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党心耕耘责任田 织就美丽田园梦

——“江苏最美人物”兰红娟的美丽田园梦

2021/06/02  浏览量:     

  前不久,在“江苏最美人物”电视颁奖会上,兰红娟发自内心地说了这样一句获奖感言:“作为一位农民,我深爱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要编织好田园的梦想和希望;作为一位村书记,我更有责任守好这片净土,耕种好村书记的责任田”。这是她担任基层党总支书记以来,对新时代责任使命的深刻领悟。

  兰红娟是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1971年出生。1998年进入原午桥村委工作,任妇女主任兼民兵营长、团支书等职务,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原午桥村与韩村村合并新建东南村,她先后担任东南村会计、主任(主持全面工作),2006年起担任现职。东南村辖区面积3.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8亩,基本农田2554亩,24个自然村,892户农户,总人口2625人。

  一、党心凝聚好班子

  “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是兰红娟对人生价值的诠释。她曾经想过,自己做这个村的当家人到底图什么?整天忙得顾不了家,有时还里外受埋怨。然而,在她的身上却流露出从不服输的个性。她常常说:既然我宣誓了做党的人,就要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忠诚党的事业,上要对得起党所托,下要对得起民所信。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做出一番事业,创出一番成就,才不负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政治风气正才有凝聚力”。2006年,她担任东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后,她根据所了解到的以往村“两委”中存在的一些创业精神不强、工作干劲不足和等、靠、要的思想问题, 庸、懒、散的基层作风问题以及在群众心目中的负面印象问题,觉得必须首先从抓好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着手。确定了“四步走”工作思路,而关键性的第一步就是整顿村“两委”工作班子,完善符合党风、政纪要求和群众呼声的一系列政治规矩、制度职责和工作纪律。每逢重大事项,她都注重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策,不独断专行,不搞“一言堂”,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广泛征询社情民意,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党性示范感化人、时刻以党纪要求警示人、严格以制度规章管好人,不让身边任何一个同志触犯党纪法规;建立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对村干部实行“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的考核办法,着力建立一支“扛得起党旗、担得了责任、谋得来发展”的战斗集体;认真组织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政策号召的响应力、目标任务的执行力、实绩成效的满意率,不断彰显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同时,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力推动村风民风根本好转,提振广大村民勤劳致富、创业有为的精气神。

  “自身作风硬才有感召力”。要营造一支作风硬、干劲足、本领强的团队,离不开“带班长”先正自身,以上率下的实际行动。因此,她信奉“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格言,以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党性自强、人格自信、作风自律集聚村“两委”成员精神动力,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规矩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进一步激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强烈工作热情。在遇有疑难问题的实际工作中,她总是身先士卒,勇于担当,自己揽下责任。在一次次拆除违章遭谩骂、矛盾调处受埋怨、财务管理得罪人的过程中,她总是亲临现场,深入工作实际,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不推托、不拖延,坚持以法理、公心不偏不倚;以袒荡、无私赢得民心,不遗留任何一个矛盾、不放过任何一个难题。使村里的村建、财务工作及相关规章等走出混乱局面、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其间,她熬了多少不眠之夜、付出无数心血,40多本工作日记详细记录了她对村“两委”各项工作的部署、实施进度、问题梳理、经验体会,也受了好多委屈,但最终获得了普遍认可。

  “服务本领强才有向心力”。她时刻要求村两委紧紧围绕“合作社里党旗红”的党建品牌,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发展本领。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平台,细化、从严为民服务规则、制度,简化、拓宽为民办事程序、范围,强化、提升为民服务主阵地的能力、作用;依托新文明实践站,加快形成美丽乡村建设与长效维护相匹配的新农民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着力开展社会化志愿服务;依托乡村振兴学习社不断学习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经验、新做法,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和具体实践;通过老干部议事机制平台,汇聚全村人民的智慧,共商共办东南村集体事业,加快提升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本领,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19年7月,时任常州市委书记汪泉在对东南村发展经验的调研报道上批示指出:东南村的实践证明,村里有个好“班长”,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地种好,也能走上强村富民之路。2016年以来,东南村党(总)支部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兰红娟也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模范、江苏最美人物、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江苏省“吴仁宝式”书记、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常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二、创新探出好路子

