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2021/01/12  浏览量:   作者:童善友  来源:中国老区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十分敬佩的县委杨书记去世已4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特别是他带领石楼人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培养干部、竭尽全力为人民所办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让人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杨开元,祖籍河南林县。1923年9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翼城县紫荆窊村。1947年2月参加工作,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翼城县委组织部干事、区委副书记、翼城县县长,石楼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县委书记,吕梁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80年因病去世。

  杨开元从1970年3月至1978年1月在石楼县委任职8年,其中担任县委书记近五年。这五年,正是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农业学大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农村发出的伟大号召,中共山西省委为落实毛主席的号召,提出:“全国学大寨、大寨在山西,山西怎么办?一年不行,二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总可以了吧!”石楼县委为落实毛主席的号召和省委指示,制定出了“真学大寨赶昔阳,苦战三年大变样,四年建成大寨县,人均达到千二粮”的奋斗目标。为实现县委的奋斗目标,杨书记采取多种举措并竭尽全力组织实施。

  一 由基层选干部,注重实践历练,唯德才是用。

  我们石楼是个偏僻的革命老区小县,原先外派干部多,时间长了,外地干部家庭生活很不方便,经常发生调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作。当了县委领导的杨书记,决心立足当地干部的培养。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尽快建成大寨县,他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注重从基层工作实践中选拔和培养青年干部。1974年至1976年,他指派组织部从全县各公社基层农村大队考察、选拔了3批共43名青年干部,充实到各公社和县直机关,担任机关干事、团委书记、妇女主任、武装部部长乃至党委、革委成员等职务。这43名青年干部,有95%是石楼土生土长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黄埔军校”,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所以黄埔军校闻名全国和全世界。杨书记在石楼任职期间,他亲手培养树立的农村典型下田庄也被人们誉为石楼的“黄埔军校”。当时我县在提拔选用干部上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县上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应先到下田庄进行锻炼,经受考验。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如:李权、郑长绪、宁保生、冯继荣、赵文虎、张进田、高云玲、任海珍、董国强等一大批干部,都是在下田庄或楼家庄(相邻大队)锻炼后得到提拔的,有的甚至破格任用。如:张进田原是一个普通工人,后来在县政府当收发员,后来随队到楼家庄下乡,由于表现突出,回县后,县常委会破格提拔他到罗村公社任革委会主任。进黄埔军校的学生,要接受严格的政治、军事训练。从军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大都以军事才能战功赫赫,做了将军、元帅。而来下田庄大队锻炼的干部,也要经受政治学习和艰苦的学大寨劳动锻炼。由此提拔的干部都能独当一面,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因此,人们就把下田庄比作“黄埔军校”。

  青年干部的大胆提拔使用,加强了学大寨运动中的领导力量,加快了建设大寨县的步伐。

  杨书记经常给我们讲:“干工作就是干革命,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坚持这样做的。他为我们青年干部带了好头、做出榜样,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楷模。他每次下乡蹲点或是到民工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修筑公路的工程中检查督促,都要带上自己的一把特制钢镢,坚持和群众一起劳动;下到乡间,坚持吃派饭,如数付钱票,从不搞特殊。他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引导着身边的干部们。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他的引领影响下,这些战斗在农业学大寨第一线的青年干部,经过两三年的艰苦的实践锻炼,很快成长为县直各单位的中坚。这种影响,在这些青年干部们后来的几十年的工作中,一直保留着并发扬光大。

  那时干部的使用和提拔,完全是由组织部门根据个人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工作能力、业绩来集体研究决定的,有的本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提拔了,根本没有“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在历任县委书记中,杨书记是培养选拔提拔农村基层干部最多的一位,是清正廉洁的领导楷模。

  二、学样榜树典型,引领石楼步入省先进行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搞组织工作的经验让杨书记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任县委书记后亲自带上县、社两级领导,一起乘专车到河南省林县参观红旗渠。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靠人工、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全长100多公里、从山西引漳河水进行灌溉的一条自流水渠,被世界誉为“人工天河”。他要县、社干部以林县人民为榜样,学习他们不惧艰险、人定胜天的红旗渠精神。

