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三阳河畔,飞出扬州曲艺“领头雁”

2022/06/23  浏览量:   作者:吴建章  来源:中国老区网

书台之上,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妙说“三国”;书台之下,引领团队、薪火相传,曲苑流芳。她,就是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三阳河畔走来的姜庆玲。

儒雅大气的“女三国”

2020年9月,长三角地区曲艺精品展演在上海举行。姜庆玲一人分饰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不同角色,表演了扬州评话经典片段《三国·孔明看病》,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扬州曲艺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扬州评话更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其中顶有名的,除了《水浒》,当属《三国》。历经百余年演绎,康派《三国》和王派《水浒》双峰并峙,对评话演员的说表、才艺、演技要求极高。姜庆玲能说120天的《三国》,240个小时,200多万字,成为扬州评话“女三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1984年3月,姜庆玲考入扬州市曲艺团,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艺,得到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惠兆龙、任德坤等老师的口传心授。后拜吴派《三国》传人徐幼良为师,学习长篇评话《三国》。又拜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沈荫彭、苏州评话大师金声伯为师,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书台走来了小先生,儒雅大气的‘女三国’!”姜庆玲在兴化、高邮、镇江等地“跑码头”说《三国》,老书客们几乎场场不落。说到精彩之处,那些白发苍苍的铁杆书迷带头喝彩、鼓掌,书场内“好”声一片,掌声一片。

艺无止境,传承创新。从艺30多年来,姜庆玲不仅表演传统书目,还表演新创书目,其表演的短篇评话《刀下不留人》《一代儒将陈毅·较量》、中篇评话《玉山子传奇》等优秀作品,分别获得江苏省曲艺节优秀表演奖、江苏曲艺芦花奖表演奖、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

孜孜以求的领军人

2008年底,姜庆玲出任扬州市曲艺团团长,成为扬州市曲艺团第一位巾帼当家人。

2015年夏,扬州市曲艺团随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出访法国、意大利,连续举办6场文化交流演出,扬州曲艺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这是扬州市曲艺团成立以来第一次整团走出国门。

坚定地走出去,融入世界大舞台。扬州曲艺还先后出访过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走进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陕西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开展“江南曲美·丝路情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主题展演;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全国评书评话等交流展演活动。

育新人,出精品,走正路。在市文广旅局的关心下,姜庆玲力推团里的青年演员,赴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苏州评弹学校深造,让优秀青年演员唱主角、挑大梁。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三大曲种并驾齐驱,包伟、马伟、刘芓君、康康分别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表演奖和新人奖。

专心致志谋发展,曲艺活出“精气神”。姜庆玲参与策划、主演的曲艺作品连续获得6项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扬州曲艺先后荣获法国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奖、江苏省文华奖、江苏文艺大奖曲艺奖。

曲艺惠民的践行者

2012年,姜庆玲一改书场沿袭百年“买票听书”的老规矩,开办社区书场,选派老中青演员巡演,打造“绿扬书场”“好人书场”等品牌公益演出项目。截至目前,已在全市开设近20家社区书场,每年演出千余场次。

仙女镇禹王宫社区开设“子儒书场”以来,国家一级演员、扬州弹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志凤,著名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关门弟子任德坤,著名扬州弹词、清曲表演艺术家徐桂清,先后到场说书,把“扬州曲艺三朵花”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推动曲艺进校园、进景区,文艺惠民聚人心。在“少堂故里”宜陵镇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办扬州评话兴趣班;在瘦西湖、东关街、个园景区,一场场曲艺公益演出闪亮登场;举办“绿扬记忆”“曲唱百年”展演,讲好扬州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从梳着小辫子的樊川姑娘到国家一级演员,从扬州市曲艺团团长到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直言自己藏有一点“私心”——她多次率团走进仙女、樊川、宜陵、大桥、吴桥等镇,举办曲艺专场慰问演出。受聘担任江都区文化艺术智库专家,积极支持家乡创办杨少儒纪念馆、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纪念馆。

“江都是扬州曲艺的发祥地之一,我当鼎力支持江都创建全国曲艺之乡。”姜庆玲表示,将坚守从艺初心,传承曲艺薪火,用精品力作回报乡亲父老。

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的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

姜庆玲(左一)与谭敏、殷健表演扬州评话《三国·智激周瑜》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