  东南村远离镇区核心带,村内工业企业较少,过去村级经济十分薄弱。2008年,西夏墅镇在产业布局规划中,将东南村列为传统农业区。当时,兰红娟就意识到:传统农业区,其实意味着东南村没有任何的先天发展优势,农业只能作为东南村的主攻方向。但农业究竟何去何从?让她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农民的出路问题,还必须在土地上做文章”。她在再三思考下认为:离开了土地,想要解决面广量大的农民出路问题暂时还不现实。东南村即便是镇规划的传统农业区也不能继续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必须立足高效、优质,走有机生态之路,农业才能走得远、走得稳。在和两委班子成员的认真商讨下,她决定从生态、生产、生活三维立体化考虑东南村可持续发展。她充分利用基本农田优势,创新“村社合一”模式,以有机稻米种植产业为主体,发展适度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然而,面对村内交通闭塞、道路破旧不堪、水利设施落后、灌排不畅等突出矛盾,还必须先从改造基础条件入手。于是,她带领村委一班人艰苦奋斗,先后实施修建了贯穿全村东西、南北两头以及村、镇相通、组组相连的4条民心路;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复垦,建成2000 多亩国家级高标准良田;整修、新建机耕大道13500多米,改造、配套灌系3900多米;同时,加紧谋划和实施东南村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创建工作。

  “唯有探索创新,才能孕育农业的新希望”。想要发展有机稻米生产,就必须集约利用分散在农户手中的承包地。作为新兴的农业合作社,广大农民对此了解甚少,尤其是对将来能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部分村民对此存有疑虑。但大家看到兰书记的真抓实干精神后,普遍认为:兰书记为我们选择的发展之路不会错!通过支部引导、党员骨干带动,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在全村动员流转了2000亩土地,作为合作社有机稻米栽培基地。在随后几年的发展探索中,她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也经受到挫折和教训,但她那种向难求进的创新精神和一心为民图前程的坚强决心,总让她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2015年,东南村在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的基础上,投资建成了与产业化相配套的育秧流水线、稻米加工、包装流水线45台套,真正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有机稻米产业化生产规模;在生产管理中,他们主动争取到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撑,不断选引、优化有机稻米品种。实现物理防虫、稻鸭共作、休耕轮作、有机肥当家等分类种植管理模式,形成了有机、绿色、生态不同档次系列软米;实施了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创牌,创出了具有自主品牌的“夏墅牌”省名优大米和常州市“知名商标”;着力实施“两线”销售和向大型超市供销的目标。至2020年底,一个拥有3800平米基地、1600万元投资规模的国家级诚信示范经营企业、省级优秀示范合作社——常州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以勃勃生机彰显出农业创新变革的活力。

  “强村与富民是农村发展的永恒主题”。产业升级带来了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每斤18元以上的有机大米,让村民们在传统农业的蜕变中尝到了甜头。2020年,村合作社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租金达160多万元,支付给合作社农民的工资达150万元。除了每亩1000元的保底收入外,小部分村民们还被合作社聘用,挣得两份收入。大部分村民则可以安心到工厂上班,增加工资性收入。广大村民深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纷纷表示:“虽然土地流转了,但是我们的心留下了”。在做优、做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他们还通过谋划创意农业的田园新景,着力开发紫云因蜂蜜、特色果蔬采摘等原生态系列农产品,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在保障了农民普遍增收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显著增强。2003年,东南村全年集体自由资金收入仅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10300元,是新北区的贫困村之一。至2020年底,东南村村级集体总收入达160多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4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14元。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加快兴办村级事业和民生实事提供了有效保证。现实的变化让东南村的群众对党的富民政策深信不疑、对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路子心悦诚服,凝聚了民心合力。2018以来,东南村先后成为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稻米产业强村富民典型。

  三、奋斗得来好日子

  近20年来,兰红娟在村“带班人”岗位上对发展有机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业以及突出粮食生产重要性的构想和举措,都与随后出台的国家宏观政策高度合拍,这不仅取决于她坚持不断的政策学习,时刻关注和探索农村发展的新途经;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她始终立足农村和面向农民的实际,时刻把老百姓的忧虑作为头等大事。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既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也是时代赋予我的新使命。

