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廿载义务讲解传薪火 一生扎根乡村助振兴

——记平武县革命老区红色平南义务讲解员刘子清

2024/12/06  浏览量:   作者:平武县老促会 龙远培   来源:中国老区网

在平武县的平通羌族乡,有一个叫平南的小镇,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1935年4月建立的平南县苏维埃政权。90年光阴似箭,当年红军的军号声仿佛还在羌乡回响。

如今,一位70岁的叫刘子清的退休干部在平南小镇上、在苏维埃政权旧址前、在牺牲红军的安葬地、在校园、在机关......20年间,他作为义务讲解员,持续不断地讲述红色革命老区“川陕省平南县苏维埃”红军当年的故事。

刘子清是红色家庭走出来的革命后代。他的祖父刘成兴是红军长征时期(1935年)在平南建立的川陕省平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爷爷刘荣富是给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带路到川西北大草原的带路人;父亲刘绍珍51年参加革命工作,是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刘子清从小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走上革命道路参加工作,他时刻不忘祖辈们对他嘱托:一定要世世代代的把红军精神传承好,讲好红军故事,以红色文化教育后代。

红色宣讲:乐此不彼

2005年,刘子清从乡政府领导退居二线,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坚守在平南“绵阳市党性教育基地,川陕省平南县苏维埃旧址”讲授红色故事。

20年间,刘子清义务讲解近4千场次,超10万人次聆听过他讲的红军故事。香港红十字协会、宋庆龄基金会、国家红办领导、北大、清华、中央民大、复旦大学、燕京理工学院师生及省内外各级领导、机关干部、青少年学生等这些人听过他的讲述后,无不为他点赞。多年来,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每一场讲解就是一两个小时左右。最多的一天就讲解过5场次,第二天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些年,刘子清讲述红军故事遇到很多不解,有人说,你一天到晚这样在讲,一无人给你发工资,二无人给你付报酬。累病了连药钱都没人付,你是为了什么啊?刘子清回答是:作为红属的后代,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讲好红军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教育好我们的后一代,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得来的。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休干部应尽的义务吧。

有一次,听说一位健在的红四方面军三十团的女红军老战士要来平南参观,刘子清十分激动,他把平南周围的山山水水的名字一一罗列出来,还把当年红四方面军三十军的行军线路图划了出来。当他把这些资料放在这位老红军的面前时,这位老红军女战士一边抹泪一边说,我记起来了,记起来了,当年我和我的战友们就是从这些地方过去了。

《红色平南》:呕心沥血

很多来平南接受红色教育的党政领导和群众听了刘子清的讲解后,深受教育和鼓舞,都期望把红军在平南的历史故事写成书,以便传承这段光辉历程,教育后人。刘子清从2019年6月开始联系绵阳富乐诗联书画院,平武县龙州诗苑协会,平武南坝中学的老师和朋友们筹备编写《红色平南》。他自出资金近3万元,组织写作团队十余人,走访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走过的江油、平武、北川等地,寻找在世见证过红军长征的老人,调查了解红军长征经过,查阅档案历史资料。

有一次。刘子清打听到,一位红军遗属那里可能有当年红军在平武的史料,刘子清先后跑了5次,最终在这位红军遗属的病榻前搜集整理到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红军在平武的史料。

历经两年多时间的艰辛工作,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将《红色平南》一书正式出版。为红军长征在平武,在平南的光辉历程填补上了浓黑重彩的一笔,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留下了宝贵财富。

乡村振兴:不遗余力

曾经担任过乡主要领导的刘子清是一位很接地气的“泥腿子”干部。在他退休仍然十分关心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刘子清看准家乡秀丽的山水,率先创办了全乡第一家农家乐。到平南苏维埃旧址参观的游客多在此处就餐。生意逐渐兴隆后,刘子清在用工以及销售土特产方面都优先考虑当地困难群众。脱贫户雍光菊就是受益者之一。据了解,雍光菊每月包吃包住可拿近2000元工资,自家栽种的蔬菜等也可以拿到农家乐来销售。在刘子清的带动下,平南农家乐已达10余家,当地百姓加入致富增收队伍。

随着平武全域旅游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九绵高速的通车,平南苏维埃旧址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平武围绕“红色平南·康养羌乡”的发展定位,确定了以川陕省平南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景区为中心,打造红色文化集中展示区域,再向周边辐射的功能布局与提升思路。项目建成后,平南将是集特色乡村生态文明,构成集乡村记忆、特色农产主题民宿、食养康体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平武乡村生态旅游名片。

刘子清20年如一日,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尚品德。他是一个赓写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讲授红军精神的“金牌讲解员”,是平武旅游事业发展的推进者,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2021年4月,刘子清同志被授予平武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23年3月被四川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表彰为“助推老区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先进个人。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