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新藏公路,是他生命守护的地方

2021/01/22  浏览量:     

  一名武警战士,在赴阿里地区执行新藏公路养护任务时,被高原病击倒,一条鲜活的年轻生命定格在2002年4月30日,他就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黄帅烈士。

  2002年1月1日起,生前担任武警交通第八支队一中队汽车班班长的黄帅,在新藏公路上执行上级下达的养护保通任务。4月25日,黄帅作为副驾驶员与战友驾驶14号车随部队向阿里开进。当天下午,黄帅出现了恶心、胸闷、头痛等高原反应症状。

  为了不耽误执行任务,黄帅硬是强忍着,没和任何人说。26日,主驾驶王庆亚因高原反应已无法开车,黄帅的高原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但他硬撑着接过了方向盘。27日,经过随队医生的诊疗,黄帅的病情稍有起色,就又回到了驾驶室。部队行至海拔6700多米的界山达阪时,风雪弥漫,气温下降到了零下20多℃,所有官兵都出现了剧烈的高原反应。

  黄帅不顾自身安危,在稍稍休息后,坚持协助随队医生救护反应特别严重的战友。28日、29日两天,黄帅被随队医生发现肺部出现病变,但他仍然要求随队开车,被支队首长强行替换下来接受治疗。30日中午1时20分,病情突然恶化的黄帅不幸牺牲,年仅26岁。

  “大伙都有高原反应,我能行,不能拖累大家!”接近生命的最后时刻,黄帅留下了这样一句朴素却感人至深的话语。他把接受治疗的时间让给了生病的战友,自己带病坚持工作直至光荣牺牲,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批准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

  “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第一批上勤新藏线的交通兵,黄帅对战友们说,这就是我这块‘砖’应该摆放的地方。当黄帅第一次踏上年平均气温零下1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有内地40%的高原时,他从没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山,爬了几天几夜;车,行在云上云下。黄帅和战友的车队一路颠簸起伏,一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后,营房竟是一个废弃的羊圈,极其简陋。没有照明用电,没有饮用水,就连做饭也需要从远处的县城运给养,黄帅在这及其恶劣的环境下,黄帅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据黄帅的战友回忆,就在部队上路的没几天,白天还生龙活虎的驾驶员、班长黄帅突发高原脑水肿,经抢救无效牺牲了。弥留之际,他留下遗言:“把我埋在这里,我要和战友一起守‘天路’……”刺痛了所有战友的心肠。

  这就是高原阿里,这就是“生命的禁区”,一个需要用生命坚守的地方。“黄帅和他的战友在那里护养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公路——新藏公路。在阿里,山是竖着的,路是拧着的。一眼望去,除了山就是石。“天路”的称谓不仅仅因为海拔最高,也因为路况极其艰险。

  多年来,在黄帅的家乡,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要路过车桥镇泾口村,都要谒拜陵园,祭奠英烈,在这英灵圣地、精神高地,黄帅的墓碑很容易找到。墓碑上,黄帅的遗容身穿军装,面带笑容。墓碑前,总是留下祭扫过的痕迹。

  北风激扬寄托绵绵哀思,铮铮誓言传承先烈遗志。面对生死危机,黄帅心里想的是战友,是任务。了解他越多,大家会知道英雄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不是一时冲动。他是平时团结同志,充满爱心。他先后为“希望工程”“武警春蕾女童班”、见义勇为基金等多种社会公益事业捐款上千元,而他自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他舍小家顾大家,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入伍八年回家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80天。

  2001年底,他利用春节之机回家完婚,谁知竟成了父母和新婚妻子的最后诀别。英雄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帅殉职后,他生前所在部队作出了向黄帅学习的决定,原市委书记丁解民登门慰问黄帅的家人。黄帅所在的车桥镇和所就读过的泾口中学,将每年4月定为学黄帅月,将黄帅的精神发扬光大。

  (朱荫桃 周正芳)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