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浏览量: 作者:孝感市孝南区老促会 丁中秋 来源:中国老区网
“杨希鹏同志去年获奖孝感市老促会先进个人,今年4月在孝感市老促会乡村振兴培训班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是孝感市、孝南区老促会的工作榜样。”6月份,孝南区老促会会长向祝站镇党委书记称赞说。
杨希鹏在堰河蔬菜基地查看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孝感市孝南区老促会祝站分会会长按照孝南区老促会的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重点中心开展工作,弘扬老区精神、发扬“老黄牛”精神,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募集资金、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老区故事,所做工作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多次被次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临近退休的他,倍加感恩组织,倍加努力工作,积极助推老区建设,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乡村振兴一马当先
杨希鹏先后担任镇人大主席、工会主席、老促会分会会长等职务,同时分管农业农村、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同志们常调侃说:“能者多劳,当镇副书记用。”
2020年,祝站镇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335户3577名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这是一组十分亮眼的成绩。在脱贫攻坚的号角刚吹响时,这些数字却是摆在当时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杨希鹏头上的一个个难题。“革命老区贫困乡镇如何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这是他日夜经常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遍访18个贫困村,问计与老区人民,找到了一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他从扶资到扶智、扶技,从输血到造血,重点抓好就业增收。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团体、民间机构、名人大户加入扶贫产业发展队伍,采取薪金、股金、租金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发展村级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杨希鹏十分注重乡贤在发展产业中的独特作用,筑巢引凤。先后为全镇18个脱贫村引进37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村级的产业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增收。如引回玉丰村在外成功人士熊新元,返乡发展成立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玉丰村)禾牧家庭农场,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每年为村级集体增收6万元,带动30余名脱贫人口和群众就业人均增收5000余元。引回万青村在外成功人士魏国红返乡发展成立孝感市(孝南区祝站镇万青村)国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投资800万元,每年为村级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2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人均增收6000余元。
他结合精准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十通十有”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整体提升农业生产条件,近几年间改扩建农村公路97公里,抗旱线路55公里,改扩建灌溉沟渠100余公里,塘堰清淤300余口,改造新建泵站20余座。
他结合“一村一品”工作要求,狠抓特色产业建设。采取薪金、股金、租金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发展村级主导产业。目前全镇已逐步形成四大特色产业版块:优质粮油种植基地2万亩;界河沿线蔬菜种植产业7000亩;中部、南部地势低洼区水产养殖产业2900亩;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特色产业,瞿集村油茶种植产业1800亩、武庙村花椒种植产业500亩、迎春村稻田蛙养殖产业200亩。成立新型经营主体37家,为村集体增收均在3万元以上,带动脱贫户人均增收均在4千元以上。
祝站镇2018年获区目标考核全区第一、2019年获市级脱贫攻坚考核第一名并获市级嘉奖,2019年获区级目标考核第一名、2020年获市级考核第一名。杨希鹏2017年、2018年获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2010年获区级突出个人,2021年祝站镇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3年再获全区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杨希鹏被干部、群众称赞为默默耕耘奉献的“老黄牛”。
募集资金奋力突破
区老促会2022年在祝站镇召开的现场会,杨希鹏强化了募资责任,明确了募资目标和方法,增强了募资的决心和信心。他选准一个募资主题,根据乡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确定了“募资修路,造福村民”的募资主题。组建一个募资专班。组织乡村振兴办、老党员、老干部,通过向在外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打电话动员、到种养植大户上门宣传、到知名企业走访面谈等方法,宣传思源回报工程的意义,通过乡情、亲情、友情,感召他们捐资。开展多次联谊活动。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旦等重要节日,利用外出成功人士返乡过节的机会,主动到他们家里联络感情,请他们到镇里集中座谈现场拉练,向他们汇报乡村振兴的成就、变化和打算,请他们提建议、出高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捐资、进言献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挖掘扩大人脉、联络家乡感情,当月募资50万元,进入区老促会基金帐户。当年定向募资近100余万元,用于村级道路硬化、黑化、亮化,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难的梗阻问题。
基因传承努力作为
杨希鹏身兼多职,经常采取“弹钢琴”的方法,既抓好乡村振兴“重头戏”,更唱好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戏”。为完成红色遗址遗迹普查、保护和利用、红色故事采写工作,杨希鹏按照区老促会的工作要求组织专班,充分发挥乡贤、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实地采访,收集整理了3处红色遗址资料和图片,编写了3个红色故事,抢救性的填补了空白。杨希鹏经常对干部群众说:“祝站镇是孝南区第一批革命老区乡镇,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广为人知的红色故事。黄顺金、黄香延父子在黄孝界河沙滩上智杀日本侵略军。群裕村徐湾余汉生、李福林冒着生命危险,勇敢救护一名美军飞行员。”
杨希鹏(图左三)陪同孝感市委秘书长帅逊(图左二)调研祝站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
杨希鹏一方面抓好老促分会自身建设,加强办公阵地建设和人员配备;另一方面抓好老区红色故事的发掘、宣传,坚持从书本中、从老干部中挖掘红色典型,通过多形式的宣传,让红色故事进农户、进校园。他说:老区精神是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红色基因,饱含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要不断发扬好、传播好。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