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66年坚守红军墓的老人张怡华

2022/05/10  浏览量:   作者:王凌霄  来源:中国老区网

  作者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在八步乡担任党委书记时,接待了从西安来的老红军马志远,他就是从八步乡八步村参加红军的。他说当年红军曾经在这里和国民党匪军有激烈的战斗,牺牲了很多红军战士,后来这里的群众把红军战士的遗体掩埋在一起,称为大坟包。我听后大吃一惊,红军在我心目中中是神圣的,也是遥不可及的史诗,小学时的课文有一篇就是毛主席亲自写文章纪念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宣传队、长征的播种机、长征行程25000里,横跨11个省。那种英雄气概、那种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是输入骨髓的崇拜。想不到在我工作的地方就有参加红军的战士。马老红军见我的神情激动,他说我们去蚂蟥岗参观一下,我早就想去缅怀一下在我家乡牺牲的红军。我当然愿意,立即陪同马老红军去八步村瞻仰红军作战的蚂蟥岗。那时我30出头,毛老红军也才63岁,只是山路崎岖。道路泥泞,爬上山十分艰难,马老他是13岁参加红军的,现在他身材仍然魁梧,穿一件军大衣,早就累得气喘吁吁,在村支部书记李成华带领下爬上蚂蟥岗。那时的蚂蟥岗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木、荆棘丛生,早就不见当年红军鏖战的痕迹。李成华还要我们到大垭口、马鞍腰、红军井、大坟包等地去,但我见到马老汗流浃背的样子就说算了。

  下山来,李成华说,这里有一位一直为红军扫墓的农民,就在这里。我们去拜访了这位农民,他名字叫李怡华,他说他经常听到他父亲一辈的讲红军在这里建立苏维埃政府,为农民分田分地,和农民亲如一家,可是国民党不放过这些好人,他们派军队消灭红军,就在我们这里的蚂蟥岗和红军激烈交火,牺牲了83位红军战士,他长大以后,就在蚂蟥岗一带寻找红军墓,这些墓是当年八步村农民在战场上寻找战士遗体时立的,都是村民认识的红军,就是曾经和他们一起建立苏维埃时认识的战士。其余不认识的战士都被拉到大坟包埋在一起了。这些战士非常青年,和八步村民关系非常亲切,他发誓要每年的清明节为他们扫墓。当时我就为这位村民的行为非常感动。

  马老红军回西安以后给我寄过两年的日历画,日历落款是西安医药总局。

  岁月沧桑,一晃30多年过去了。2020年,我们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到一起拜访八步村张怡华,他已经76岁,但是仍然精神矍铄,说起当年蚂蟥岗战斗他就情绪激昂。八步村支部书记李正林对我们说:李老真正不简单,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打扫红军墓,保护红军墓碑,保护红军文化遗产。自己掏钱修建红军路,宣传红军的英雄事迹,我们支部的同志被他的精神感动,支部决定坚决支持他,组织村民和他一起为红军坟墓除草、修路、回复红军当年修建的简易碉堡、指挥所等。

  我们同去的同志在李在林书记亲自开车、张怡华的儿子张再雄也开一辆车,在坑坑洼洼的山道上爬上蚂蟥岗。这条路就从八步村到蚂蟥岗的路,就是张怡华每天坚持不懈的一锄一锄挖出来的,30多年前我来时还是羊肠小道,沿途荆棘丛生,根本无法辨认有一条小道。一路上有张怡华老人亲自写的路标“八步村苏维埃政府”“红军路”“红军井”“当年农民夏德富被敌人飞机炸死的地方”“红军一号墓碑”“红军指挥所”“红军战壕”“红军碉堡”等,字写得歪歪斜斜,一位张怡华没有读过书,仅有的一点文化都是解放后读的农民扫盲班学习的。但是他那种执着、那种对红军的情谊确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前去参观的人。

  到山顶,见到一巨石,上书写“蚂蟥岗战斗遗址”几个字,只是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少将部长张军书写。张部长也是慕名而来的,他被张怡华的精神感动,他对他说:你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我坚决支持你的行动,有什么困难来找我。张军部长捐款5000元修建了并书写了蚂蟥岗石碑。还用篆书为八步村写了蚂蟥岗战斗遗址(见图)。

  红军坟到现在已经87年了,在这远离城市荒山野岭,在这崇山峻岭中,如果没有人为红军坟墓铲除杂草、修培坟墓,红军的墓地早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红军在这里牺牲了83人,烈士的忠骨就埋葬在这里。

  张怡华,一位78岁的老人,带领全家默默无闻的为烈士祭奠、扫墓、除草,66年如一日的坚守着红军坟墓。

  我们去拜访张怡华老人,他急切地想告诉我们,他要让这些红军坟墓重见天日,他要大家知道红军当年惨烈的战斗,他要后代人记得红军,他要大家宣传红军。他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那一代,亲自见证了红军到八步石时,成立八步石苏维埃临时政府,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翻身作主,轰轰烈烈。

  这是78岁的张怡华,他在给我介绍当年红军当时作战的情况

  完全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那个时代真令人向往啊!可惜好景不长,他们派中央军来剿灭红军和红色政权。

