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巍巍武夷魂 弯弯九曲殇

2022/09/22  浏览量:   作者:吴成钢  来源:中国老区网

武夷山风景秀丽,不仅是联合国命名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还是我国早期革命根据地之一,她是当年全国苏区里唯一的一个23年红旗不倒的典范。武夷山英雄辈出,英烈遍布,群星璀璨,其中有一对夺目的红星徐福元、徐莲娇父女,他们起身革命,信仰坚定,视死如归,把大爱献给了武夷山。

红色多面手——徐福元

青年立志 胸怀抱负

徐福元于1897年1月出生在福建省崇安县岚谷乡练边村一个富庶的工商业主家庭,家境宽裕,家产殷实。他少年时就痛恨满清皇权,向往民主共和。1911年辛亥革命,作为学生的他积极参加驱逐清崇安知县的活动。1913年徐福元中学毕业,即投笔从戎,入伍驻闽北的北洋陆军,在军中辗转十余载,擢升为军官。他目睹了军阀间相互倾轧你争我夺,逐看清了社会的黑暗,1924年徐福元决然解甲归田回到崇安。此时国共两党开展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他加入国民党,串联工友、农友,参与、组织反抗北洋政府暴政和统治的行动,成为崇安有影响的工农运动领导人。1926年10月共产党人徐履峻回崇安,希望徐福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组织更多的民众参加工农运动,徐福元决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1927年3月国民党左派发起的崇安县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徐福元参与农会领导工作并带领广大农民入会,积极在乡村成立基层农会。是年,国民党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徐福元愤然退出国民党。

铁心跟党 赴汤蹈火

1927年秋冬徐福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两次上梅暴动的策划者、组织者、领导人之一。1928年 9月威震闽北的上梅农民武装暴动打响,徐福元在西乡揭竿而起,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威猛异常,抓土豪,惩恶霸,开粮仓。上梅暴动使国民党军政当局惊恐万分,即刻派军队和民团重兵镇压。徐福元指挥民众队员英勇抗击,殊死较量。终因实力相差悬殊,上梅失守,徐履峻牺牲,暴动失败了。徐福元及其家人、家业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报复,徐福元并没有气馁,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1929年1月第二次上梅暴动再次打响。崇安大部、浦城西部、建阳北部、铅山南部纵横百余里,近万工农群众在陈耿、徐福元等人的领导下,攻村占镇,镇压土豪恶霸,推翻反动政权和组织,建立以民众会为代表的红色政权机构。成功建立了崇安东部的上梅,西部的吴三地,北部的黄龙岩为中心的三块游击根据地。

呕心沥血 倾力苏区

1930年3月徐福元任崇安县委书记。明确县委的中心工作一是巩固、扩大和保卫根据地。二是推行土地改革。三是健全区、乡、村的党组织,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四是实施政权建设,筹划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和成立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5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徐福元对苏区发展亲力亲为,倾心耕作,为苏区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兵民为本 铁壁铜墙

1930年10月崇安县赤卫总队成立。徐福元任总指挥,1932年12月崇安县赤卫军成立,任军长。赤卫队在支援、配合红10军两次入闽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4月,在方志敏等率领红10军第一次进军崇安苏区作战和1932年9月第二次进军崇安苏区作战中,徐福元率领赤卫总队在多个战斗中配合作战,他指挥若定,一身雄威,胆气过人,攻坚杀敌,战果赫赫,受到红十军领导的称赞。

1931年6月黄立贵率领闽北独立团、徐福元率领赤卫队合力攻打崇安县城,徐福元一路冲锋在前,战士们英勇杀敌,一举攻下崇安县城,歼敌200余人,缴获枪械100余支,击毙国民党崇安县长,崇安县城解放。

红色管家 “金”打细算

1931年7月徐福元任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1932年1月兼任赣东北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行长,是闽北苏区财政金融事业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徐福元上任后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建立银行基金;二是发行股票;三是发行纸币;四是制作银圆。为苏区注入了金融“血液”,打通了苏区发展的血脉。

无辜蒙冤 血洒红场

1932年开始,王明“极左”路线的“肃反”扩大化波及到闽北苏区,终使闽北红色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的徐福元也难以幸免。1933年5月1日徐福元被错误路线以“改组派”的罪名被杀于崇安红场,时年36岁,铸成了闽北革命斗争史上极其惨痛的损失。徐福元一生虽短暂,他的人生随时代变革而波澜壮阔,因斗争残酷而生死起伏,他留给后人的记忆既是最美的又是痛苦的,徐福元的精神不朽,英灵永存。

不让须眉的武夷骄女——徐莲娇

腥风血雨 生死考验

徐莲娇是徐福元的女儿,1917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崇安县岚谷乡练边村。自小跟着父亲干革命,1927年10岁的徐莲娇参加儿童团。1928年作为小暴动队员参加了上梅暴动,小小年纪就拿着梭镖和敌人面对面地战斗,经历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与死神擦肩。亲睹了父辈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震撼,立志要做像父亲一样的革命者。第一次上梅暴动失败后,徐莲娇跟着父亲在山里坚持斗争,经历了敌人封锁,天当被地当床,缺粮、无药等险恶环境的磨砺。1929年再次暴动,终得成功。

亲人罹难 生离死别

1931年徐莲娇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徐莲娇担任星村区少共区委组织部长。她积极发展团员,推动少年儿童教育和文体活动,带领青少年支红、参军。她朝气蓬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徐福元十分关心徐莲娇,传授工作经验,教她工作方法,也会谈自己早期经历,徐莲娇对父亲的认识更加全面,感情进一步加深。是年5月噩耗传来,父亲徐福元及母亲、哥哥和嫂嫂四位亲人被“极左”路线错杀。组织让徐莲娇离开革命队伍,徐莲娇向党组织表明了自己态度和决心,请在斗争中考验,徐莲娇被撤职。此后近一年徐莲娇仍然以一颗火热的心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经受住了组织的考验,再次淬炼了她的革命意志。1934年8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

中弹被俘 死而复生

1936年9月徐莲娇任邵武特委妇女部长兼青年部长。10月下旬,徐莲娇与独立师三营长率两个排40余人,从竹鸡笼出发到官溪(沙溪桥)、界守一带开展扩军工作,遭敌人包围,徐莲娇在突围中中弹负伤被俘,关押在邵武监狱。在狱中徐莲娇经受住了伤痛地折磨及敌人的严刑拷打、高官引诱、陪绑杀场等严峻考验,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她积极参加狱中地下党活动,与敌人作坚决地斗争,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气节。“七七”事变后,在党组织的营救下于1937年11月出狱。

1938年1月徐莲娇任闽北分区委妇女部长,6月任福建省委妇女部长。1939年6月调东南局学习,9月任东南局妇委工作团团长。为妇女“抗战”做贡献。

1939年7月徐莲娇被东南局确定为党的七大代表,是唯一的崇安籍代表。1940年1月离开东南局前往延安,参加党的七大。

徐莲娇心中始终装着武夷山,她青春最“华丽”的篇章在这里书写。她和父亲徐福元一样,有着勇敢坚韧,耿直率性,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血色精神。她以武夷山为傲,武夷山以她为骄。

编辑:白雨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