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情系家乡 回报老区——记谷城县南河镇汉峰村籍在外创业有成人士李湘强

2023/09/08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李湘强,男,汉族,生于1977年农历7月24日,初中文化程度。南河镇汉峰村一组是他的老家、第一故乡;2001年农历1月8日迁居城关镇柜门关村居住,成为他的新家、第二故乡。他土生土长在汉峰村一组“清潭(檀)沟”李家大院。据介绍,“清潭(檀)沟”因有一股常年流出的泉水而形成“一潭清澈见底的水井”供全组人畜饮用、且离水井不远处生长有“古檀(楠)树”而得名。汉峰村和相邻村三岔村曾是土地革命时期以薤山为中心的谷城南河流域重要的红色革命老区,1931年10月两个村的村域内曾分别建有张坊、溜石两个乡苏维埃政府。


2023年8月22日,李湘强(左二)特邀县老领导、县老促会副会长易永安(左三),县林业专家、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陈必华(右三),县老促会秘书长彭有国(左一),资深林业工作者可胜利(右一)、郑光勇(右二)实地考察古紫楠树


李湘强(左)、郑光勇(右)与古檀树

李湘强的父亲李荣成当兵8年复员后曾任汉峰村党支部书记多年。其父亲李荣成、母亲阮家芝共生育4个孩子即李湘斌、李湘国、李湘强、李湘忠4个儿子。李湘强排行老三,因出生时长得“排畅”被取乳名“狗犬”,长大后乡亲们习惯地称他“李老三”。他有良好的家教和情商,有山里娃子的厚道和朴实,有冲出大山的胆量和勇气。

2006年以后,他在乡亲前辈的帮助下,一步步在山西省吕梁市几个地区站稳了脚跟,一直从事石料开采加工业,常年带领近百名南河流域乡亲共同外出务工致富,创业有成。2009年以来,他情系家乡,致富不忘回报乡亲、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回报老区,积极为老区人民建言献策、办实事、办好事,成为远近有名的“新乡贤”。

为解决汉峰村乡亲们的行路难和发展经济难的问题,他于2016年用自有机械开山劈路折合投资30余万元,将通往老家一组的2公里多羊肠小道扩建成石子路面;近两年他又投资6万元联合县交通部门、镇政府、村委会投资把该路段1公里修成水泥路面;他还投资20多万元把石子路修到李家大院“古檀(楠)树”所在地,为开发老家民宿和“古树清泉”小型旅游景点打基础,实现了他儿时“把小车开到家门口的梦想”;他还投资20余万元栽植杉树、核桃树,发展林业经济,涵养水土资源;近几年他还投资为城关镇柜门关村第二故乡修路、修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李湘强修到李家大院“古檀(楠)树”所在地的石子路

位于谷城革命老区重点村——汉峰村和三岔村交界处的“松树桠子”,因有“古松”而得名,省内外不少游客群众慕名前来景仰。为助力南河镇发展全域旅游、保护“古松”,形成南北公路沿线“松树桠子”景点,他于2009年出资建起了“旺松亭”、步行道、安全护栏等基础设施。前几年,鉴于“古松”枯萎的实际,他将“古松”旁边一棵树形非常相似、树龄近30年的松树作为“古松接班松”,砌围栏、确定专人进行培育保护。

2023年8月8日,李湘强在枯萎的“古松”前向湖北省观赏石协会顾问、《湖北画报》特聘摄影师李念介绍“古松接班松”

李湘强与“古松接班松”合影

2022年以来,他助力老家开展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出资开展环境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松树垭子”公路两边山体存在的安全隐患,他和老乡、本家叔叔李井国(系李雨山、丁良菊夫妇之子)商量消除这一隐患,决定捐资在老家村出口的“松树垭子”建成一座“玻璃栈桥”,与过去建设的基础设施相配套,打造成南河全域旅游“松树垭子”新景点,供父老乡亲和外来游客游玩打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村党支部村委会及乡亲拥护,得到镇委镇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县老促会等领导支持,鼓励他们把“玻璃栈桥”建成助力老区发展的“振兴桥”“景观桥”,以此引导更多的创业有成人士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回报老区。2023年5月9日(农历三月二十日),“松树桠子玻璃栈桥”捐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在开工现场,李湘强饱含深情地说:“汉峰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非常热爱我的故乡,我书读的不多,没有花言巧语,只爱踏实做人做事,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恩,我都会尽力回报父老乡亲!这个小型项目由我和老乡、本家叔叔李井国共同投资四、五十万元,按施工图纸自建,建成后捐赠给汉峰村民委员会。”

李湘强、李井国捐建的“汉峰旺松红桥”

2023年8月8日,李湘强(左)特邀南河人、县老领导、县政协原副主席帅启耀(中),南河人、县乡村振兴局一级主任科员、县老促会秘书长彭有国(右)参观“汉峰旺松红桥”

经过紧张施工,2023年9月8日(农历7月24日)该工程宣告落成,成为南北公路上一处小型标志性建筑,架起了革命老区人民的“连心桥”,命名为“汉峰旺松红桥”。该工程还将进行配套建设,实现“绿化亮化、更加美化”!

(谷城县老促会   彭有国/文 李 念 王金文/摄)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