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李荣华:脱贫攻坚“四川好人”

2021/01/11  浏览量:   作者:童善友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四川省阆中市洪山镇得阳村有一位普通妇女李荣华,她双下肢瘫痪、肢体二级残疾,常年依靠轮椅生活。身体的残缺,并未影响她对幸福的追求。她用一针一线,织出了多彩人生,用灵巧的双手,纺织出美好生活。她被评为脱贫攻坚“四川好人”。2020年12月20日,笔者慕名采访了她。

  突遭不幸 花季少女以泪洗面

  2004年,一个健步如飞、活泼可爱的姑娘在广州务工,突然发现左脚无故水肿,于是回家四处求医,辗转阆中、南充多家医院,仍然不见好转。

  “最初左脚还能下地慢慢走,渐渐的,左脚就不听使唤了。紧跟着,右脚也和左脚一样了。到了2007年,脚踝不能活动,脚掌不能抬起,膝盖不能弯曲,只能直直地放着,否则就会摔倒。”从一个健康的人变成这副模样,李荣华整天以泪洗面。

  上帝关闭一了扇门,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2007年,经亲戚介绍,她和村里的小伙子敬帮洪认识并结婚,“你坐着,我就是你的腿;你能站起来,我们就一起闯世界!”敬帮洪天天开导她,带着她走亲戚、见朋友,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下肢瘫痪 乐观向上自强不息

  随着病情加剧,李荣华双下肢瘫痪,辗转南充、成都、上海等地求医,花费近20万元,导致家中一贫如洗,生活陷入困境。无奈之下,老公只有外出务工,李荣华也开始思考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家中负担。她坐着轮椅料理家务,空闲时间就学习养殖技术,通过发展养殖业获得了一定的收入。

  “2008年10月儿子出生,让整个家庭充满生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下定决心,虽然身体残疾,但精神不能残疾。一定要给儿子树立一个自能不息的好形象!”李荣华说。

  勤学善思 心灵手巧甩掉穷帽

  2014年,李荣华一家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2018年,南充市残联、阆中市残联在洪山镇良善垭村建立残疾人手工编织基地,并对贫困残疾人开展手工编织技术培训。

  “开始我没有计划去学习,行动不方便又怕人笑话。残联工作人员三番五次上门开导我,我被说动了”。在培训中,李荣华克服身体不便的困难,不管天晴下雨从未缺席。刚开始,李荣华看不懂图纸,不会使钩针,培训老师不断鼓励她,耐心指点她。经过1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她逐渐掌握了手工编织技术,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如今,李荣华一天最多可以编织五六双小孩的毛线鞋,月收入近2000元。加上老公在外务工的收入,一家人顺利脱了贫。

  招收学徒工 开通直播传授技术

  距离洪山镇1公里处,就是李荣华的家,一座二层小楼收拾得干干净净。李荣华坐在院坝里,晒着太阳编织毛线鞋。只见她左手缠绕红色的毛线,右手握住一根织针,手指翻飞,不一会功夫,一只婴儿毛线鞋就成型了。

  如今,李荣华不但技术精湛,还教会身边的残疾朋友和贫困户学习编织技术。今年9月,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将自己的编织过程、编织技术进行直播。视频中,李荣华对哪些地方用长针、短针,哪些地方用辫子针、中长针,哪些地方应该加针、减针等讲解得十分清楚明白。粉丝的每一条留言她都要一一回复,并将整个编织、讲解过程进行录制,便于粉丝回放。直播开通仅2个多月,吸引了很多粉丝,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李老师”。

  李荣华说,她的最大心愿,就是通过网络直播传授编织技艺,一是为了树立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榜样,二是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更多残障人士学习手工编织技术,通过勤劳的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如今,我家欠账还清了,也脱贫了。儿子读小学六年级,还是英语课代表,特别懂事。现在的生活,比蜜还甜!”李荣华乐呵呵地说。

  (四川省阆中市老促会 莫子君 张晓东)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