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她与传染病防治“交手”28年

2020/12/14  浏览量:   作者:徐高中  来源:中国老区网

  “每一段经历都是难得的成功,你所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会让你成为强者”。湖北省鄂州市段店卫生院医生49岁的高晓琴就是一位在传染病防治战线上的强者,她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奏响了医者仁心的心声。

  “爽朗热情是干部职工给予她的评价,干练、细心、负责、乐于助人、勇敢吃苦耐劳是领导干部对她工作的认可”,她总是以严要求、善学习的态度出色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1991年她先后分配到段店卫生院妇产科,不久又到公共卫生科,从此,她就与传染病防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接触的都是传染病患者,然而,她总是默默无闻的去干。她兼职妇儿预防保健接种、卫生监督协管、血吸虫病防治等工作任务,同时承担辖区内的学校、企业宣传教育工作。


  面对一堆堆一件件的“麻烦事”,她每天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日志;把进村湾、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户的“四进”工作计划安排到小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严格约束了自己、公共卫生工作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多次得到省市区各级表彰。

  1992年,她开始专门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当领导征求她的意见时,她爽快地答应了。有人说,传染病防治是一个“苦差事”。她笑了笑答道:“无论哪个岗位总是要有人干”。就这样,她挑起了全镇传染病防治的重担。她认真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当好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员”。监测工作是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关口。她到全镇17个村卫生室进行情况收集、检查,并及时通过网络上报有关内容,做到“一针对一线”、不迟报不漏报;对散发性对象,上门进行调查,指导防控、消毒、或通知以医院实行“点对点”防控;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追踪观察并进行预防消毒指导,使传染源终止到个人,做到早发现早指导早隔离早治疗。根据学校群体的特点,及时实施调查、隔离、监测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反馈到学校、家长和老师,筑起学校防、家庭防的防线。

  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健康进学校,高晓琴积极争取了教育部门的支持,指导辖区中小学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创新成特色,以规划促成效,通过开办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咨询讲座等形式,努力提高师生参与率、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她对接种人员进行了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实施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一处理,使预防接种工作做到安全、规范、科学。通过上门、电话等方法,宣传国家防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等疾病的政策,督导有关人员服药、注射疫苗。对有些不理解的群众,反复上门做工作、讲道理。有部分在外打工的村民,以没时间回家带孩子为由几次推迟防治,高晓琴通过电话四次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又上门给老人讲健康的意义,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在防治传染病的过程中,高晓琴有的跟踪8年多,为一家两代人的健康付出了心血。

  她是一位不惧危险的“女汉子”。流行病学调查看起来不是一件很难的工作,但要做好需要细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而她就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有一个病人确诊前3天曾到村卫生室输液治疗过,同室治疗的人员涉及面广,数量多。为了摸清情况,高晓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到每个村组核实密切接触者的情况,整整跑了一天,全身都湿透了,但因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书写报告的时候心里是踏实的。

  当段店镇第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现时,面对防护物质短缺的情况,追踪随访密切接触者就成了比较危险的工作。在开展第一例随访时,面对患者家属那惶然无助眼神,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患者一家九口处于封闭隔离状态,生活得不到保障,该不该管?虽然这不是她职能范围内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白衣天使,她一面主动向政府部门反映,与村干部联系协调,一面利用自己每天上门随访的便利,力所能及为患者一家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他患者及家属也因为与高晓琴接触多,深深地认可了她,不仅健康方面,生活上有了其它困难,也总是打电话找高晓琴反映。她的电话成了患者及家属的连心热线。

  “我做事就是要不折不扣,把认真放在前面”。这是高晓琴的口头禅。在疫情防控的60余个日夜里,零休息。进隔离病房、下村组、流调排查,追踪随访,防护消毒,疫情报告监测,常常是饭也顾不上吃,都是以抢时间的状态在工作,总是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情况调查清楚,好给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好早一点落实防疫措施。为了保证疫情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报告要求在晚上12点后,前期一个多月,她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电话,有指挥部了解疫情信息的,有患者与家属的,都要在晚上一份份核对,一条条整理,一项项地报告反馈。

  她像一阵阵和风,吹开了群众的幸福之花,她像一场场细雨,滋润着群众的温暖之心。春夏时节,在长江中湾地段的河滩上,经常会看到身材瘦小的她,或穿着胶鞋在洲滩杂草、灌木丛中仔细地寻觅着什么;或背着药箱进村入户给村民发药品、做检查;或在稠密的人群中分发传单。