  河南林县是杨书记的祖籍地,这次回故乡参观学习,他把石楼的土特产红枣带给故乡的父老乡亲,更是带去了他深深的敬仰和祝福。而故乡老乡则热情接待了他。《林县小报》记者一直跟踪采访他们,记者从随从干部口中得到了许多有关他的不计辛劳、为党工作的感人事迹,提笔写下了长篇通讯《放牛娃的孩子当上了县官》,发表在《林县小报》上,后被《河南日报》转载。把他引为林县人民的光荣,河南人民的自豪。

  在参观红旗渠途中,他还不失时机带领大家到平顺县西沟大队去考察学习。西沟大队支部书记、全国劳模李顺达和申纪兰都接见了他们,并向他们介绍西沟经验。后来他又带领县上领导班子成员、各公社书记及县直单位负责人共百余人,到党中央毛主席亲自树立的典型——大寨去,进行实地参观培训,共20天,培训内容就是学习大寨精神,实现思想革命化。

  培训期间,他亲自向大家讲课,他讲道: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什么事不怕干不好,就怕不认真;他说,大家亲眼所见,林县人民认真起来,能在悬崖峭壁上凿开一条人工天河;西沟人民认真起来,能在山沟里刨出一片新天地;大寨人民认真起来,改造了七沟八梁一面坡;如果我们石楼人民认真起来,也一定能够改天换地,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石楼。

  通过参观培训,全县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场学大寨赶昔阳、改天换地的人民战争,在我县拉开了序幕。

  从林县和大寨参观学习回来,他和县委核心小组成员讨论,决定培养自己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工作。而这个典型他早已心中有了数,那就是罗村公社的下田庄大队。

  下田庄大队是由下田庄、上田庄、栋头、黄家坡、赵家沟五个自然村组成,全大队当时共520口人,有耕地面积1200多亩,杨书记来这里之前,每亩产粮150斤左右,年总产量约20万斤,每年上交国家征购5万斤,剩余不足15万斤,人均约300斤,社员的温饱问题还难以解决。

  杨书记到下田庄后,和工作队的同志、大队干部一起查看了全大队的河道、土岭、村容村貌、零碎沟川地等,与大家共同研究着手编制了全大队改河造地、植树造林、建设新农村的规划,很快制定了“河走阴面、地种阳面、路走坝面、树栽两面”的十六字方针。具体讲,“河走阴面”,就是把曲曲弯弯的河道全部改到南面的土崖下边,这样能扩大不小的耕地面积,还有利于灌溉;“地种阳面”,即把原河道南面的土地全部改造到河道北面,北面向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并增加产量;“路走坝面”即在河道北岸修筑一道长坝,既把河水挡在河道里,坝面上又能行人走车;“树栽两面”,就是在河道两面、公路两面和整个山沟两面都栽种树木,既绿化了环境,也能保持水土。这是一个既从实际出发、又有美好愿景的宏伟规划。规划虽好,可要真正实现它,非得西沟人、林县人、大寨人的精神不可。

  于是,按照这个规划,他开始了工作部署。他亲自主持召开大小队干部会议,会议决定,从全大队抽调85人组成常年基建队,由郑年弟担任队长。杨书记告诉他们:“这个基建队的任务就是挖土改河造地、修筑河坝和公路。“其余劳力在冬闲时,全部上马平整土地,把小块地修整成大块地,把全大队的河沟变成粮仓。

  在杨书记亲自带领下,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全大队共改造了7条河,即背塔河、峪坪河、小湾河、车家塔河、苇则地河、八响坪河和下田庄河,全长10华里;河坝也修成了10华里的公路;在河两边栽种北京白毛杨2万多株,将小块地全部平整成大坪地,最大的地块有上百亩,最小的也有三四十亩,新增沟坪地300多亩,人均近6分,为日后粮食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他又抓了种子优化工作,先后引进小麦“农大183”、玉米中单2号、谷子69号等新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人均达到120斤,是历史最高年份的12倍。试种的玉米亩产达1200斤,谷子亩产达1080斤。到1977年底,全大队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20万斤,增加到56万斤,人均占有粮食突破1000斤,每年上缴国家公粮由原来的5万斤,增加到15万斤,人均售粮300余斤,增加了两倍,全大队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0万元以上。每个劳动工分值由原来的0.4元提高到1元,增加了1.5倍。

