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红军墓的三代“守墓人”

2020/10/21  浏览量:   作者:杨谦  来源:中国老区网

  刘联保一家住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中坪村洋头里窠自然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让他一家与东方军结下不解之缘,他父亲刘贵兴为了一句话,守护一辈子,从而形成这一户普通农家一个很特别的家风——三代人为4位红军烈士义务守墓。“守好红军墓是我们的家风。”刘联保如是说。

  1933年7月1日,中革军委命令组建东方军入闽,彭德怀兼司令员,滕代远兼政治委员。东方军所向披靡,8月25、26日,东方军占领了王台和峡阳两镇,顺利进入延平地界。9月17日,驻沙县的敌三六六团已进至青州。东方军首长决定以红五师第十三团担任前卫。是夜团长李天佑与政委毛贲虎,在西芹中坪村洋头里窠团临时指挥部召开了各营长紧急作战会议,进行部署。深夜一点钟,战士们臂缚白手巾,冒着瓢泼大雨往木芹山进发,18日早晨八点多,小米加步枪的红十三团在延平西芹芹山山头遭遇十九路军号称最精锐、最有战斗力、从未打过败仗的三六六团,红军将士英勇拼搏,白刃战腥风血雨,负伤的敌团长郑为楫见大势已去,仓皇逃窜到沙县高砂。芹山战斗“创造了红军一个团在运动中歼敌一个团的新战绩”,被授予“英雄模范团”的光荣称号。“芹山战斗”是实行“围城打援”战术的又一战果,被列入《军事辞海》,成为当时中革军委纪念“9·18”的喜报,在我军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战后,西芹镇苏维埃、农会组织坑底村和中坪村村民几十人协助打扫战场三天。据村民讲团首长还特意向村民买了副棺木,将赵营长安葬。其余红军烈士及敌人尸体就地安葬。至今,芹山及周边还有红军战壕、战斗指挥部、红军墓、炮台、红军路等红色遗迹。这次战斗有四位红军重伤员被抬到中坪里窠,抢救无效牺牲。为缅怀先烈,刘贵兴含泪和乡亲们将四位红军烈士合葬于其房屋正对面毛竹林间,这一幕幕场景让刘贵兴刻骨铭心,当时,他就在心里默默地说:“小战士,你们安心走吧,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没想到,一个默默的承诺成为他一辈子最执着的坚守!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红军墓不能立碑,成为秘密。1956年白露,刘贵兴给先人扫墓,在里窠经过烈士墓时,他站立了许久,看到这里的墓地杂草丛生,如果不是亲身参与过掩埋的那些战士,根本就不知道这里还有埋葬着那些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看着这里的景象,刘贵兴思绪万千,当年的记忆涌上心头,他还记得自己当初曾对那些红军烈士说过会常来看看的啊,可是自己却没做到,心里非常自责。

  他立即回家,找了块土砖,精心刻上“红军墓”三个字,跑到烈士墓地,除尽杂草,用石头重新垒好墓,立上墓碑。从那年起,刘贵兴做了个决定,以后无论生活再难,都要信守当初的承诺,他都要来这里,清理杂草,义务看管、祭扫烈士墓地,让这些英魂不孤单。刘贵兴这一守,便是45年,一句承若,一份执着,形成一个家风。传承家训守好红军墓,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15年前,年事已高的刘贵兴因病无力再继续扫墓,就交代儿子刘联保:“红军是为我们穷人打天下的,咱家对面毛竹山四位红军烈士墓,子子孙孙都要记得去扫墓。”从此之后,他的儿子刘联保便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代替父亲继续守护红军墓,抚慰这里埋葬着的英魂,成为第二代守墓人。笔者2013年到西芹中坪里窠红军墓地见到刘联保,他正在清理墓地,70多岁老人颤巍巍地走到石头垒成的墓前,用颤抖的手轻轻拔掉砖头墓碑上的小草,泪水又一次充盈在老人的眼里。老人一下一下小心翼翼地擦着墓碑,宛如当年他父亲为那些牺牲的红军战士们擦拭脸上的血迹。说起为何要守护红军烈士墓,年近八旬的刘联保激动不已。他说:“红军烈士是为了革命而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这些年来,由于父亲长期对红军烈士墓的看护,许多人知道了这个红军烈士墓,人们为烈士墓建了纪念碑。现在父亲年纪大,腿脚不灵便,身体吃不消了,我接过守护红军墓的担子,理所应当。比起在战场上牺牲的红军战士,我们所做的并不算什么。” 刘联保把这份责任看得尤为重要。“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在白露祭奠亡人,遵照父亲的遗愿,这些年每年白露节,我都会携儿孙,带些贡品来拜祭一下红军烈士,上香点烛,烧点纸钱。4位红军战士的英魂在这儿整整安睡了80年。” 老人讲到情深处,脸庞上又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他表示:“现在我老了,我已交代儿子永远不能忘记红军,子孙后代一定要守好红军墓。”

  而今80来岁的刘联保随儿子已经在福州定居,每年白露时节,刘老的儿孙都会从福州特地赶回故里,带着祭品祭祀红军烈士。刘联保儿子表示说:“要遵照爷爷的遗愿,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永远不能忘记红军,我们一家子子孙孙都会守好红军墓,把为红军义务守墓作为一个好家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延平区老促会)

编辑: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