不止一次地向扶贫主管部门申请这个产业项目。2016年市政府批准了他们申请投资20万元的黄牛养殖,后来由于其它原因又不得不变更为其它项目。吴久海还是不死心,2018年又再次申请并成功获批,永生村使用项目资金入股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足不出户便可获得分红收入。2018年每个贫困户分红收入2000元,截至目前,2020年每户已经获利1700元。吴久海还在自家的农田里做实验,试图找到最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经济作物,以带动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他先后种过汉麻种过辣椒,效果都不够理想。但是,他有信心,他一直认为只要做下去就一定会找到适宜的品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通过扶贫开发和近十年的艰辛努力,永生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村内各项事业有了较大程度地发展,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是,吴久海并没有满足,他接下来冥思苦想的事儿是如何再进一步改善村内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加文化娱乐设施,满足村民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以后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他和永生村再一次站在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制高点,永生村2020年被确定为黑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吴久海历来以有先见之明而见称,在永生村还没有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前,他就能抓住一切可能抓住的机会武装自己所在的村屯。在他的争取下,2015年和2018年市文体局给永生村两个自然屯分别建成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19年市农业农村局建室内卫生环保厕所80户,为100户安装了冬季环保节能锅炉;同年,村内还自筹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25盏。

  为了把村子建设得更美好,吴久海想尽办法筹措资金,2020年投入80万元安装铁栅栏5300米、铁大门104户、街道太阳能路灯126盏、草坪灯80盏、入户太阳能灯60盏,街景绿化1600米,农户房屋房顶整体喷涂改色52户, 街道路肩硬化、入户硬化10000平方米,制作落地式宣传牌24块、灯杆宣传牌63块。市环保局投入的350万元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在即。为节约街道路肩硬化、入户硬化施工成本,吴书记和村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亲自干,村集体还购进了小型铲车、翻斗车、搅拌罐、震动棒、电焊机、冲击钻、角磨机和槽钢盒板,不仅节约了资金,还为集体积累了家底,同时又方便了村民。

  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因为有了场所和载体变得丰富多彩,茶余饭后也有地方扭秧歌、下象棋,村民们整天高高兴兴,就是夜晚没事走在路灯下散步也觉得心里亮堂堂,“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放上饭桌喝小酒,饭后香烟吸一根。溜溜达达麻将桌,打完八圈还是喝”的情形已经彻底成为历史。现在,永生村的村内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五大连池市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村民利益的守护者

  以前永生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关系不很融洽,吴久海任书记以后,他心中始终装着村民,在村民们心中,吴书记永远是他们的好家长,是他们利益的守护者。

  1998年7月15日,天气预报当地有暴雨,在大屯居住的吴久海立即实地走访危房户,动员居住在危房里的村民暂时撤出避雨,一位老大娘说啥也不走,还声称“淹死与你没关系”,当时还年轻的吴久海硬是把大娘背到了亲戚家。结果,当天晚上大暴雨使人员已经撤出的四户危房倒了两户。现在想起这件事,吴久海仍然心有余悸。

  2008年一场特大暴雨持续长达八个小时,吴书记早上五点没吃饭就出去查看雨情,晚上六点才回家。在巡查中他发现一处防水坝马上就要被大水冲开,坝外的大面积农田受到洪水威胁,他立即用手机连接村内大喇叭喊话,村民听到消息后拿着铁锹、丝袋子马上赶到,两个小时后,防水坝终于保住了,大面积的农田也保住了。村民们惭愧地说:“我们自己的地都没来看看,多亏吴书记细心,要不然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为让村民无后顾之忧安心呆在家里,他每天往返35公里的五大连池市两次,为村民买菜、买米面和水果、鸡蛋、冻货、日用品,取快件、购买药品,他已经是60多岁的人,自己开车装货卸货,中午吃一口方便面,一忙就是半夜,但他从无怨言。为改善村民口味,他自费在东升村豆腐坊特做豆腐400块送到村民家;还联系杀了6头猪来改善村民生活,提高村民免疫力。一袋洗衣粉、一袋泡打粉,几斤鸡蛋、几斤菜、几片药他都亲自送到村民家中。垫钱是经常事儿,遇到零钱就不要了,一家十块二十块的加到一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疫情防控期间,所有村民都过上了比平常还省心的生活,可是吴书记却两个月没回家,自家车的车门、玻璃膜、内室衬面也因为给村民装货给划坏了。

  吴书记的“抠”是出了名的。自从取消小食堂到现在,村里居然十余年没发生过一分钱的招待费。时间一久,经常下乡的市、乡干部都知道到永生村工作没人供饭,习惯成自然,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从不打算在永生村吃饭了。他不仅对别人“抠”,对自己也同样“狠”,当支书二十多年为了工作从没用公款下过饭店,大碗面、火腿肠一直是他的“最爱”,他要把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为村民、为集体的事业上。

  五、群众情绪的理顺者

  吴久海当村干部二十多年,工作认真负责不怕得罪人,尽管绝大多数村民对他都心悦诚服地竖大拇指,但也难免与个别人有些磕磕碰碰。每次遇到村民的情绪不佳,甚至对自己恶言恶语,他都报之以微笑,他全不在意的宽宏大量和处理矛盾的机智,到后来都会让每一个情绪不佳、恶言恶语的村民在他面前诚心诚意地认错。如果村民之间发现口角,当事双方最害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谁说“吴书记来了”。如果当事人中的一方提出要找吴书记评理去,另一方便会息事宁人。因为,他们不想让连正事儿都忙不过来的吴书记再为他们的鸡毛蒜皮小事操心。

  2007年的某天,市纪委的同志忽然来到村里找吴书记调查自来水安装情况,又是谈话又是查账、看现场,原来是个别村民告了吴久海,说他贪污上级下拨的自来水安装款。经过一番折腾,纪委宣布查无实据,还了老吴的清白。事后,亲戚朋友都说让他找那个告状的人唠一唠,老吴仍然一笑了之,有事照样帮忙,从来不与告状人计较。

  吴书记曾在村两委班子会上发表过这样一番议论,他说:“自己小家才几口人意见还不统一呢,何况全村这么大一个家,1700多人难免有磕磕碰碰。没人反对你,说明你什么工作都没干;只有你工作了,才可能碰到他的个人利益,他才会反对你。说实话,我感激告我的人,我认为告状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有他们的提醒自己才不会犯错误。我们自己也应该找缺点,还是在解决问题上没做好,让村民心里不舒服,感到在你这儿说不了理,所以他要找说理的地方。”

  如今的永生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提高,同时,群众的气儿顺了,业余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生活安宁幸福。但是,吴久海的心里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能够带领村民进一步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还没有找到,汉麻失败了,辣椒失败了,他又想到了养鸵鸟。不管他的鸵鸟是否能养成功,但至少他已经从鸵鸟那里学会了坚韧不拔和负重前行。

  (五大连池市老促会 王福君)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