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深切怀念离休干部、感动茂名人物梁基毅先生

2023/10/12  浏览量:   作者:茂名市老促会副秘书长:林保  来源:中国老区网

2023年10月6日正午,原茂名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茂名市老战士联谊会秘书长梁基毅先生,因病在茂名中医院逝世,享年93岁。噩耗传来,茂名市老促会、茂名市委外事办、市老战士联谊会的同仁们无比悲痛,深切哀悼。此时此刻,与他相识相交30年的往事,尤其是他在茂名市老促会、茂名市外事侨务办、市老战士联谊会期间筹管好扶贫慈善基金、引进改良三华李种植、用离休工资实施奖助学的事迹,仍历历在目。

图为梁基毅先生为信宜老区钱排镇引进改良发展三华李种植取得显著成效,如今钱排镇三华李发展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而感到欣慰
 

全心筹管好扶贫慈善基金

梁基毅先生自任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分管老区基金和扶贫基金工作20多年来,注重多方筹集、管理、发展壮大扶贫慈善基金。在筹集扶贫慈善基金上,梁先生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对于过去认识的港澳界的老相识、老亲友,他主动约请、拜访,为筹集扶贫慈善基金当好宣传员,对爱心人士的捐款多多益善、少少无区;对于老亲友介绍认识的新朋友,他也不厌其烦地介绍老区、扶贫慈善基金的宗旨和无成本管理的办法,使人相信茂名市老区基金和市扶贫基金是全国最好的基金。梁先生还负责制订成立冠名老区、扶贫基金的规定,对捐款20万元以上的,以捐款人姓名建立老区、扶贫基金;对捐款200万元以上的,建立冠名基金并实行单独运作。凡是建立冠名基金的,每年从基金收益中提取20%份额用于捐款人家乡的公益事业。这个规定出台后,有效地提高了基金的吸引力和调动爱心人士的捐款积极性。当前,茂名市老区、扶贫基金先后建立了7个冠名基金。

在茂名老区、扶贫基金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梁先生不断花费心血,在悉心管理好基金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爱心人士捐款。蔡得老板原籍电白区电城镇南街,加拿大籍爱心人士。经过梁先生的积极动员做工作,蔡老板向扶贫基金捐款200万元,用这笔基金款购买了市区金花大厦一二层商铺;许智明老板原籍高州市曹江镇凤村,移民香港后事业有成,经梁先生多次做动员工作后,许老板向茂名老区、扶贫基金捐款500多万元,又用这笔基金款与茂名市老干服务中心合建光彩大厦,分得房产2500多平方米。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可伯,原籍高州市大井镇青山村,是香港商界成功人士。梁先生任职茂名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时,积极动员江老板回家乡投资发展,并与江老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梁先生多次深入动员,做好深入细致的牵针引线工作,于2007年1月,江可伯受梁先生真心实意办好基金精神所感动,在原来已捐款30万元的基础上,他又慷慨地将时值3000万元的安达大厦捐赠给茂名市政府(扶贫基金),之后又陆续捐款,至2022年,江可伯共向扶贫基金捐款4000多万元(包括安达大厦折款3000万元)。现在,茂名市扶促会扶贫基金本金达4700多万元,用基金购置房产,物业存量达15000平方米,每年租金收入达200多万元,为茂名扶贫慈善事业、为茂名老区做好事办实事提供了资金支持。

茂名市老促会、市扶促会从2007年至2017年的10年间,以茂名老区、扶贫基金为平台,向茂名籍香港同胞募集捐款(含物业)4300多万元,将这些基金物化为房产13930平方米,并利用基金收益中的2100多万元,开展15项扶贫慈善活动,扶助对象超过10000人(次),在茂名全市扶贫大局中起了添砖加瓦作用,受到了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引进改良发展种植三华李

说起信宜三华李的引进,我们必须要介绍一个人——梁基毅。他曾任茂名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曾历任茂名县区民政文教助理、县民政科长。由于历史原因,1972年,他被下放到信宜县钱排公社供销社负责支农工作。1979年任高州县侨办主任、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1985年1月起任茂名市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外事办主任,1993年离休后即加入茂名市老促会工作。正是由于他在钱排工作过,三华李才得以引进信宜,扎根钱排。用信宜原老促会会长张炳炎的话来说,梁基毅才是引进信宜三华李种植的始祖。

“很多人都认为信宜三华李的‘娘家’是翁源县,其实不是”。当年年过80的梁基毅行走在大诺村的山路上,边走边和笔者攀谈。他用手指着对面的山头说:“那个山头叫园岭,我当初从从化定购的500株三华李果苗有400棵就栽种在那里,其余100株分给群众在各自的自留地种植。” 放眼四周满目青翠、李果飘香的山岗,梁基毅先生感慨地说:“变化真大,全是三华李树了。”

他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及往事,他几乎事事记忆犹新。“1972年12月,我被下放到信宜县钱排公社供销社搞支农工作。1974年5月下旬,全省推广种植水果经验交流会在从化的三华公社(因成为省三华李基地而改名,之前叫江埔公社)江迁大队召开。在当时信宜县果菜公司经理唐武率领下,我与县农业局水果技术员莫仁惠同各基层供销水果生产干部30多人,到这个三华李基地参观。”

“看到一望无际的三华李果树,一串串李果坠得枝条下垂。我对从化三华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基地的工人口中得知,如果舍得出钱购进大苗(一公尺高以上每株0.5元),下足肥料种植,管理好,第二年便可以开花结果。”

“当时我的脑子里,便有了引进三华李种苗的意向。因为我看到钱排镇有很多桃树而且贱生,水果技术员莫仁惠也认为桃李同科,引种三华李在钱排种植可获成功。在取得时任钱排供销社主任梁耀权的同意后,在登记认购果苗时,我第一个报钱排供销社要500株一等苗。”

