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甘洒辉芳暖人间

——追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荆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公安革命老区的好女儿、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会长甘辉芳

2022/11/25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驱车到斗湖堤镇大圣社区走访4户困难户,并分别送去500元慰问金,便赶往大圣社区“自强学堂”带领留守儿童开展户外活动,下午又马不停蹄赶到荆州接回她帮扶了5年的“甘儿子”彭旺。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会长甘辉芳一到周末就像一个陀螺,为公益转个不停。

次日天刚亮,她又赶到长江村,为困难儿童李司马送去过冬棉袄,又组织夹竹园镇三忠桥村“自强学堂”33名留守儿童与远在天南海北的打工父母“云团聚”……

11月19日至20日,那个从凌晨忙到深夜的“周末”,是甘辉芳给牵挂的“甘儿女”们,留在人间最后的“礼物”。因劳累过度,那条圆过多少留守和残障儿童梦想、给多少空巢和困难老人带来希望的“蓝丝带”,疲惫地悄悄飘落在初冬的夜晚。

“甘妈妈!”“甘姑娘”“甘姐姐”“甘妹妹”……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一声声呼嚎撕心裂肺!千余名“甘儿女”和百余名空巢老人闻讯痛心疾首!

荆江噙泪,百湖含悲!

5年前,她发起组建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从50人壮大到500余人。她带领会员立足公安开展敬老爱幼、扶贫济困、抗疫助学等公益活动,还积极驰援四川凉州、上海嘉定、云南勐海等地,以身作则传承公安好人精神,为公安县“好人现象”再次树立起一面旗帜。她用一个普通党员的一言一行,凝聚身边的力量,践行初心使命;她用一个普通党员的大爱大善,感染身边人,彰显社会担当。她探索出“党建+公益规范化发展”“团队+个人社会担当”志愿者协会发展新模式,最大化激发了215名党员志愿者的潜能,最大化争取有爱心的社会团体支持,最大化赓续传承“公安好人”文化精神。她用忘我无我的工作状态,用“冲在前头”“干在一线”的先锋精神,用“一帮就帮到底”的决心和“扶贫困扶自信扶自立”的举措,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共同缔造人民美好生活发光发热。她带领“蓝丝带”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公益组织健康蓬勃发展的新路子。

5年来,她带领志愿者,先后组织3000多场次爱心帮扶活动,募集资金和物资共计价值400多万元,受助对象达万余人次。作为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的甘辉芳,近年来荣获“全国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荆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荆州楷模”“最美公安人”等荣誉。

且将青春化春雨,甘洒辉芳暖人间!

“甘会长真的太累了”

“你们的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娃儿们,太萌了!”——11月19日下午4时57分。

“今天三场活动,明天三场活动,周末比上班都充实。”—— 11月19日下午5时。

“周末第六场活动,感恩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蓝丝带自强学堂的鼎力支持。”——11月20日下午2时30分。

甘辉芳的朋友圈动态永远停留在为留守儿童组织的几场公益活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句句真挚的言语,一次次温暖的互动,字里行间,图里图外,传达的是关爱,浸润的是亲情。

在孩子们心目中,甘辉芳就是他们的“甘妈妈”。只要甘妈妈来村里,就一定会有快乐的事情等着他们。遗憾的是,在连续奔波四场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后的那个凌晨,“甘妈妈”永远离开了她最爱的孩子们,再也无法赴与他们的周末之约。

“愿你一路走好!”11月21日上午11时44分,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理事罗运波向那个熟悉的头像发出一条不可能收到回复的信息。

“听说甘会长走了?怎么这么突然?”“她还跟我约好了要参加活动的……”近几天,罗运波和其他会员都接到很多询问电话和信息,每一次回复都让他们泪目。

“她是累倒的……”罗运波数次哽咽,默默翻阅2018年至今的聊天记录,在文图中缅怀战友和姊妹,真情流露感染着在场所有人。

“周末参加活动时,就听她说近期心脏不舒服,准备周一去复查的。直到出事前夜,她的心里都还装着孩子的冬衣,根本没有提到自己。”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侯永芳眼中噙泪,播放着甘辉芳给留守儿童送新衣的最后一条语音信息。