  在获取农业丰收的同时,杨书记还狠抓了畜牧业发展、经济林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全大队的大牲畜由原来的200多头(匹)发展到520多头(匹),人均达一头(匹);羊由原来的10群600多只发展到15群1200余只。建起一座40多亩的果园,园中有核树树1000多株,桃、梨、苹果、葡萄等400余株,全大队村民们很快都吃上了干鲜水果。在新农村建设中,新修两排砖窑共46孔,这些新窑洞全部供给居住条件困难的社员,还改良厕所120余座。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下田庄村貌焕然一新。

  在杨书记和全大队人努力下,下田庄大队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了全县学大寨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典型、一面旗帜。

  全县各公社、大队干部都来这里参观学习取经,而后回去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带领群众大干。全县范围内很快涌现出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农村基层先进党支部,如:韦家湾公社的高家山党支部、西卫公社的马村党支部、东石羊公社的圪连党支部、城关公社的岔沟党支部等。这些党支部以及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经常见诸省电台和省报,不仅鼓舞了全县干部和群众学大寨的斗志,而且使省、地领导及时客观地了解到我县扎扎实实的大好工作局面,提高和扩大了石楼在全区、全省的声誉和影响力。

  三、看长远,重眼前,狠抓基础建设,为造福后代

  为尽快把石楼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大寨县,杨书记除努力打造并推广下田庄、高家山等示范典型的先进经验外,更在全县更大范围内狠抓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兴修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发展生产、多打粮食,就必须大力发展水浇地,而要发展水浇地就要有水源,这就得修建水库。他让县水利局从省水利厅请来专家进行勘察、论证和设计。专家们经过考察后,认为石楼县在屈产河流域修建水库最适宜,因此将所有水库都设计在屈产河流域,设计总库容量为1658万立方米,总工程量为180.42万立方米,总投资为317.6万元。专家还说,即使将来有的水库因泥沙淤漫不能使用,那也绝对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是造福石楼子孙后代的好事,值得一干。他将专家的意见提到常委会上,经过认真讨论,最后形成决议。

  决议形成后,他根据“谁治理、谁投资、谁养护、谁受益”的政策,成立了领导组,受益社队组织劳力,利用农闲时间破土动工,县水利局派技术员、水利员现场指导。从1973年到1977年的5年时间,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全县共修建了8座水库。其中1973年冬修建了马门庄水库、沙窑水库和崖底水库;1974年冬修建了东石羊水库和木挪水库;1975年冬修建了王村水库与龙交水库;1977年修建了留村水库。虽然龙交水库和留村水库在修建中被特大洪水冲毁,但其余6座水库的建成使用,大大改善了县域的耕作水利条件。在我县农田水利史上属首创。

  (二)修筑公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1971年12月,杨书记到我县上任。不久,他就发现交通问题是阻碍石楼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他几次在县委核心小组会上提到修路问题。最后核心小组责成他主抓这项工作。他便主持制定了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三大块的修路规划。于是修路热潮在全县掀起。

  从1973年开始,首先对干线公路双石线进行拓宽改造。双石线是1956年石楼人民修通的一条从县城起途经沙窑、罗村、霍阳庄、石楼山至交口县石口镇、全长约80华里的简易公路。在修建南头桥、开凿滴水泉石崖时,好多人都有畏难情绪,以为这根本不可能。为了解放干部们的思想,开工之前杨书记亲自带领各公社书记、交通、水利等有关领导到河南林县参观了红旗渠。当他们看到这条人工天河后,顿觉滴水泉的石崖犹如泥丸,从而坚定了信心,硬是以“红旗渠精神”战胜了千难万苦,凿通了滴水泉石崖。这之后,从1974年到1976年,先后改造了该工程中的4个路段,总长9公里,总投资200多万元,“双石”干线公路全线拓宽改造工程胜利完工。从而优化了石楼对外交通和交流。

  柳石线是连接柳林到石楼7个公社30个自然村的县级公路,1971年规划为山西省西干线,全长74公里,其中石楼境内32公里。在这条公路建设中。杨书记同样付出了很大艰辛和心血。

