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贺宗耀:乡村放电影四十年

2012/04/27  浏览量:   作者:潘正洪 孙国雄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笔者于4月20日到湖北当阳市育溪镇采访坚守乡村放电影40年的贺宗耀同志。当跨进综合文化站的大门时,只见他正在办公室微机上查看电影信息。看上去,他不象花甲老人,硬朗的身子,说话宏亮,走路能生风。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他脸上立即露出了兴奋之情,因为他“喜欢电影”。

  “阉猪佬”当上了放映员

  “人逢喜事精神爽”。1973年的一个早晨,时任育溪公社春景大队“赤脚兽医”的贺宗耀刚一出门,就听到了一阵鸦雀的报喜声——公社电影队要招聘他为电影放映员。喜出望外的贺宗耀一时成了人们的议论话题:“该有多少文化人,偏偏看上一个‘阉猪佬’”。也有人说:“人家贺师傅就是个聪明人,从小就爱写写画画,这个放映员他当之无愧。”

  当一名文化传播者是老贺的梦想。他第一次操作放映机时,心里就象白纸扇子煽风一样的凉快。他高兴极了,决心要把“精神食粮”宣传给乡亲们。至今,他以满腔热情的精神,在乡村放电影的岗位上走过了40个春秋。

  在方圆三百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到处留有老贺的脚印。育溪镇有23个村,他每天都要去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放电影。每个村平均一年要去6次,放12部电影。所有村落、湾户都有他的身影,人们亲切地称他“贺电影”。

  40年来,老贺清楚地记得:他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战友》。片中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两国战士友情的故事。“那年月放电影的确辛苦。”贺宗耀说:“因为很多农村没通电,弯曲狭窄的小道也没硬化,电影设备又笨重:发电机、幻灯机、唱片机、电影拷贝、布制银幕等几百斤重,需两三个人抬、挑才行。”育溪镇属高山、丘陵地带。他下乡放映都是翻山越岭的步行,少则几里,多则十几里路程,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顶风冒雪是常事,有时还要在当地过夜。碰到紧俏的影片时,要联点串放,一晚上放几个点,经常放映到通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实现了“三通”(水、电、路),乡村放电影的条件也得到改善。2005年,老贺自筹资金4.5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从而摆脱了一条扁担、两个箩筐搬运电影设备的历史,每年完成270多场的放映任务有了保障。老贺高兴地说:“过去常为收不到钱发愁,现在政策好了,政府一场电影补200元,没有后顾之忧了。”虽然辛苦,回顾那段户外放电影的辉煌岁月,电影人特别受人羡慕的情景时,依然使老贺兴奋不已,因那时乡村文化生活单调,一年上头除花鼓戏、皮影戏、龙灯、狮子、采莲船、蚌壳精等传统剧种外,希奇的电影是最吃香的,听说要放战争片《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南征北战》、《桥》等影片时,人们兴高彩烈。太阳还未落,大人小孩就吃罢晚饭,搬凳、椅到露天稻场上“抢地方”,急盼着“贺电影”的到来。

  令老贺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7月22日那天到距镇8里开外的九冲村放映的事。7月的天气热浪袭人,满场的观众急盼着放映的开始。

  放映开始时,银幕上首先出现的是《懒汉养猪法》的幻灯科教片。这些是老贺放每场电影之前必开的节目。几十年来,老贺把党的方针、政策;红庙苏区人民起义的历史、洪锦村112名革命先烈的事迹、老区的好人好事;科学种、养、加等内容都自制成幻灯片共1000多块在映前加以宣传,人们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也收到了种、养、加的好效果。

  电影兴衰起伏他不弃

  联产承包后的80年代初,随着电视机始步进农户,电影也发生了变化,看电影的方式也从集体收钱变成了一角钱一张的座位收费。不过好看的片子仍然走红,老贺一年要放500多部电影,基本上场场爆满。到了80年代后期,农村电视机、网络、影碟机开始普及,电影已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电影市场日渐萎缩,很多电影院也都在那段时间冷落了。放映员有的改甲归田,有的改行经商,唯独坚守不弃的电影队长—老贺成了光杆司令。

  尽管影片和放映方式都在创新,不防的“冷温还是上身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电影出现了放映场所难找,人们看电影热情不高,收费难的现象,从而带来了村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到了90年代中后期,春风又一次吹拂了电影业,国家提出了“2131”工程,即在21世纪,实现每一个行政村(社区)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农村电影放映告别了胶片时代,实现了数字化。贺宗耀迎来了放电影的又一个春天,播放的影片是《举起手来》、《功夫之王》、《暖秋》等变成了高清的数字电影。

  兴建电影设备陈列室

  在四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老贺的放映设备也更新了好几次。以前的放映设备要站着摇动,后来的放映设备又要一卷卷的换片,既耽误了放映时间,又影响了观众情绪。现在的放映机先进了,只要坐着按几个键就行了。放映时不再是笨重的电影片子了,所有电影都被拷贝在一个硬盘上,电影声音也由原来的单声道模拟声改为震撼清晰的环绕立体声,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与城里电影院一样的感受。

  走进电影设备陈列室,只见桌子上摆满了各重已泛黄的电影报刊、杂志共2000多册;满屋都是不同年代使用过的电影放映设备共190多台、件。既有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16mm放映机配制的发电机;也有80年代花200元买的用来拍制幻灯片用的海鸥牌照相机;还有90年代用过的长江牌放映机……

  老贺介绍说:“这个陈列室是2009年镇文化站帮他在家附近建起来的,是湖北全省同行业唯独的一家。”老贺把这些设备当着“宝贝”。

  他每次进陈列室做卫生时,总要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他说:“我看到它们时就有种没‘白活’的感觉。”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贺宗耀在这平凡而光荣的电影工作中,饱尝了酸甜苦辣,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收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效果。《中国财经报》、《农村新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以消息、通讯、图片等多角度刊登了他的事迹;2011年荣获宜昌市“优秀电影放映员”光荣称号。

  “船到码头车到站”。老贺今年已是62岁的人了,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他一笑说:“站里舍不得我离开,我也舍不得这些陪伴我度过40年的电影放映设备,更舍不得与我建立深厚感情的乡亲们!既然应站所聘,我就要继续发挥余热,把为乡村放映事业延续下去,做到鼻子里不停风,放映路上不停步。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