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浏览量:
听说一个30多岁的女子,投资7000多万元种植香菇,带动周边近500家贫困户脱贫致富,她本事咋这么大呢?带着好奇和敬慕,我走进了舞钢市杨庄乡红鹰创业基地内的“金菇菌业有限公司”。
举目望去,一座座塑料大棚整齐划一,占满了宽阔的基地园区,犹如一条条银龙匍匐在大地上,蔚为壮观。一位身材匀称、中等个头的红衣女子热情地迎了上来,秀美的脸上笑意盈盈。带我来的乡干部介绍说,她就是被乡亲们称为“扶贫带头人”的王晶。
王晶说,为减轻家庭负担,自己违心地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收过废品、卖过早餐、干过无数杂活零工。后来偶然的机遇涉足电商干了十多年,赚得了第一桶金。
丈夫是一个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经常给她讲村里的事。自己穷苦的经历,让王晶对乡亲们的贫困处境感同身受。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决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帮乡亲们。
她想,农村脱贫致富,光靠政府的政策救济并不保险,关键是要考虑长远,找到适合当地情况的稳定产业。那做什么好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晶了解到我国是香菇出口第一大国,功效繁多的食用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在杨庄乡妇联的帮助下,她多次到村里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找技术员咨询香菇种植技术,到市里了解扶贫政策……马不停蹄地跑了几个月,一摞子协议就签了下来。2019年10月,投资7000多万元、占地150亩的“金菇菌业有限公司”成立了!
公司成立后,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政府把这里定为产业扶贫基地,市、乡老促会妇工委帮助她申报了“巧媳妇基地”,动员附近妇女到基地务工,还组织公益岗人员到基地义务劳动,为王晶大胆创业加油鼓劲。
王晶介绍说:“目前香菇年规模260万棒,21个村的扶贫专项资金482万元与公司合作经营,村集体年收益率达到10%,使贫困户年年有48.2万元的共同收益。还与485户贫困户签订了带贫协议,公司用工优先使用他们。”
“根据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我给他们制定了三个挣钱路子:一是因病致贫的家庭,家人能劳动的,就免费提供大棚、菇棒和技术,最后将香菇统一回收;二是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拿土地入股或资金入股,保证年收益大于10%;三是只想在公司打工挣钱的,男工每天100-150元,女工每天60-70元,当天结账……”王晶条理清晰地讲着,脸上不时泛起自信的微笑。
刚开始,没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在观望。后来在公司打工的农户一看效益好,都争相提出承包,“呼啦”一下子大棚不够了。不过王晶自有办法,她的前提是,你承包可以,但必须“一棚带三户”。承包不承包,大家都不能闲着……这样一来,一举带动了周边的叶楼、晁庄、左营、夏庄、冯庄、红石岗等6个重点革命老区村的600多户农民加入菌菇产业。至2020年底,其中的485家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目标。
不仅如此,周边几个村的许多农民常年在王晶的菌菇基地务工,最少时每天40多人,多时达到200多人。据王晶介绍,2019年10月到2020年12月,仅工钱她就支出280多万元,在这里务工的家庭最少的也有8000元以上的收入。
王晶动情地说:“我从小到大,每一道坎儿都是有好心人相助,不是他们,我绝对走不到今天。小时候没钱上学,我妈没钱看病,急得一家人团团转,就想着我长大有钱了,谁有困难我都要帮他们……”朴实的话语,霎时让人联想到她的微信名“冬日阳光”。是啊,多么温暖的阳光啊!
育菇大棚内,一行行间距相同的多层铁架,满载着累累的菇棒,直直地通向大棚深处。现代化的技术,公司所有大棚都是自动控温,不需时时查看,节省了不少人力。
酿酒车间里,只见现代化设备高低错落,一股清流挟着独特的清香,汩汩地注入器皿,密封的酒坛已摆满了三间储藏室。原来,香菇除了卖鲜货,品相不好的还可酿酒。
高阔厂房内,几台新设备上分别贴着“叶楼”“红石岗”等不同村庄的名字。原来这是几个村入股的机器,每年也有固定收益。一部分鲜菇,在这里经过灭菌、烘干、包装后,就由电商平台销往了全国各地,真是手机一响黄金万两呢!
忽然,一阵笑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是一群刚出大棚的妇女走过来了,其中的一个爽快地说:“以前想出门打工,老人孩子没人管,不打工又没钱花。现在可好了,不出远门就能天天挣钱……乡亲们都说,王晶这闺女给我们上了一份脱贫致富的保险单啊!”
(舞钢市老促会 焦玉莹/文/ 张志凌/图)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