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浏览量: 作者:湖北竹山县老促会 陈昌荣 张丙波
40年,14600个日日夜夜,王义富重复的是同样的工作,坚守的是同一种岗位,展现的却是一位老宣传的赤子情怀和传统文化宣传员的风采。
71岁的王义富,中共党员,现在是竹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王义富工作室”负责人。1977年转行,王义富成为一名光荣的镇文化站站长,走上文化宣传工作岗位。
没想到这一干,就让他从20多岁的青春少年走近了古稀之年。从陌生到熟悉,从激情到冷静,王义富很快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白天、夜晚、春节、元宵,都没有节假日,从家到文化站,一年365天都在为宣传工作忙碌着。40多年来,他有一多半时间是在文化站,还有一半就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深入千家万户宣传党的政策。亲朋好友来家里作客,王义富往往连陪着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时间长了走动得也就少了。面对这一切,王义富却说:“工作重要啊!”他把工作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40多年来,从小王到老王,从文化站站长、镇委宣传委员到退休,王义富始终热衷于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自己的歌唱特长,以“说、唱、演、讲”等形式投身乡村文化活动,运用他所擅长的三句半、顺口溜、快板等乡土文艺形式,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人与事,将“讲故事”和“讲道理”相结合,将“大主题”和“小切口”相结合,集中开展“二十大精神”、“中国梦”、“红色文化”等主题宣教活动,受到群众欢迎。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是人们对王义富的总体评价。他将人生的支点焊铸在宣传战线,他像一盏灯,点亮了城乡的万家灯火,也照亮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传承红色文化,王义富步履不停。随着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多,对于红色文化研究越来越深入,他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王义富自2011年退休以来,主动当起文化志愿者,为传承和发扬十星文化、女娲文化、孝老文化、红色文化、彩船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先后进入竹山二中、张振武小学、宝丰镇中学、麻家渡镇柿树坪小学等50余所中小学,向5万多名中小学生义务宣讲100余场。并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油诗、顺口溜、三句半,彩连船等形式,编演1000多首花鼓船歌,积极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二十大精神,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十星文明和乡村振兴近3000场,把党史教育送到千家万户,被誉为“老宣传”。
王义富生活俭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把自己省吃俭用多年积攒的钱用在文化宣传和资助贫困学生上。龙井村村民孙维国说:“王义富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大明星,他讲的话,我们听得懂,也爱听。文化礼堂有了王义富,就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灵魂。”
王义富20多岁就登台表演,他一开口,左邻右舍没一个能在家坐得住,都不约而同跑来听。吹拉弹唱样样通,嬉笑怒骂话藏理,在文化礼堂,王义富的创作打开了新天地。红色文化、十星文明、法制教育等,成了他创作“锣鼓彩船”的新主题。《十唱感谢共产党》、《背妹过河》、《滚磨成婚》的演出轻松有趣,不仅老人爱听,年轻人也是他的“粉丝”。他先后荣获省级百姓宣讲优秀宣讲员、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荣获称号。
40多年来,王义富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在人生的道路上,他用生命作笔,热血为墨,书写着对文化事业的火热情怀和无限忠诚。
编辑:郭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