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老区情

2021/02/25  浏览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一句诗。

  在茅山革命老区,有一位老人,用数十年的行动践行着他对这片红土地的眷恋和梦想,他就是脱贫攻坚楷模——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党委书记,江苏省老促会原副会长、顾问赵亚夫,一位长期扎根茅山革命老区的科研人员,用他的实践表达着对茅山革命老区这片红土地的无限深情。

  1986年,赵亚夫从日本带回的20棵草莓苗在茅山革命老区扎根、广植,通过草莓致富的农民盖起的楼房,被亲切地称为“草莓楼”。

  “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是被茅山老区人民传颂了30多年的一句话。


  年少立志,帮助农民致富

  1941年,赵亚夫出生于常州,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新闻工作者。但真正让赵亚夫确定志向,并最终扎根农村的是一次少年时期的经历。

  当时赵亚夫在医院看到,一个小时内,三位农民均因病无力医治而相继离世,这对年少的赵亚夫触动很深。从此他有了一个梦想,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让农民依靠土地、依靠农业,能够改变贫困命运,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1958年,赵亚夫于常州高级中学毕业后,考入江苏宜兴农学院农学专业,决心一生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村。

  1961年,20岁的赵亚夫被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县农村蹲点了七年。期间,为了使农民得到温饱,赵亚夫虚心向农业老专家学习,潜心研究水稻、小麦高产技术。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宜兴县推广小麦、双季稻一年三熟制,创建了全省粮食单产最高的生产大队。通过推广水稻、小麦高产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镇江地区的粮食单产和总产。
 

  日本之行,催生三次探索

  1982年,赵亚夫第一次来到日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日本爱知县的渥美半岛,到处郁郁葱葱,山上有林,坡上有果。

  “那里的气候、地貌和镇江山区类似,我们那里大多荒山秃岭,人家却建得这么美!”巨大的反差让赵亚夫难以平静。 从那时起,赵亚夫为梦想描绘蓝图:要让句容茅山老区有满山的果树,满坡的蔬菜,满岗的鲜花,满山的财富。

  此时的赵亚夫已经40岁了,他从学日语开始,不分昼夜地钻研学习水稻、草莓、无花果、葡萄栽培技术。

  走出国门,看到了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他清醒地认识到,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传统农业只能解决温饱,要致富只有靠科技、靠高效农业。第二年从日本回国,很多人都捎带家电,他则带回20棵草莓苗和13箱的农业科技书籍。就是从这20棵草莓苗开始,他率领农科人员与农民兄弟们一道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赵亚夫的第一次探索,就是高效农业。他要利用20棵草莓苗作为火种,在茅山老区燃起农民致富的热情。

  他手把手地教农民种草莓,“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他感觉到一户一户地教太慢,就建起了上千亩的农业示范园,让农民在里面学习、实践,很快,就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句容成了全国草莓之乡,茅山老区第一批楼房竖起来了,农民们亲切地称它们为“草莓楼”。

  茅山老区白兔镇草莓种植户纪荣喜1989年开始在赵亚夫的指导下种草莓,早就盖起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我们两口子就靠5亩地,一年赚个30万元没问题。”他说,草莓品种是赵老推荐的,技术也是他亲自教授的。

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米……从最初的白兔,到春城、大卓、黄梅、茅山、后白、天王、高资、上党等乡镇,赵亚夫推广一个成功一个


  “拨亮几盏灯,照亮一大片”。赵亚夫的第二次探索,就是以种植大户为龙头,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农民集中起来,让农民学会经营和管理.

  “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随着方继生草莓专业合作社第一个成立,并取得成功,丁庄葡萄、黄梅桃子等一个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组织面对市场、对接市场,把农业变成了产业。如今茅山老区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社达到400多个,覆盖农户3万多户。
 

  发挥余热,让最穷村致富

  句容天王镇戴庄村试点是赵亚夫的第三次探索。他在一个茅山老区最落后的一个小山村,组建综合型有机农业合作社,创建了有机农业产业园区,试点生态农业,创造农业经营与农村管理“合二为一”新模式,并以戴庄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20个村。

  2001年,赵亚夫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了,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戴庄村。当时的戴庄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体不仅没有分文积累,还倒挂了80万元,是镇江市最穷的村。他决定发挥余热和农民一起搞试点,要用最新生态农业理念探索一条贫困村的致富之路。

  当初刚到戴庄村时,却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赵亚夫勾画的农村小康图景,在村民们看来是天方夜谭。赵亚夫第一次办的科技讲座,只来了两个人。回家后,赵亚夫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他知道,农民是现实的,于是他决定要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证明给农民们看。