“果苗购回来后,我便开始发动群众高质量种植和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第二年便开花结果,卖果收入达120元,相当于当时的3担谷。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此后,引起了公社党委的重视,三华李开始在钱排推广种植,进而推广到全市。”

说起当年引进三华李种植的历史,大诺村87岁的老人凌家枢和他的两个儿子凌远明和凌远勋也是当年种植三华李的见证者。由于凌家枢的身体欠佳,他的两个儿子向记者讲述当年500株三华李的种植过程。

当年63岁的凌远勋说,当年500株从从化定购的三华李果苗在梁基毅的建议下全部安排在大诺村试种,因为集中种植便于管理。而他自己当时是县果菜公司聘请的技术人员。因而梁基毅先生找到了他,对他说“你有技术,种好了,可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当年24岁的他便在梁基毅先生的指导下挖穴种植,每个穴1公尺宽,0.8公尺深,全部实行标准种植,所以当年所种的500棵三华李果树几乎全部种活。

当年57岁的凌远明说,在当时“以粮为纲”的时代,种植三华李并非一路坦途,也曾遭遇过尴尬。很多群众认为,只有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才能填饱肚子,水果不能当饭吃。要发动群众种植经济作物颇费一番苦心。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一心想着为农民做点贡献的支农干部,梁基毅先生没有死心。他找到了当时任大诺村的生产队副队长凌家枢,也就是他的父亲来做工作。他父亲当时是大诺村的生产队副队长,在村中说话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他父亲带头认购11株果苗,10株种在自留地,还间种蔬菜,1株种在屋门口,天天看着它生长。这样全生产队的人都赞成搞引种三华李的试验了。后来在信宜钱排不断扩大发展种植三华李。

梁基毅先生参与老促会启动科技兴果项目——小果改大果,由此而引发了一场整个钱排镇三华李小果改大果的革命化行动。产生了带动效应,从而推动了信宜三华李优质化的进程,增加了果农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科技兴果项目引发了信宜钱排镇三华李小果改大果的革命化行动,产生了带动效应,从而推动了整个信宜三华李优质化的进程,提升了信宜三华李的品质,增加了果农的收入。从此,信宜三华李声名大振。由此而延伸的春尝花,夏品果的活动也带动了信宜的生态旅游。

感谢苍天,茂名市老促会梁基毅先生等一班老领导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的无私行动感动了许多部门,小果改大果工程取得成功后,引发了信宜市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快推广“小果改大果”这项工作,不断向周边村镇辐射。紧接着,信宜市政府在梭垌村投资建成一个占地8亩的大果三华李苗圃场,可供应10万株大果三华李果苗。目前,钱排、茶山、朱砂等镇已大部分种上了大果三华李,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大的提升。原来有两株优质三华李母树的许宗文,现在种上了近2000株大果三华李,年收入超过20万多元。

如今,经过改良后的三华李在信宜的大地上更加绽放光彩。钱排三华李的生产面积稳定在10.2万亩左右。据初步统计,今年全镇三华李总产量约13.5万吨,总产值超18亿元,人均单项收入约2.3万元。钱排镇已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
 

用己离休工资实施奖助学

离休干部、原市外事侨务办主任梁基毅先生,他是一个好心茂名精神的杰出代表。35年来,他用自己的离休工资种果奖教助学,坚持用其果场全部收益,每年为家乡老区学子、老师发放奖教奖助学金,仅奖教助学金等涉及教育花费的项目,已花去离休工资共达50多万元。

离休干部梁先生,他工作生活在茂名,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同是离休干部的大哥梁基赵、大嫂周群的支持鼓励下,从1988年开始,他省吃俭用,用自己和大哥的统发工资(工资和离休金),每年为家乡老区曹江先觉村的学生和老师发放奖教奖助学金。考上大学的先觉村籍学生,每人奖1000元,考上高州城各相关中学的按等级奖若干元;教师奖1500元,奖金由学校分配处理。粗略计算,梁基毅先生这些年捐出的奖助学金已达50多万元。

在实施了奖助学金几年之后,梁先生感觉有点压力,其大哥梁基赵(离休前是原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工会主席)提出,在家乡办果场,利用果场收入设基金,奖教助学才可持续进行。于是,梁基毅先生卖掉了茂名市区一套房子收入约18万元,加上他的离休金等积蓄共48万元,其大哥大嫂出了100多万元,共210多万元,投入到建设家乡的“希望果园”中去。还在果园旁设立图书馆、革命英烈馆、210个床位的简易旅馆、希望亭等。请来一批老领导老同志题词,办成果园中的革命纪念馆,吸引游客摘果、品果、参观学习。希望发展果园,壮大奖助学基金,使老区更多学子受惠。

1988年至今这35年来,梁先生颁发的奖助学金以及图书馆人工费、山租金,果场管理人员费用,共花去超过百万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果场效益差,没有多少收入,无法发出工人工资,基金青黄不接时,梁基毅先生每年都从自己的离休工资中,及时支付足额的奖助学金,保证奖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至今坚持了奖助学35年,为老区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2022年6月,梁基毅先生荣获“感动茂名2021年度人物”称号。

梁基毅先生的大哥梁基赵离世前,曾郑重嘱咐其儿子,百年大计在教育,家乡百姓要彻底改变贫困,读书是最好出路,要设法把奖学助学这一善事坚持做下去。梁基毅先生也常说的一句话:“钱财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你基本生活能保障时,能把钱用在奖助学这样有意义的事上,是件幸福而快乐的事。”梁基毅先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不愧为“感动茂名人物”称号。

编辑:孙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