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驻村第一书记龚平:俯首甘为人民牛

2020/12/09  浏览量:   作者:徐高中  来源:中国老区网

  近段时间,龚平都随身携带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得到空闲,就读,反复读、反复读。不理解的就打电话请教湖北省老河口市委党校、政研室的明白人。

  党中央擘画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龚平已经铭心刻骨,可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把党的良苦用心向村民们说清楚,同下四河淤村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效衔接起来。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龚平就是一个讲认真的共产党员。出身军人家庭的他,率真、血性、坚毅,1994年入职中共老河口市委办公室工作至今,养成甘当人民勤务员、一切行动听党指挥的品质,凡是对党、对人民群众有益的,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他总是认真干,甚至是较真干。

  2015年10月,经过选拔,龚平成为驻袁冲乡下四河淤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一干就是5年,是唯一要求坚持驻村不撤退队员。2018年12月,在下四河淤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全村群众举起了森林一般的手,选择他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香樟树下商村是

  经历老河口解放后、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斗争的老农民程正喜,对龚平他们工作队进村那天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年深秋,阴雨绵绵好几天,那日上年,他陪老支书在早成危房的原村党支部像迎接当年土改工作队一样迎接扶贫工作队。快中午时,见到在泥泞的山路上一步一滑狼狈不堪行进的工作队员们进了村。

  那时,村里不通公路,汽车进不来。进出村的山路是沿着丘陵黄土地修成的简易泥石路,距县道尚有五千多米,雨雪天气,挪寸步都不易。有队员们感慨说,下四河淤村不愧是革命老区村,厚重古朴,连黄泥巴都亲热人,沾住鞋便不离不弃。

  程正喜感慨说,扶贫工作队和当年土改工作队差不多,龚平他们自已做饭,忙碌时顾不上做饭,宁吃快餐面,也不吃群众一口饭菜。不少村民看到队员吃快餐面,都心疼不已。龚平寡言手脚勤,挨家挨户家访时,总是满脸笑意,遇到什么农活就搭把手。没活计,也总要扫扫院子、拖拖地,然后坐下拉家常;每次组织村民大扫除、整治环境卫生、养成村民文明生活习惯,龚平和村民一样干得热火朝天。

  这些作风跟当年“老八路”组成的土改工作队没两样。老人说这些时,声音哽咽,眼有泪光。听者不由为之动容。

  这几年,跟着龚平身边忙前忙后的村委会副主任王延宏挑起大姆指赞道,龚平书记是真心实意帮群众脱贫致富的实干人。

  下四河淤村仅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1950亩,2300亩林地不成材,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收成靠天。过去也试种过核桃、冬枣、花椒等经济作物,但成效甚微。久而久之,村民失去发展产业信心,有劳动能力的外出打工,村里剩下老弱病残,26户贫困户大半是靠政府兜底解决温饱。

  龚平他们驻村后,把党的好政策、好项目以及来自社会上的关爱带进下四河淤村。把产业发展作为振兴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药方子”,指导村委会成立四河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一户一策,输血、造血。

 

  科学种田黄桃甜

  贫困户刘菊发全家4口人,母亲失明、妻子智障、女儿尚幼,是省里挂牌的贫困户。2016年初,龚平在家访时得知他会养蜂且曾经干过,只因销路不畅而放弃,便鼓励他接着干,收获蜂蜜时帮他卖。刘菊发信心大增,重新成为“追赶花期的人”。2017年,蜂蜜收入8000余元,通过申请以奖代补收入9500元,合计17500余元;2018年,蜜蜂养殖增加到40群,由于蜂蜜质量过硬,供不应求。现在,刘菊发见到龚平就笑,龚平情不自禁也会心一笑。

  5年来,扶贫工作队队员因为多种原因来了走、走了来,可龚平不走。他领着村“两委”干部,带着乡亲们生产、生活中的期盼,用“三千”(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跑千山万水)干劲,拜访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到古朴厚重的乡土民风不遗余力推介下四河淤村,争项目、资金,补齐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

