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缅怀中共吴川县支部首任书记陈信材

2023/08/07  浏览量:   作者:吴康苏 伍超  来源:中国老区网

陈信材,又名陈柱,字福廷。1899年6月15日出生,广东吴川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吴川县支部第一任书记,吴川县农协筹备处副主任。他从入党之日起坚定信念,听党的话,跟党走。1927年“四•一五”事变后担任南路农民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南路特委委员,参加过南路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处理解放海南岛善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区航务局副局长、广东省内河管理局局长、广州港务监督第一副监督长以及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1967年7月25日病逝于广州。

陈信材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危不二其志,险易无革其心”。在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遭受多大挫折,始终坚定信念,紧跟共产党走,对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渝,对人民赤胆忠心。

一、确立信念,组建吴川县党组织

陈信材1925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三连任少校连长、代理营长,驻防广宁县时曾支持农民运动,收缴镇压农军的保安团的一个中队的武装;后得到在那领导农民运动的共产党先驱黄学增赏识,从此与黄交往甚密,听黄说了许多革命道理,开始对农民运动发生兴趣,对党有了认识。1925年10月黄学增任中共南路特派员,来南路开展革命活动。同年,陈信材辞去军职回乡办理父亲丧事后,接受黄学增邀请,在吴川县开展农民运动,12月经黄学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吴川县最早一名党员,确立共产党信念,从此他一生跟党走。

此后,陈信材留在吴川梅菉办事处参与南路特委的领导工作,成立了吴川县国民党党部改组委员会,陈任主任;并秘密发展陈克醒、易经、易志学、李士芬等入党参与了农民部工作,后来在黄坡又发展党员,并成立支部,陈任书记。

1926年冬,中共吴川县支部发展党员达100多人,支部改名为特支(特别支部),陈信材为书记。后来随着党员队伍壮大,特支下属发展到5个支部。

大革命时期,中共吴川县特别支部主要依靠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特支书记陈信材认为:农民运动的发展,必须发展农民武装,于是在1926年冬陈信材把掌管的公枪6支和白银400元交给李士芬组建农民自卫军,支持各地开展反“三捐”斗争,发展党组织,在南路产生较大的影响,推动了附近县区农民运动的开展。就是这样一支300人左右由党领导的农民自卫军,与驻梅菉的国民党邱兆琛团部多次在振文斗门、山圩、实业岭交战,多次挫伤邱部,这支武装在1928年11月李士芬牺牲后仍坚持到同年底。

1927年4月,陈信材和梅菉驻军、上层关系密切,四•一五政变的前夕,梅菉驻军第十一师政治部代表梁应能获知国民党反动清党计划,派人到黄坡告知陈信材,陈把身上仅有的4毛钱交给李子安,并派他即时赶赴梅菉设法向化州、茂名、电白等地党组织通报,使这些地方党组织在敌人行动前已撤退掩蔽,没受多大损失。同时通知各县党组织负责人到赤坎开会商讨对策。

1928年12月中共南路特委机关在广州湾遭破坏,南路特委主要领导人黄平民、朱也赤等惨遭杀害,南路一片白色恐怖,南路特委与设在香港的中共广东省委失去联系。

二、坚定信念,找党十年

陈信材没有被敌人的屠杀吓倒,积极为党工作,积极外出找党。为了前往香港寻找党组织,毅然卖“猪仔”去南洋,拟在香港逃跑出来寻找组织。在香港挣脱魔爪后,浪迹码头、街头,历尽艰辛,未能如愿。劫后余生的陈信材,毫不气馁、毫不灰心,与彭中英转移到硇洲岛开展渔民活动,组织渔民协会,发动渔民罢工,与渔霸的残酷剥削作斗争。国民党当局对陈信材恨之入骨,下令通缉,陈信材辗转徐闻,进入黔桂,经贸为生,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0年冬,陈信材、彭中英在硵洲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吴川县政府发现,被迫承坐卖鱼汁船离开硵洲,转移到徐闻县,得到徐闻县长姚之荣(曾任吴川县县长)的资助,再转到云贵等地,以经商作掩护,继续寻找党组织。

1937年冬,与广东省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原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委员彭中英、陈信材赴武汉八路军办事初找周恩来(周因事去了重庆)未果。根据中共长江局的指示,从武汉回南路吴川梅菉,与肖光护取得联系。

三、听党指挥,甘当配角

1939年夏,香港回国服务团副团长黄秋耘主动找陈信材谈话,并嘱按要求写十年自传,上交周楠。同年秋,周楠赴梅菉,为陈信材恢复组织关系,虽从原来的组织“主职”变成“配角”,但陈服从党安排,顾全大局,乐观地为党工作。