  沙田公路是一条从沙窑到下田庄村全长15公里的乡村公路。1975年秋收结束后,罗村公社组织沿途7个生产大队的1000多名民工,全部用小平车拉土垫路。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线路贯通,这为当地7个大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除此以外,还组织劳力修通,城关公社从接官殿桥至柳树沟全长20公里的乡村公路,西卫公社从东卫至孟家沟全长10公里的乡村公路,韩家山公社从教朋焉村至转角村全长17公里的“教转”公路,前山公社从牛王店至南咀村全长15公里的乡村公路等。同时还将社与社之间的循环公路进行了完善,有罗韩线中的小蒜至韩家山全长14公里路段;小曹线全长12公里,始建于1968年,1974年建成简易公路后,在他主持下新修桥梁4座,涵洞18个,彻底打通该线。另外还有全长10公里的前西线,全长10公里的义韦线等。这些公路的贯通,结束了县境交通闭塞、物流不畅的历史,为石楼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狠抓植树造林

  1971年,为贯彻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在他的主持下,县上重点帮助宋家沟、王村、岔沟、沙窑、楼家庄、故庄上、孟家塔、塔子上、小蒜、梁家庄、义牒、留村12个大队,建立了以苹果和梨为主的果树新品种栽培基地,面积均在50亩以上。这些大队的村民很快受益。

  要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首先应解决树苗问题,在他的主持参与下,将县城北门外的旧苗圃基地迁移到罗村水库淤积成的192亩肥沃的水地上,建起了石楼县国营罗村苗圃。该苗圃以培育木材苗木为主,也培育部分核桃、苹果、梨树等经济林苗木。以后又由他拍板,县上自筹资金办起了国营介莫林场苗圃,到1973年底,全县国营苗圃达到259亩,年产树苗280万株,到1975年底,全县苗圃用地达到3043亩,年出树苗600多万株,为全县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打下坚实基础。

  他任县委书记后,和县委一班人研究制定了一个林业发展规划:即用10年时间建立一个东山木材林基地,绿化两条干线公路(双石线、柳石线),绿化一条沿黄河枣树林带;各公社都要办林场,各大队都要建立林业专业队。

  从1974年起,每年春季,他都要带领县直机关工作人员,驱车到介莫林场、团圆山和四十里山植树造林。1975年2月,他还带领县社、大队三级干部赴运城夏县参观学习植树造林先进经验,回来后进一步规划落实夏县经验。这一年,全县各公社先后都建起了林场,共组建大队林业专业队150多个,人员达到1250人。

  从1973年起至1977年,五年间,他带领全县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每次植树,他都带上水壶、干馍片和大钢镢,身先士卒,亲自挖鱼鳞坑做示范;标准要求做到“三光一硬、脚踏不动”,即里光、外光、塄光、脚踏不塌,坚固结实。他提出的口号是:“水不出沟、土不下山”。

  五年中他的足迹遍历石楼的山山水水,他从石楼山爬上最高的凤尾山(海拔2051米),从团圆山、四十里山,到李家圪塔山;从神塔山到高山圪塔山;从高岭山到曹家垣山;从屈产河流域到黄河岸头,行程3000多里,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14万亩,发展红枣林6万多亩,栽植杨树20多万株,创了又一个历史记录。

  离开石楼后,他到吕梁地委组织部工作。他那实干精神依然不丢。带领本部干部职工在治理东川河滩筑坝扩城的工程中搬运水泥和石头,每袋水泥100斤,每块石头也在百斤左右,他虽50多岁,但却不服老,在工地上,又是背水泥,又往小平车上搬石头。搬水泥不用别人帮忙,两手一抱就搁到肩上,然后迈开大步直奔工地。几回背过来,衣服就成了灰色,别人劝他说:“杨部长,你指挥就行,这些活让我们来干吧,毕竟年龄不饶人啊。”他笑着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天给咱的岁月有限,为了后代的幸福,不抓紧为人民多干一些,往后老了,想干也干不动了”。他带领大家坚持大干4个多月,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获得全地直机关排行第一的荣誉,地委书记王国英看了工地《简报》后,对其他领导说:“有了杨开元这样的实干家,还有什么工作干不到前头呢?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筑河工程中,机关同志们都得到锻炼,而他却终因长期第一线艰苦劳作,积劳成疾,于1980年12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58岁。

  杨开元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今天我们深切怀念他,就是要继承他的意志,学习和传承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清廉自律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革命老区、造福后代而奉献青春,奉献一生。

  最后,我们以一段顺口溜,作为对他的纪念:

  县委书记杨开元,胸中常把人民想。

  实事好事全力办,全县人民都称赞。

  疾病缠身仍奋战,地委书记大赞扬。

  仙逝虽已四十年,石楼人民永怀念。

  (郭忠义 郑年弟)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