  高晓琴对于血吸虫病她从小就不陌生,从小生活在血吸虫病重疫区,亲眼目睹家人深受血吸虫病的折磨,所以从小非常渴望能当一名医生,能够帮助他人解决痛苦。1992年段店镇中湾村的血吸虫病大流行,看着病房、走道里,那一张张痛苦不堪的脸,她的心再一次被牵动了,立志要和血吸虫病抗战到底。

  熟悉高晓琴的人都知道,这个看似弱小纤细的女子,做起来事情却很有男人的气概,雷厉风行,而且特别注重工作的方法,从大局着手。段店中湾村李家湾是我市血吸虫流行的重疫区之一,血吸虫,害人精,人和牛,都可病……染了病,祸害深,体无力,腹水盈,田地荒,无人耕。”这首《血吸虫三字经》,在中湾村家喻户晓,但为了生活,人们却不得不冒着接触疫水的危险而进行劳作。每年到了的油菜收割的季节时,地港之间就会多出一座座临时搭建的桥梁、江堤上就会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在不停游走劝说、一个多月下来,人黑了瘦了一圈,但由于指导人群加强防护措施有力,用她的话说:“多说一句话,也许就减少一份感染的机会,值了!”以致在近十年的防控中,没有一例新增血吸虫病人。

  2015年5月初,省里要求7天内完成中咀村500人群的监测任务,还要求覆盖到全村15个小组,由于中咀村疫情较轻,有的湾根本就没有接触疫水,人们的认识不够,态度也不积极,在查病时,白天找不到人,她就带着职工晚上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而且严格按每个小组多少户进行监测,有一个很偏远的湾子同事们就不想去了,说只要采集500人就行了,哪里还要那么严格呢。她说:上级领导既然这么要求了,肯定是有道理的,按要求做吧踏实些!后来在那个偏僻的湾里还真的检查出一个退休工人有慢性血吸虫病,面对老人再三的感谢,同事们都心服口服了高站长的认真劲!而她则说:“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2002年,高晓琴正在中咀村挨家挨户免费送药上门,并作血吸虫防治工作宣传时,遇到骨瘦如柴、备受折磨的血吸虫病人王继周。王继周以前曾是村干部,在抗洪时感染了血吸虫,现在已经转移成了脑血吸虫病人,丧失了劳动能力还四处治疗,家里被拖得一贫如洗,为了不拖累家庭,连棺材都准备了!看到我们的老党员都病成这样还不给组织添麻烦,她十分难过: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到他,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马上和市血防所取得联系,多方奔走、尽力筹措,并将病人护送到市血防所进行检查和免费救治。王继周现已完全治愈。现在只要一提起这事,这位老干部都会满脸的欣慰,逢人就说:“高站长好样的!”

  2015年底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小镇上到处已经弥漫着浓浓的春节的气息,家家户户都准备过春节了,突然接到区局有一笔关于血吸虫病人救济资金的发放,要三天内收集血吸虫病人的情况,手续麻烦、时间紧、而且涉及人数达100多人,如何能快速把温暖送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同事都说,现在都放假了,我们家里也要准备春节,要不等春节过后再发,她说不行,这是送温暖的大事,是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春节前送到更有意义,更温暖,哪怕我们辛苦点,但是值得!接下来的几天,她带领同事一起起早摸黑,每一户都亲自上门,马不停蹄,忙的是水也顾不上喝,几天下来,嗓子都哑了,终于在春节前把这象征着的爱和关怀的资金落实到位了。看着百姓那一张张感激的笑脸,那一声声诚挚的感谢,她也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用她的话说,“血吸虫的防治工程就是爱心的传递工程!每一项工作都是因为有爱才会做好!”她是这样说的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她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她先后被湖北省卫生厅评为“湖北省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先进个人”,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被鄂州市人社局和市卫健委授予“鄂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业技能技术能手”称号;被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湖北省“十大血防卫士”提名奖,被鄂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被鄂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优秀血防卫士”,被鄂州市疾控中心评为“2018年度传染病防控先进个人”,被鄂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19年度最美公卫卫士”。2020年她被鄂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陈庆跃 胡学炼)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