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心存大爱 医惠乡邻

2020/12/08  浏览量:   作者:徐高中  来源:中国老区网

  河南省罗山县老促会在理事中选了十几位退休老同志作为常务理事,让他们经常参加老促会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周旭东同志就是其中一位。

  每次调研,他总是开着自己的七座轿车、加满油,早早等候在通知的集中地点,让其他参加调研的同志坐他开的车。调研中,他不仅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主动当好服务员。我们办公室的人员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因此也产生了进一步采访他及其单位的念头。

  前不久,旭日东升,刚刚临近上午上班时间,我们走进了周旭东任董事长的“博爱医院”。一进大门,便看见位于一侧的两通间注射室,坐满了前来输液的中老年人,护士们正在为他们扎针和递早餐。有几位老人告诉我们,到“博爱医院”的最大特点就是方便。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简单朴素的民生愿望。“博爱医院”院内绿树成荫,走廊明亮洁净,各科室工作有条不紊。整个医院气氛温馨和谐。这种“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可能就是将来居家养老的趋势。

  同时,我们也听到一些老人对周旭东的夸赞,说他心存大爱、医术医德优良。不管别人咋说,我们还是按计划开始了我们的采访活动。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周旭东不仅对老促会的事情热情有加,而且在工作中一直是心怀大爱、乐于助人、积极奉献。

  1955年,周旭东出生在罗山县庙仙乡邢桥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经常听老人讲叙当地红军战士为穷人打天下、谋福利的故事。近朱者赤。老红军的故事感动了听者,更感动了周旭东,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早就萌发了做人要担当大义,多替他人着想、主动帮助别人的信念。1973年,他高中毕业返乡务农。那时农村是大集体、生产队,他在集体劳动中总是拣脏活累活干。他曾在生产队开手扶拖拉机,经常送紧急病人到医院,多次目睹了病人因救治不及时而造成终身残废甚至死亡,使一个个原来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他既伤心难过,又无能为力。他想,要是自己会治病救人就好了。

  有志者事竟成。1977年,他参加了高考,被信阳卫校大专班录取。1980年从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庙仙乡卫生院工作。当时庙仙卫生院年轻医生较少,专科毕业的医生就更少,他一上班就成了医院的骨干医生。1984年又被任命为庙仙卫生院院长,他既是院长又是医生。庙仙乡是一个产棉大乡,棉籽较多,因此群众吃棉籽油时间较长,特别是冬春季节,有不少人容易犯软瘫病,行走不便或步履蹒跚,村民们认为是得了“怪病”很是恐惧。周旭东通过调查和临床诊断,发现这些软瘫病人主要原因是缺钾。他带领医生一方面给病人通过药品补钾综合治疗,另一方面给病人及村民印发科技知识宣传小册子,让他们多食用新鲜蔬菜等食疗食补方法。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庙仙乡经常食用棉籽油而患软瘫病的症状逐步减少,最后全部消失。不仅消除了村民的恐惧心理,也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素质。

  庙仙乡种棉花较多,棉花技术员常因喷洒有机磷农药而中毒。1985年7月的一天,蒋洼村一名棉花技术员在喷药灭虫过程中中毒倒地,村民们将其送到庙仙卫生院时,周旭东发现患者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经过询问村民,得知其因喷洒有机磷农药中毒,立即进行洗胃,更换衣服,清理皮肤上的农药,同时静脉注射阿托品解毒。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另外,周旭东在接诊中,发现夏秋两季腹泻病人较多。通过诊治和分析,原来这些病人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不良而引起的患病。为了防治和阻断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周旭东和同志们一起,在卫生院墙壁上出黑板报,编印科普宣传小册子,让村民们改掉喝生水、吃剩饭的不良习惯,大大减少了夏秋两季的腹泻病人。1991年,周旭东因工作需要调离庙仙卫生院,不少村民自动前来挽留和送行,都夸周旭东是个“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好医生、好院长。

  1991年,周旭东被调到县妇幼保健院任院长。在任院长的四年里,他经常带领院里的医生走村串户,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印发卫生知识小册子,让更多的妇女主动到医院进行“两癌”(乳腺、宫颈)筛查,力争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让孕妇主动进医院进行儿童缺陷筛查(也叫孕前期保健),减少缺陷儿童的产生,减轻村民负担和社会负担。四年来,周旭东和本院医生一起,走遍了每一个乡镇的每一个村,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义诊到哪里。通过四年的努力,县妇幼保健院由17人增加到干部职工65人。医院由原来的条件简陋,建成了一个标准的县级妇幼保健院。周旭东也因此升为县卫生局纪委书记。

  周旭东的梦想是行医为民,福泽大众。1997年,他又到县卫校当校长。一上任,他就根据卫校的职业教育特点,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班级由原来的2个卫生专业,拓展到10个专业,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护理、药学、影像学、理疗专业等。招生从每届60人,扩展到700~800人。生源地由罗山县范围内,扩展到湖北的黄冈、随州、孝感,安徽的六安,山东的菏泽,新疆的阿克苏等地,办校秉乘“教实用知识,育高尚品德,学谋生技能,练健康体魄”的宗旨,培养了一大批医疗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任校长期间的毕业生,目前已成为基层卫生院的主力军,有30多名学生升任为基层卫生院院长。

  “当干部可以退休,但医生对社会的奉献永远没有‘二线’。”周旭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2008年,周旭东从县卫校校长的职位上退居二线。回家没休息几天,他便萌发了“搭建村民卫生健康服务平台”的念头。他根据国家鼓励开设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结合社区实际,主动申报开办民营医院。以方便周围群众为宗旨,自筹资金,从2008年开始申报,2009年经国家批准,在桃园社区正式创立“博爱医院”。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诊疗能力不断提升。目前,病床由当时的20张扩展到72张,专业从内科一般性临床门诊,发展到外科、妇产科、理疗科、中医科、手术室等一级科室齐全的医院,医务人员由几人发展到4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的10人。不仅让十几名热心医疗事业的老同志有了发挥余热的阵地,也为2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据当地群众反映,其医院的最大特长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特别是一些留守老人,到医院诊疗输水后,又能及时回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管理自己的小菜园。更值得点赞的是,经常有些没吃早餐去看病的老人,医院及时免费为他们买早餐。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医院本着“救死扶伤”的道义,及时予以免费或减少部分医疗费用。

  周旭东的“博爱医院”设在桃园社区,多年来一直坚持为社区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做桃园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该社区有6000人,医院与每户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两次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体检。通过体检,近年来发现2名早期肺癌患者,通过及时转诊,得到有效治疗,目前两人身体健康,经常夸赞博爱医院是“老年人的幸福园!”。特别是龙山乡常岗村的一名老荣誉军人周国软,从80岁开始给周旭东打电话让其接送治疗,无论天晴天阴、无论白天夜晚,只要周旭东接到电话,就立即去接,及时医治,直到去年周国软90多岁去世,其女儿非常感激,逢人便夸周旭东是心怀大爱的好医生。

  周旭东不仅热心医治病人,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今年冠状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向县“红十字”协会捐款两万元,支持抗击疫情工作。

  鲜花朵朵,是为了报答园丁的辛勤;果实累累,是为了报答农夫的汗水。周旭东用医惠民,默默奉献,不仅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而且他领导的工作单位和个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县卫生系统的表彰。特别是在卫校任校长期间,单位和个人多次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如今,周旭东六十有五,已步入人生的夕阳阶段,但他仍然勤奋不辍,要让人生的夕阳成为娇艳的花、陈年的酒、最美的风景!

  (罗山县老促会 殷世璜 廖楷)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