公安县急救中心二楼的一间办公室,披在椅背上的工作服,没有来得及叠的棉被,桌子还散落着没吃完的面包、三七片和没拆封的速食馄饨。一切陈设都如往常一样,唯独缺了主人的身影。公安县急救中心负责人张平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悲伤地说:“共事7年,我知道她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她每天7点50分左右会准时到达单位。当天,我们约好去县委办事,可是她却一直没有来。7点53分,我发微信没回,打电话也没接。”

张平心里泛起一丝凉意。这几年,甘辉芳的身体一直不好,担心她出现不好的状况,于是,当即让刚下夜班的同事到甘辉芳所在小区了解情况。同事发现她的车在小区,家里的电话也在响,可就是无人接听。电话联系其远在深圳的丈夫吴刚,问到门锁密码后,同事一进门,发现甘辉芳的身体已经僵硬……

“甘丫头比我亲生女儿还亲”

11月22日,公安县殡仪馆君子兰厅,两侧花圈林立。孤寡老人、困难学生、受助家长、志愿者、同事、行业代表及社会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灵堂,送甘辉芳最后一程。洁白的菊花、盈眶的泪水,寄托着家乡父老对“公安好女儿”甘辉芳的深切哀悼和无限缅怀。

“甘丫头每次来看我,都一头扎进我怀里,问我好不好、暖不暖,可是我的姑娘不在了……”失独老人谭永香和老伴刘勇跪倒在灵堂最前面泣不成声,他们“责怪”甘丫头抛下了二老,让他们再次体会了失去儿女的痛苦。

4年前,家住石桥社区的谭永香独子不幸去世,她本人又查出癌症。甘辉芳通过公益家访得知后,便经常组织志愿者上门照料、耐心疏导,并细心地记下了二老的生日。此后,每个特殊日子,无论多忙、无论多远,甘辉芳都会赶回来陪伴老人。在谭永香看来,甘丫头真正把烛火点亮到了他们的心里,也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寄托。

“甘丫头比我的亲生儿女还亲,经常给我送钱送物质,还给我剪指甲、理发,一点不嫌我脏。”90岁的陈爹爹不知道甘辉芳离开的消息,逢人便夸甘丫头的好。

和甘辉芳结缘前,他一直独居在长江边的木棚里,过着没有电没有水、拾荒为生的生活。由于种种缘故,老人没户籍不能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生活过得异常艰难。甘辉芳了解情况后,耗费一个月时间,帮老人解决了户籍问题,找了房子,老人被纳入国家城乡特困养老保障范围。

“我有直肠癌,往后都是顺头路了,我真想代替她啊!”78岁的老人刘泽洪一大早从夹竹园镇赶来,哭着说:“我的孙女没有‘妈妈’了……”

“甘姐姐,我一直说要加入协会的,你还没同意,怎么就走了……”从抵触社会到主动融入团队帮助他人,云贵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梦想是成为“蓝丝带”的一员。

“甘妈妈,高中毕业时,你说我是‘蓝丝带’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叮嘱我要把这份大爱传递下去,你还没有看到呢!”大学生晓雯因疫情防控不能及时回家送甘妈妈最后一程,伤心不已。

“甘妈妈,我们约好了下周一起吃饭的,你怎么爽约了呢?”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甘儿子”段朝阳,怎么也想不到,因为心疼“甘妈妈”太忙而推迟的“晚餐”,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

老人呼唤的“甘丫头”,受助家长口中的“甘姐姐”,孩子心里的“甘妈妈”,都是公安县急救中心工会主席、“蓝丝带”发起人甘辉芳。一声“妈妈”,甘辉芳便倾尽所能用瘦弱的双肩扛起所有的责任;一声“丫头”,让众多老人重新尝到了家的温暖,享受到了子女在侧的温暖。