  2017年,下四河淤村抓住入选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机遇,邀请市规划局勘测院对全村进行地形测绘,绘制成1:500地形测绘图,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在市财政局热心帮扶下,整合移民项目资金,对接全市“百里丹渠”特色旅游项目,从一颗小草开始种、一条小路开始修,对村组7公里道路进行扩宽刷黑、亮化美化;对村民房屋进行立面改造,村民生活条件旧貌换新颜;建成“鄂北五县暴动会议旧址”、党群服务中心、旅游公厕、荷花塘、百竹园、初心路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迎接八方游客。

 

  幸福在辛勤劳作中

  产业振兴乡村之路也初见成效,争取国家扶贫项目,建成100千瓦光伏发电站;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协调老河口市春雨合作社投资66.5万元建成150亩黄桃生产基地,三顾茅庐、引进湖北御豪生物科技、河南仲景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发展黑小麦、艾草等深加工产业。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多元,实现从无到有, 提前整村脱贫,2018年村集体收入12.83万元、2019年达18万元,荣获“2019年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55岁的大婶高兴华是个热心快肠人。儿女已成家立业各过各的日子,大婶和老伴农忙时在村里的产业基地打工,给黄桃滴灌、套袋可挣工资;银杏收获时,收白果不算,一亩银杏还可收约3000斤湿叶,这种活儿村里年级大的人也能干。摘一斤湿叶一元,一天可摘300-500斤。

  大婶他们每当喜笑颜开数到手的工资时,就会想起建这些基地时,龚平书记带领"两委"干部付出的艰辛。村民们清楚地记得,龚平书记东奔西走请专家、筹资金,好不容易引来黄桃种植产业,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村民们不相信这块土地上能种活桃树,任凭作出什么保证,前景描绘得多么广阔灿烂。真是嘴皮子都磨破了,村民也不拿出地来试种。

  龚平不得不做出村集体下水的决定,自己干出样子来,不愁群众不相信。龚平和两委干部早晨天不亮上山,在专家指导下整理出百亩荒地,种上早中晚三熟“春雨牌”省优黄桃品种。

  2019年夏,天气热得村里的鸡犬都懒得叫,黄桃基地枝繁叶茂、早熟品种果实累累,此时需要进行套袋管理,保证果实品质。龚平领着村干部们早出晚归进基地,给每棵树每个桃套袋,一干就是20天,管理结束,村民们看到的一个黑瘦黑瘦的龚平,完全没有昔日办公室里坐过的模样,显得壮硕稳健厚重。乡亲们在心疼的同时又深深觉得,此时的龚平跟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当年,早中晚三熟黄桃丰收,龚平带着桃子跑市区大小超市、水果店,网上网下并肩销售,收入近8万元。在实惠面前,乡亲们服了、信了。在引进中药材银杏产业时,乡亲们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参与,现已种植8万余棵银杏、面积50亩。

 

  载歌载舞颂党恩

  热心快肠的大婶高兴华,基地有活就干活,闲时就按龚平书记交待的,组织村里热爱文艺的男女老少学唱歌跳舞,视频给儿孙们看,发抖音晒幸福。村里男男女女聚在一起关心诸如美国大选、中欧班列的多了;打牌的少了,说张家长李家短、你鼻子我眼睛的事少了。2020年夏收时,二组两家村民因地界不清红脸闹矛盾。龚平书记和副主任王延宏闻讯赶到,公之以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温言劝解,一个站地头、一个站地尾,请当事双方站中间,三点一线再次确定分界并立柱界定,劝架的乡亲们都鼓起掌来,矛盾双方也拉手言和,发誓遵纪守法、尊敬乡风民俗,再不争小利而失大节,影响全村团结。

  这件事对龚平触动颇深,在一次村干部集体学习时,他意味深长地提出研究课题:如何科学处理富钱袋与富脑袋双方的辩证关系?怎样让乡亲们既富且贵,体面尊严、受人尊敬地生活?

  下四河淤村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之路还相当漫长……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