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他就是我们心中的焦裕禄”

——记45年前在农田倒下的淮阴县委书记张义祥

2021/06/09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把县委称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将县委书记形象地喻为“一线总指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有更多焦裕禄式的“四有”县委书记,担负起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的作用,为党分扰,为改革出力。正值我们建党100周年之际,打开一段尘封四十多年的往事,这段往事的主人公张义祥,就是这样一位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位永远冲在第一线的总指挥。

  四十年后乡亲们的缅怀依旧如昨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袁庄村有个张公园,园中有一碑一亭,一米五高的碑身上刻着“义祥同志纪念碑”的字样。四方形的小亭如同农夫斗笠,故名笠亭,其正面两侧的立柱上刻着:“一方斗笠遮风雨,几句乡音话桑麻”。亭记内容如下:“笠亭又名张公亭,乡亲为纪念张公义祥所建。张公义祥,灌南人氏,主政淮阴,驻点袁庄,躬亲农事,猝逝垄间,时为庚寅,年五十有三。乡亲追思,三十年不已,遂立碑志之。又六年,复建此亭。贤者有言,为政者,应先忧百姓之所忧,后乐百姓之所乐,言之固易,行之实难,张公行之。碑不在石,而在百姓之口,张公当之。今立亭如笠,供乡亲暂避风雨,闲话丰年,岂非张公之所愿乎。是为记,岁在甲寅。”

  张义祥,1921年生于江苏灌南县三口乡。1939年参加革命,在汤曙红任团长的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做宣传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灌云一区的区委书记,他组织并发动灌河两岸的群众支援主力部队,开展抗日游击战,多次与日军浴血奋战,全国解放后,他先后在常州、宜兴、邯郸等地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工作,1961年回到家乡,先后担任灌南县县长,县委书记。1973年调任淮阴县委书记。当时按规定,县委书记配有北京吉普作为工作用车,但他总是经常骑自行车下乡,吃住在农家,和农民一起劳动,在干群中享有很高威望。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张义祥曾在江苏的宜兴、灌南、淮阴等地担任过县委书记。1974年病逝于其蹲点的淮阴县棉花庄公社红卫大队(原棉花庄镇袁庄村,现淮高镇袁庄村)玉米间套种试验地的田头,时年53岁。

  一个逝去45年的县委书记,何以让百姓如此缅怀?是因为他对群众付出的太多,奉献的太多,直到燃尽自己最后一点热量。

  (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老促会  刘立平 刘雪松 王乃勇)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