甘辉芳热心做公益,源于她在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学习时的一段经历。因家境贫寒,她常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时任副校长甘力行知情后,资助她完成了3年学业,也在她心灵深处播下了大爱的种子。

2017年初,甘辉芳汇集公安县内志同道合的50名爱心人士,注册成立了“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甘辉芳带领“蓝丝带”活跃在群众身边,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组织公益活动,常年奔波在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路上。她视孩子为己出、视老人如父母,让鳏寡孤独者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她先后组织3000多场次爱心帮扶活动,募集资金和物资共计价值400多万元,受助对象达万余人次。

在别人看来,做公益太辛苦,甘辉芳却甘之如饴。她曾说,“蓝丝带”是一条爱的纽带,是汇聚社会爱心力量帮扶弱势群体的渠道,更是困境家庭“希望”的守护者。

“甘会长的偶像是刘德芬”

从最初的50名志愿者发展到500余名志愿者,从爱洒公安到情续四川凉州、上海嘉定、云南勐海,甘辉芳带领“蓝丝带”始终用行动传递光和爱。

“凉山有个布拖县彝族村,那里属于高寒地区,孩子们需要厚衣服取暖,也需要课桌写作业,希望协会能提供帮助……”2018年,网名叫“竹青”的驻村干部,通过网络向甘辉芳发来求助信。

得知大山里孩子们的困境后,甘辉芳迅速向县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股进行汇报。得到肯定答复后,又立即制订详实的帮扶计划。

几千件冬衣、几千册图书、几百件玩具,价值2万多元的课桌椅……2018年5月12日,“蓝丝带”与公安县实验小学共同募捐满满5大车物资,不远千里送到了大凉山孩子们手中。

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甘辉芳一直和“竹青”保持紧密联系,对大凉山300多名困境儿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跟踪服务,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看到他们趴在新课桌上写作业,穿着暖和的棉衣挤在一起看书,用彝语在视频里高喊着“卡莎莎”,看到那一张张小脸透着欢喜、满心都是真诚的感谢,甘辉芳爱上了这群孩子,决定亲眼去看看。

2021年5月,甘辉芳来到布拖县乐安镇补莫村小学看望在校师生。全校师生夹道欢迎,她受到了来自大山深处最真诚、最质朴、最高规格的礼遇。甘辉芳了解到,该校因资金短缺,在建操场面临停工的情况时,当即现场捐赠善款4万元,帮助学校学生改善学习、生活条件。补莫村小学陈校长感激地说:“这钱来得太及时了,有了这笔善款,不到两个月,学生们就可以在球场上踢足球了。”

“小芳阿姨,甘妈妈是不是生病了,我很担心!”11月21日下午3时,来自大凉山的孩子马产么呷牛给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侯永芳发来信息求证。侯永芳忙于甘会长的后事,一直没忍心回复孩子。

“甘姐姐,在你的帮扶下,果果学会游泳、能做家务了,可你却再也看不到了……”罗琴带着9岁的女儿跪在灵堂前,向甘辉芳述说发育迟缓的女儿的点滴进步。

力量越强,责任越大。今年以来,作为湖北省“亲情连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三个试点县之一,公安县着力打造“安字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依托“8+N”志愿服务队,整合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等多方力量,开展“亲情连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搭建服务“一老一小”的连心桥。

今年2月,蓝丝带志愿者协会负责的“自强学堂”项目正式开启。“蓝丝带”将服务重心向最基层下移,侧重对儿童自我能力建设的提升,弥补家庭教育能力的不足;创新通过“协会+站点+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育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辅导、安全教育、自我认知和亲情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每个周末,只要协会开展活动,孩子和家长们就会早早等在村口,有的帮忙签到,有的负责打扫卫生,有的找“甘妈妈”谈心请教学习上的问题……

