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永葆军人本色 矢志老区振兴

——记海安市俞万家庭农场负责人退役军人于清荣

2023/06/08  浏览量:   作者:杨婧 韩春颖  来源:中国老区网

于清荣,是海安市高新区隆政街道联合村俞万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一名退役老兵。在部队上,他是优秀士兵。退役后成为一名推动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新农人。在产业发展路上,他永葆本色、不忘初心,以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不畏艰难的钢铁意志、携手共富的大爱之心投身老区建设,矢志乡村振兴。

图为海安市俞万家庭农场农场主于清荣正在田间地头抢抓农时,操作农机收割小麦。

永葆军人本色   牢记老区情怀

于清荣,出生于革命老区海安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耕耘在海安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然而一家人洒尽汗水依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贫苦日子。直到共产党来了,领导农民减租分地,穷苦的生活才有了转机。后来党在他的家乡建立红色根据地,做军鞋、送军粮,一家人支持革命心向党。

于清荣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武工队深入匪穴锄奸惩恶的英雄故事,讲述人民军队为乡亲们挑水、拉犁、抢收庄稼的爱民举动,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植下对党的爱,对人民军队的向往,默默下定决心,长大后也要成为一个革命军人,做一个服务家乡人民,贡献家乡建设的人,为老区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0年,21岁的于清荣应征入伍,如愿以偿穿上了绿军装,圆了他长久以来的军旅梦。在军营里,他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先后获得连嘉奖和优秀士兵的荣誉。

几年后,于清荣退役回到家乡。回乡后的于清荣脱下军装,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成为家乡土地上的一名新农民。

躬耕于老区田野的于清荣,渐渐发现家乡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家庭子女外出打工,只剩下年老的父母在家耕种,劳力不足,生产水平不高,导致粮食产量上不去。有些家庭子女在城里工作,定居到了城里,父母也随子女到城里生活,老家的承包地即使不抛荒,耕作水平也不高。不少耕种困难的乡亲找到他,希望他帮助耕种。就这样,几年时间他渐渐收拢了十几户农户的几十亩土地。

走在家乡的田埂上,于清荣看着零零碎碎的小块土地上辛苦劳作的老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庄稼长势良莠不一,心里很着急。他想着,如果能成片耕作,不仅可以实行机械化作业,很多新技术、新品种也能得到推广。他更明白“无粮不稳”的道理,深知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家乡的土地上种好粮,不仅可以推动老区发展,带动乡亲共同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打下的粮食进入国家粮库,保障战士们的吃饭,也是支持祖国的国防。但家庭作业式的小块土地耕种,不仅费工费料,也不利于大型机械操作,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现代化的羁绊,长此以往,必将迟滞农民增收致富的脚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经过一番思考,于清荣下定决心,着手创办规模化生产的家庭农场。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里人后,得到了妻子及父母的一致支持。这个决定也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那些缺劳力、少技术的家庭更是举双手赞成。

于清荣的老家过去是串场河边上的一处水湾,叫做“俞湾”,于清荣就是喝俞湾的水长大的,儿时就在俞湾捞鱼摸虾,浓浓的家乡情结,他给创办的家庭农场取名“俞万”。为什么用“万”不用“湾”呢?他心里的梦想就是农场将来能够发展到万亩规模,帮助到万名乡亲致富。即使到那时,也不能忘了自己姓什么,从哪里来,不能忘记自己生在老区长在老区这个根本。

困难面前展现不畏艰难的军人品格

“创业好比针挑土”,于清荣从亮出“俞万”品牌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准备。

办家庭农场,最难的是土地流转。但在“俞万”,土地流转,从开始的几百亩,到今天的一千六百多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于清荣解释这是因为老区人民思想觉悟高,但凡是党和政府积极推进的,家乡人民一定会全力支持,而且乡亲也从自己的耕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农村要发展,农业要现代化,农民要致富,靠小家小户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思想上通了,土地流转就不是难题了。更令于清荣感动的是农场已经流转到的近两千亩土地里面绝大多数是乡亲们找上门主动要求流转的。用乡亲们的话说,把土地交给当过兵在部队锻炼过的于清荣,放心、安心。

是信任,也是重托。于清荣知道,乡亲们把土地交到自己手里,既要保证农场的发展,更要保证群众的收益,在农场经营上就要花心思、动脑筋、想主意。

怎样在同样的土地上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呢?靠传统的老一套耕作方式肯定不行,必须尽快熟悉农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掌握规模化农业生产的管理办法。

当时已经年近40岁的于清荣一方面拜师学艺,一方面买来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的书籍自学。县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得知于清荣的学习要求后,主动派来农技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

图为在联合村农忙小麦收割时,农机突发故障,新农人于清荣正在紧急维修农业机械,并做好检修工作,确保机械达到最佳技术状态和作业能力。

农业新技术,不仅是学习,更在于敢于探索应用。有一回,一位留洋海外的专家向于清荣介绍了国外正在研究并已经取得积极成果的一项水稻种植新技术,即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对水浆管理,达成对化肥和农药的“零”施用,从而优化土壤结构,提升稻米品质,生产有机农产品。于清荣被这一技术吸引了,但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都认为这一技术不可能实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农药“零”施用,还长什么粮食?行与不行,总得试一试。他按照专家介绍的技术要领,在十亩地的水稻田里进行了试验,获得成功。通过对稻田水供给的精准控制,肥料和农药的“零”施用,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稻米品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效提升生态效益。