  再度来到戴庄村时,赵亚夫承诺给试种的农民免费提供有机“越光”稻种苗、有机肥和技术指导,不管好坏,每亩以1200斤水稻市价保底收购。

  听过讲座的杜仲志答应尝试栽种1.6亩“越光”稻。为了帮助杜仲志种好稻米,几天后赵亚夫来到了这个村,和杜仲志同吃同住,帮助他栽种稻米。杜仲志按照赵亚夫教的方法,精心培育,当年就收获了700余斤“越光”稻,加工出来的大米卖到了8元一斤。杜仲志彻底服了,他现在逢人便说:“跟着赵亚夫,肯定能致富。”

  杜仲志是戴庄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戴庄村第一个在赵亚夫的指导下富起来的农民。如今他承包了有机桃园,还种植有机水稻和有机草莓,年收入20多万元。杜仲志的示范效应,调动了农民参与有机农业的积极性,随着有机农业面积逐年扩大,一大批农户富了起来。

如今,戴庄由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戴庄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颁布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村党总支被评为江苏省省优秀基层党组织
 

  古稀老人,仍在田间忙碌

  三次探索,让茅山老区群众的致富梦想生根、发芽,开出幸福之花。

  几十年间,赵亚夫每年至少有200多天“泡”在农民的田地里。有人粗略地计算过他下乡走过的路,可绕地球好几圈。他把百位农民培养成技术能人、致富能手,他手把手教过上千家农户。

  句容大卓镇的王巧娣,种了几亩桃树苗,就是不发芽,她打电话向赵亚夫求助。赵老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他跪下身子,用力扒出宕口底部的泥土,仔细观察桃树苗根部情况。然后把王巧娣叫到跟前,向她解释,这片桃树苗没有发芽有的是因为肥害,有的是因为病害。病害是由于少数桃苗根部自带的病毒。

  赵亚夫就那样自然、那样投入地跪在桃树苗旁给王巧娣讲授技术,观者无不动容。

  赵亚夫还注重科技成果推广普及机制创新,切实用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他注重在试点中普及科学技术,注重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和方法普及科学技术。

  为了让农民对一些先进适用技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他带领农业专家编写了《草莓品种及栽培技术》、《无花果栽培新技术》、《草莓栽培技术图说》、《桃树栽培技术图说》等4本科普专著,亲自制作了数十篇100多万字的多媒体讲稿,经他培训的农民超过了30万人次。

  他先后完成“稻麦栽培新技术”、 “草莓良种引进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技术新途径”等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他还创建了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句容)实验园,创建了我国南方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创建了第一个江苏省(白沙)有机农业试验基地。

  几十年来,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到哪儿,富裕就到哪儿,在茅山老区累计推广种植草莓、桃、梨、葡萄、无花果、有机水稻等发展高效农业250万亩,直接给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的收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新路子。

  赵亚夫给自己定了:“不收技术指导费和培训费、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的“三不”原则。他在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中不收任何咨询费或服务费,为密切中日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他自掏腰包买礼品。

  村民估算过,仅在戴庄模式中,如果赵亚夫入股,按15%的技术入股,年利润按600万元计算,每年可分红90万元;讲课劳务费,如果按每年20次,每次2000元计算,每年可拿4万元。而赵亚夫这么多年来,却从未拿过一分钱。农户果园的果子成熟了,赵亚夫却从没带回去一个。

  赵亚夫的车一年要往乡下跑几万公里。细心的农民都发现,赵亚夫的车子后面有四件宝:雨靴、耐克鞋、剪刀和雨伞,就是为了能够随时下田指导农民修剪果树。2008年赵亚夫被授予“江苏省科技兴农模范”称号,开表彰会时,他竟没一件像样西装,只得向同去的人借。奖给他的30万元奖金,回去后被他捐出来发展戴庄农业。

  在茅山老区,村民们有的可能不知道村干部是谁,但没有人不知道赵亚夫是谁。赵亚夫不善言辞,但只要和农民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一位村主任调侃道:“别看赵老是副厅级干部,但架子都没我这个村长大,在村里他就像农民的朋友。”

赵亚夫的手机里存了200多个农民的电话,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农民的各种需求,不少农民也把他的电话号码倒背如流。每当有人拜访赵亚夫,常无法在家中找到他,因为他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
 

  2008年汶川地震后,赵亚夫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四川省绵竹市,在当地建立起高效农业示范园。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践行乡土中国梦。”2010年,他忍在病痛依然到四川去给农民授课,由于行走不方便,他一下飞机就直接坐上了轮椅,这次在四川的十天,他是坐着轮椅讲课,坐着轮椅在地里给农民做指导,坐着轮椅吃饭!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赞誉说:“要想富,找亚夫,留住赵亚夫,四川准能富。”在援建灾区3年时间里,他先后18次飞往绵竹,在灾区又一次践行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诺言。
  (潘春华)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