  张怡华说起红军与国民党薛岳部鏖战,如数家珍,他说他父亲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龙门阵,所以他一直牢牢的记在心里,红军布防的军队从马鞍腰开始一直到蚂蟥岗,约5公里的地带短阻击薛岳的九十师,主要是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撤退。蚂蟥岗指挥为营长张白涛,红军主力在百丈关受挫,几万人的部队受到薛岳军前后夹击,国民党军队空中有飞机,地下有大炮、三个凶悍之师围追堵截,妄图将红军全歼,红军处在艰难险境之地,红军难啊!父亲说我们所有的八步石人心都悬在嗓子眼上,都为红军提心吊胆的,当时为红军挖战壕的八步石农民夏德富就被飞机炸死的,我们为他立了碑的。

  惨烈的战斗在1935年12月13日打响,敌军发起猛烈攻击,马安腰阵地被敌人攻下,红军撤到花楸岗、蚂蟥岗一带,一直打到下午,张才千带领红军一师前来增援,(张才千是红12师师长,1935年5月调任红四军军部作战科科长,刚刚随军南下至川康边,正遇上蚂蟥岗战斗,张才千骁勇善战,被称为鄂籍名将)向薛岳部发起猛攻,战斗至天黑,薛岳部又增加一个师,一路从观化干鸡寺向蚂蟥岗攻击,另外一支队伍从八步石沿水井湾花楸岗攻击,形成两面夹击,想一举消灭红军,红军英勇顽强,死守阵地,当天晚上战斗异常惨烈,血花四溅,尸横遍野,红军指挥员都是能征惯战之人,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依据碉堡,居高临下,给敌人以重创,但是敌众我寡,并且武器相差太大,必须保存红军实力、保存革命的种子,张才千等指挥员决定把主力撤退,留一部分部队与敌人周旋,当然留守人员肯定凶多吉少,可是张白涛营的战士都争先恐后报名留下,大家洒泪互相拥抱,知道这一告别就是永恒,留下的部分红军与拼命战斗,阻击部队的83名年轻的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为主力撤退争取时间。

  张才千率领大部队和红一师等其他部队共3万余人从薛岳三个师部队夹击的缝隙中穿过,从大垭口处安全撤离,这一战斗是我红军指战员把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薛岳部认为他们阴谋得逞,薛岳的南北两个师还在疯狂攻击,他们组成南北夹击状态,认为他们组织的铁壁合围天衣无缝,红军插翅难飞,认为红四方面军刚刚在百丈战役遭受重创,在蚂蟥岗又全军覆没,薛岳功不可没,薛岳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完,他不知道是自己的部队在自己打自己,到天明才知道是上当。

  这一仗红军牺牲83人,敌人死亡380人。

  红军牺牲的战士由八步石水井湾的农民夏明哲、冯登银和我父亲等人自发的含着眼泪把战士掩埋在蚂蟥岗(因为是集体埋葬,坟墓较大,后人称为“万人坑”,敌人死了的尸体也掩埋在蚂蟥岗,后人称为大坟包,现有碑文记载)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忠骨就永远地长眠于此,他们的灵魂就永远坚守在我们这片土地上,难道不应该把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英勇牺牲的事迹宣扬出去?在外地的革命老区都被宣传,可是那些年有人说我们这里的红军是四方面军,不搞宣传,我们的心目中他们就是红军,就是共产党领导打天下的红军,为什么他们牺牲了就不宣传?当老张讲到这里是眼角噙泪,笔者也是热泪滚滚,他说当年他的老一辈给他们说蚂蟥岗红军牺牲时也是痛哭失声。

  

  这是张怡华老人保护起来的红军坟

  他66年来每年给红军扫墓,现在自己掏钱10万修红军墓、修路。他的努力得到文物管理所、党支部、群众的支持。成都军区联勤部长张军少将非常赞赏他的作为,亲自题字,并出资5000元建筑蚂蟥岗战役地址。张怡华当着我们的面给张才千的儿子打电话,表示坚决支持他,抽空一定回来看看蚂蟥岗遗址他小儿子是原海南军区副司令员。

  

  他家的照片

  作者曾经在几次会议上提出要表彰和宣传张怡华是事迹,要大力支持天天他的工作。

  现在国家已经决定在修建纪念馆,挖掘机、推土机在山野里日夜轰鸣。

  张怡华老人现在是八步镇老促会副会长,雨城区党史传讲员。

  

  右一为编剧、导演杨宓,右五为作者,左七为张怡华,左八左九为四川省老促会成员雅安市老促会执行会长杨承一、常务会长李毅,右7为雨城区老促会会长姚克员,左2支部书记李正林,左3雨城区党史办主任陈芬左4党委书记汪鹏

  4月27日,艳阳高照,八步镇八步村热闹非凡,由中国电影协会会员杨宓编剧、执导的微电影《星火》正式开机拍摄,剧中主要人物的原型就是张怡华,上星期举行拍摄开机仪式作者作为原党委书记被邀参加。

编辑:刘浩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