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农业难,农民苦,问题在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于清荣从小就懂得的硬道理,于清荣把毛主席的这句话写在农场车间最显目的一面墙上。

图为海安市俞万家庭农场墙面上标注的农业金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于清荣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含义,并付诸实践,采购现代农业机械,学习先进农业知识。

农业机械很多,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一台机器就是一个复杂的联合体,要使用好这些机械,不仅要弄清楚全部机械原理,还要学会驾驶操作,坏了要知道是什么毛病,简单的故障要能够在田地里现场解决。这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的于清荣来说确实很难。但这并没有难住当过兵的于清荣,他说,在部队里面拆卸装配各种类型的枪支,维修各种设备,不都是自己刻苦钻研后熟练掌握了嘛。只要继续发扬铁军精神,就能够克服技术难题,掌握新型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

每一台农业机械购买之前就向厂家索取详细的技术资料,并向厂方技术人员请教学习,熟悉了机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性能之后,才会购入。机器到家之后,他要爬到机器上,从里到外与厂方提供的说明书一一对照,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直到熟悉整台机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性能。

新的农业机械,往往是与新的农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在引进一台新型插秧机时,随同新农机的使用,“宽窄行”和“侧深施肥”两项新技术将同步推广实施,“宽窄行”增强了田间通风透气能力,凸显边际优势,提升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侧深施肥”不仅可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效用更精准,肥力更持久。

农业机械操作有专业的农机手,一到大忙季节,所有的农机几乎需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换班休息的时候,于清荣就是时刻准备上岗的那一个。因此,于清荣学习并掌握了农场每一台农业机械的操作,场里所有的大型机械,于清荣都能上手作业,用他的话说,“就如同部队指挥者对每一个哨位的熟悉一样,农场负责人就应该掌握每一台机械的操作。”

于清荣正是在不断学习和大胆探索中,初步掌握了现代农业企业的管理,熟悉并使用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了解并能够操作各种常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为新农人的退伍军人,在农业发展中成为行家里手,荣膺江苏省“苏米工匠”的光荣称号。

图为俞万家庭农场的部分农业机械,农场主于清荣购置各种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科学种粮获得产量效益双提升。

以大爱之心携手村民共富裕

随着农场发展步入正轨,经济效益也有显著提升,于清荣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只有乡亲们都富裕起来了,老区发展、乡村振兴才能成为现实。

从农场创办的第一天起,于清荣就把村组的乡亲聚成一个团队,目标脱贫致富,吹响冲锋号。他在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产业帮扶带就业。在老区农村,只要有工作、有收入,就不难实现致富目标。于清荣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家庭农场为阵地,吸纳周边村民,参与农场生产和管理,让村民像城里工人一样每天上下班,每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农场现有职工中,40%是家庭发展相对滞后的群众。

科技帮扶助发展。农民致富难,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耕作技术的落后和思想观念的陈旧。于清荣来自农民,了解农民,他知道村民存在的思想顾虑,以农场作为新技术新产业的普及发散点,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以生产示范作引领,对周边农户开展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农户素质,让他们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身作则做给群众看。“暗室催芽”、“综合防治病虫害”、“侧深施肥”等农业种植新技术都是在于清荣的积极推广下获得普及的,周边很多群众利用新技术种植,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经济帮扶暖人心。于清荣经常说,老区发展如同野营拉练,有一个掉队,都不能算完成任务。军人出身的他坚守“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乡村振兴一户都不能落”的信念,对于既无劳力就业,又缺乏产业发展基础的困难群众,直接施以援手,开展经济救助,让困难农户和困难学生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温暖。多年来,俞万家庭农场坚持每年对建国前老党员和退伍老军人送去春节慰问,为留守儿童发放学习用品,对生活困难家庭的寒门学子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近几年来,他贡献的解难纾困资金累计达50多万元,帮扶群众146人次。

于清荣承包了一片鱼塘,鱼塘里收获的鱼虾,于清荣都会分送给附近村民,从来没有向市场出售过一条鱼、一斤虾。农场不远处,住着一位无儿无女的老退伍军人,于清荣不仅给他送鱼虾,还不定期给他送油盐米面。老人腿脚不好,院子平整度不够影响老人散步走路,于清荣马上拉来黄沙石子,帮他给场院铺上了混凝土。

图为南通市老促会领导调研俞万家庭农场产业发展情况,于清荣向老促会领导详细介绍农场工作及产业发展现状。

图为于清荣接受本文作者采访,分享艰苦并精彩的创业发展经历及心路历程,表达自己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对农业的热爱、对老区发展的热心。

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于清荣在新农人的位子上趟开了一条新路,闯出了一片新天地。2020年,于清荣光荣当选海安市人大代表,同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是荣誉,更是责任。于清荣懂得,老区发展、乡村振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新农人接续奋斗、不懈努力。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于清荣表示,今后必将继续以不改的初心,不褪的军魂,勇当老区发展的尖兵、乡村振兴的标兵,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排头兵,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图为海安市俞万家庭农场负责人于清荣

编辑:韩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