  “奋斗意志哪里来?靠的就是一剂‘一心为民’的强心针”。要改变农村面貌,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需要不懈奋斗。她坚守“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信念,在突出产业支撑、实施产业兴村、引领农民致富的同时,下大力带领全村治理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宜居条件、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2008年实施的“三清一绿”和“五好三有”新农村建设中,完成了村级内部道路以及24个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河塘清淤、村庄整治任务,所有村组主干路都完成了行道绿化,全村绿化总面积达193亩,绿化覆盖率达26.7%;在2012年实施的江苏省康居乡村创建中,她克服资金有限、群众积极心不高、村庄环境治理任务重、村基整治矛盾多、后续维护成本大等诸多困难,深入村组农户协调动作、解决矛盾,身体力行参加整治劳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村干部为民做实事的具体行动,同时促进形成了全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合力。通过近半年的努力,邹家村在全区率先成功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成为全区康居乡村创建工作的示范典例;2017年,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东南村被列为常州市美丽乡村“两区十点”示范点。创建中,他们以大薛家村为核心区,坚持以基实、业兴、景美、人和的“醉美东南”为目标,打造成以稻米产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分类布局核心景区、示范稻田和精品民宿,搭建成既符合统一标准,又彰显自然风味的新农村格局。

  “农村未来向何方?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大计’指航向”。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她和全国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一样,也同步收看了会议实况转播。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给她带来那么大的惊喜。总书记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令她更加激动的是,他们正在进行的事业,完全符合总书记的要求,这更给她增添了信心和干劲。2018年,大薛家、韩村分别列入江苏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目前,该村美丽乡村二期项目正在韩村加快推进,荷田清风、古银杏园等主题文化景观及东南小院二期即将形成,美丽东南又将增添精美画图,与之前已经建成的农耕文化展示区、稻田公园观景区、民居村落新貌、民俗美食体验区,加之外围布点的蔬香春色体验区、特色蔬果采摘区连接成片、贯通成线、交相辉映,丰富了东南生态观光旅游内涵,让广大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同时,她始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振兴,突出产业对村级经济的支撑作用、对民生事业的推动作用、对人民生活的拉动作用,美丽乡村才更具生命力。目前,村企联动的乡村振兴之路已经在东南拉开序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南村农民将收获更加丰厚的生态发展红利。

  “为党到底做什么?人民的冷暖时刻挂心上”。产业振兴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然而,因各种变故导致的困难群体始终客观存在,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指示精神,这既是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具体践行,更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责任。为此,她通过认真梳理,要求村“两委”持续落实好帮扶措施和责任,有效推进社会化帮扶机制形成。先后为3户特困家庭完成了危房翻建,将困难群众优先安排到村合作社、精品小菜园以及村内环境、绿化养护管理等方面工作。至2020年,全村3户精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30户低保边缘户只剩4户;针对农村空闲房较多的现状,他们收储了1400多平方农民闲置房,委托第三方公司投建、运营,开发民宿经济,不仅盘活了农民手中闲置资源,也为村集体寻找到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时完善了乡村旅游的功能配置;立足问题导向,聚焦社会热点、群众难点问题,热心接待每一个来访来客,高度重视网格区社会管理问题,及时疏导、解决群众关切与诉求,处处彰显公平正义,事事让群众心平气顺;坚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提升乡风文明的内涵有机结合,突出农村公共健身场、公共绿地、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法治阵地、文明宣传等功能建设,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把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渗透到村民的生活中,改变了村民过去“干完活,吃完饭,牌台见”的陈旧娱乐方式。把法治文明外化于形、内化于心,使全村群众形成依法办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新风尚,彰显新时代东南农民与美丽乡村高度融合的精神风貌。2012年以来,东南村获得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文明村、常州市最美乡村荣誉称号。

  然而,“荣誉只能证明昨天,更重要的是明天”。如何创出村强民富的新佳绩,这才是兰红娟的初心。她说:“面对乡村振兴新的目标任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新的期待,作为农民的“领头羊”,我还有更长路要走,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去完成。党心要求我必须在村书记的责任田守护好为民谋福的精神家园;民心更要求我在美丽的田园里带他们编织出新的梦想和希望,让广大村民在丰收的田野上收获更多喜悦”!

  (新北区老区开发促进会西夏墅分会 祁义良 祁志林)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