“自强学堂”项目开展以来,许多留守儿童在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走出了心理阴影,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成绩,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11岁的李同学,家庭困难,性格孤僻,甘辉芳经常找他谈心,在“自强学堂”的每次活动都邀请他来参加,现在小李同学变得非常活泼,和甘辉芳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留守儿童小龙,志愿者第一次见到他时手臂上刺满了纹身,一谈到他爷爷就直摇头,为了打开孩子心结,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的专业心理老师隔几天就到家里陪他,交心谈心,让他从一开始抵触参加“自强学堂”到后来积极参与,并洗掉身上的纹身,孩子们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

目前, 公安县9个“自强学堂”共开展189场次“安字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惠及542个儿童。

“甘会长的偶像是刘德芬,她希望能用实际行动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理事罗运波说。

一个典型,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飘扬在公安的“群星”,像一把把火炬,照耀并温暖着公安这个充满爱的家园。

“我身体是铁打的”

甘辉芳的抖音签名:“做能做的事,发能发的光。”她的抖音头像是“人民至上”四个字。

自2013年7月加入党组织以来,她就一直秉承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今年6月,她作为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代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一个党员就是群众心中的‘一面旗’,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她要求自己做到“三个出来”,即平常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能冲得出来,危难时能豁得出来。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消毒水告急”!2020年疫情期间,拖着伤腿的甘辉芳和蓝丝带会员们接起为后方转送物资的艰巨任务。在一线战斗的两个月里,她清晨出门、深夜回家,没有吃过一顿安逸饭,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整整瘦了16斤。

2019年3月,甘辉芳在帮助留守儿童的途中,不慎跌下陡坡,膝盖严重摔伤,左腿中植入了钢板。转运物资时,急性子的她顾不上自己的伤腿,一件件往车上搬笨重的物资。有一次,他们3个人、两辆车,拉回了17000个口罩、300件防护衣、10件消毒液、50桶消毒粉。

一次搬货时,甘辉芳突然晕倒在路边。同伴把她摇醒,才知道她多年未犯的低血糖毛病被引发了。她吃了几颗随身携带的糖果后,没多休息,又开始搬货。志愿者担心她的身体,她却轻轻一笑说:“我是运动员出身,身体是铁打的。”

甘辉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2020年6月,为充实民间救援力量,筑牢应急救援防线,“蓝丝带”响应公安县委、县政府号召,招募50名年轻会员成立应急救援大队,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2020年7月,玉湖水位达38.03米,超保证水位0.23米。玉湖告急!40名蓝丝带应急救援队员组成的突击队到场支援。400方土方、10方黄沙、60方碎石,总袋数近4万袋。鲜艳的党旗在玉湖堤防上飞扬。
 

老人的生日、孩子的衣服、协会的项目、交办的任务……单位和协会大大小小的事务太多太杂,甘辉芳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公安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宣传委员董浩动情地说:“人的心很小,心脏就像拳头那么大;她的心却很大,不知道是怎么能装得下那么多人、那么多事的?”

“我每年给她寄回的十几万块钱,她都贴在公益活动上了。明知道这几年身体不好,却偏不听劝。我和姑娘不知劝了她多少次。”丈夫吴刚说,这几年,特别害怕接到甘辉芳同事的电话。他知道,只要来电,就表示妻子出了情况。“只是,我没想到,这次的情况比我想象更糟。”泪水,在吴刚眼眶里打转。

近些年,甘辉芳身体亮起红灯,不断发出警报,每年都要住院:2018年,肠梗阻;2019年,腿摔伤;2020年,取钢板;2021年,脑梗;2022年8月,心梗。

“夏主任,明天下午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这3个月基本没有不适,今天早上有3次不舒服,就十几秒,没有当时发病那么重。”这是甘辉芳手机发出的最后一条短信。

甘会长走了!但你仍然活在留守儿童的睡梦中,你仍然活在空巢老人们的牵挂中!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