为做好抗战基础工作,1939年春,陈信材回到石门乡泮北村动员本村群众拿出族中祖尝,取泮北村始祖遗风之名,办起了遗风小学,成为高雷工委交通联络点(也是中共南路特委后期办事处和抗战指挥部)。

1940年,陈信材与国民党原吴川县长、原十九路军一二二旅副官长李志毅联系,委派共产党员到李志毅村钓矶岭小学任教,同年派出共产党欧诗帆、陈俊德先后任校长;1943年春派出共产党员吴勃任校长、共产党员李卓彬任教导主任;先后策反收编李志毅和李雄为我所用,成立粤桂边游击四团吴川独立大队,李雄为大队长,李卓彬为教导员,吴勃任连长,成为抗日重要力量。

陈信材还办起廉江良垌白鸽港新民小学,成为党重要交通联络站。

抗战初期,陈信材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回南路加强和原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张炎的联系,协助张炎开展抗日运动。参加张炎在高州红花庙组建的抗日乡村工作团,吴川工作队60人,陈信材为队长。抗日团队在高州培训结束回到梅菉后,陈信材根据党的意见,创办《南声日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他任社长兼总编。为筹集办报经费,陈信材多方筹集5000多元,并从妻子黄淑娴手中取出一些陪嫁金饰变卖作经费,还从其弟陈寿拿出光泽800元办报,报纸日发行量一般3000多份,有时多达5000份。向雷州三属、高州六属和广州湾发行。

1941年至1942年,陈信材又筹款交赵世尧在广州湾创办《青年导报》和《南路青年》等抗日报刊。此外,还交杨子儒100元作为训练木偶戏班费用,由杨子儒、孙文山、袁俊元集中吴川30个木偶戏班进行训练,后深入吴川乡村,演唱革命歌剧,传播革命真理,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妥协阴谋,唤醒人民大众,使南路地区尤其是吴川具有较好的抗日群众基础,推动了南路人民抗日救国运动,南路的抗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1943年春,雷州半岛沦陷,中共南路特委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依然肩负起武装抗日的历史使命。当时,在广州湾工作的一些党组织负责人撤到陈信材的家乡白鸽港村,带头发动群众武装抗日。陈信材在本乡21条村庄组织起200余人的武装,并动员其弟陈寿捐出私人步枪10多支、手枪7支,购置1挺机枪,充实了队伍的装备。

这支队伍后来在石门、钩镰岭等地抗击日伪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陈信材还在吴川和廉吴边区先后建立了抗日联防区、抗日联防队,这些武装力量后来成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川和廉吴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倾注了陈信材不少的心血。陈信材卓有成效开展革命工作,为南路党组织的巩固、发展提供了保障。

1944年10月,中共南路特委在低岭召开各大区领导人会议,传达南方局指示,组建革命武装,陈信材参加会议并负责传达给张炎。1945年1月9日陈信材参加张炎将军策划武装起义会议(史称7人会议)时是中共代表之一。1945年1月14日支持张炎、詹式邦率部攻打国民党吴川县府所在地塘缀,攻克县府,活捉县长邓侠。

1945年2月,国民党集中兵力进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我主力部队在廉西遭到重大损失,南路革命形势暂处低潮。黄景文领导的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二支队与兄弟部队组队西征,陈信材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敌工科长。国民党反动派对陈信材极端害怕、恨之入骨,放火烧了陈信材的家及其创办的新民小学,洗劫白鸽港村。

但陈信材并没有被吓倒,继续为党忘我工作,在香港与张炎遗嬬郑坤廉共同创办南光中学,安置撤港的革命同志,培养教育青年;开办南方贸易公司,为党筹集经费;利用“马士弼”轮运送药品到越南给转战到那里的武装部队,传达上级指示,安排伤病员赴港就医;还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华中轮”护送爱国民主人士赴解放区,准备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3月,陈信材因故不幸被香港当局拘捕,后由党组织保释候审,革命干劲丝毫没有削弱,仍投身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中。

解放后,陈信材不居功自傲,每次工作岗位改变,他都服从组织安排,从来没有讲价钱、提要求,工作中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勤于政务,团结同志,顾全大局,为同志们树立了榜样,在同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信材患病住院,身体极度孱弱,但他对自己的病情考虑得很少,较多的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始终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信党的领导,坚信革命真理;保持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病重卧床不起时仍要陪伴在身边的孙子建亚、朝捷、小然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给他听,并教导去医院探望他的同志要相信党,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现在这种局面不会太长.....要相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实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陈信材的经历展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是满腔热血,矢志革命,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己的初心,永远跟共产党走,革命到底不回头。今天,我们传承陈信材的革命精种,鼓励更多人爱党爱国;传承陈信材的革命精神,使更多人忘我工作,更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辑:周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