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老区富民强村的“当家人”

——记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新

2024/12/10  浏览量:     来源:中国老区网

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江苏省民主与法治示范村、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一系列的省级荣誉纷至踏来,这就是地处茅山抗日根据地的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金山村。而他就是带领村民们一起走上富民强村之路的“当家人”——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新。

创业梦想之花在农村绽放

“溧阳现在处处都在发展旅游,游客也是络绎不绝,生态创新是发展方向,我想抓住这个好机遇。”2012年,刘建新从部队转业回来,放弃了稳定的事业编制工作,选择回到农村创业,向亲戚朋友、银行借贷了20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刘建新在社渚镇庄头村边上的山坡上,租了土地开了农场。那时候交通不便,农场的位置偏僻,很多游客想来休闲度假,使用导航却都找不到地方。刘建新在庄头村和农场中间修了一条小路,方便运输货物,也能让游玩更加便捷。像蚂蚁搬家一样,刘建新一点一点积累,把一个小农场扩展成为360省道旁边一个将近300亩,每年营业额达到200万元,可以供游客赏樱、垂钓、餐饮、购买农副产品的生态农场。

“最穷的时候连充煤气的钱都没有。”农场现在如火如荼经营的背后,是刘建新数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勇克困难的魄力。第一年创业,刘建新从养殖基地买了6000只小鸡,8个月下来仅存活了几百只,亏了十来万元。刘建新没有气馁,跑了好多地方去请教学习,才发现是小鸡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风寒,落下病根,长大后才会接连死亡。吸取教训后,他为家禽创造了温暖的过冬环境,24小时不间断地烧柴火、开取暖器,保障小鸡能健康长大。为了让鸡肉和鸡蛋的质量更佳,刘建新引进了一批优质的“黑凤”品种,饲料也选取了天然无公害的玉米和豆沫,就这样农场里每个月10-20万个鸡蛋基本都被熟客和合作单位抢购一空。

随着360省道社渚段的通车,刘建新的农场迎来了更多的客人,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一些垂钓爱好者经常出现在他的农场里,不少开车路过农场的游人,也会买些农副产品带回家。“我是个农村娃,家里人一直希望我退役以后能从事稳定工作,回农村创业这种高风险的事情,他们当然不支持我,但我用行动和成绩证明给大家看,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聚力做强集体经济实力

金山村地处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东部,前宋水库水源地下游,省道S360线路横穿而过,村镇公路贯通村组。村域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83亩,有1425户人家,户籍总人口4685人,共有31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坚持走乡村文旅产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通过讲好“山这边”蝶变故事、金山村的“山这边”党群驿站,“山这边”展示馆、党群教育实景课堂等建设。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在社渚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村党委的领导核心,围绕“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洑家村是溧阳丘陵山区开发的先行者之一,以昔有洑姓得名。党支部曾获得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洑家村更是全国红旗村、溧阳市丘陵山区综合开发典型示范村,也是苏皖合作的策源地。1995年,一篇《山这边,山那边……》的报道让相邻的洑家村和下吴村名噪一时。

围绕村庄内可用的建设用地,打造游客服务中心、洑家果蔬乐园、山这边展示馆等旅游设施。贯通洑家-珠山-洑家小学-大栗滩的5公里环线,扩大旅游范围,串联更多的村庄和景点,盘活更多的建设用地,为旅游资源要素提供更多保障。联动牛头山、湿地、森林、水库等天然资源,引入新的运营团队,实现专业现代化运营,建设休闲、运动、康养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打造乡村振兴的洑家样板,丰富天目湖以西的文旅业态。

在特色田园的建设过程中,洑家村相继建成“山这边”党群驿站、“山这边”展示馆、百姓议事堂、游客中心、果蔬乐园、许愿树等地标场所,以及增设农家小院、福泰餐厅、三板FU咖啡厅等多个经营性休闲场所。2022年6月,洑家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成为溧阳全域旅游版图的“最西风景线”,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2023年7月24日,光明日报刊登《苏皖两个相邻山村的岁月嬗变——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再次将目光聚焦“山两边”。2024年4月,洑家村获评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荣誉;5月,举办了以“乡村魅力四社、电商产业渚农”为主题的电商助农活动,吸引了大量百姓参与。活动展示了社渚镇的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了快速销售。同时在洑家村引入的福泰泰餐厅和三板斧咖啡厅,引入特色餐饮业态,如泰餐厅和乡村咖啡馆,吸引了更多游客和外来客人前来打卡,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3年,村集体总收入224.59万元,经营性收入201.8万元,人均年收入2.8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

绘就助力乡村振兴新美景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加速金山村的旅游发展之路。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周边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打造前宋水库体育文化休闲公园,与洑家连接,利用洑家村村后的牛首山、乌龟山及3座小型水库和湿地公园,正在施工中的5公里旅游环线,发展旅游产业。

重点对360沿线、村主干道、公共厕所、排水沟渠等场所卫生死角集中清理。发挥宣传力量,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开展人居环境,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连家大塘经过改造后,现蓄水量已达5000方,是之前蓄水量的双倍。有效提升了蓄水能力,还有助于灌溉和提高周边生态环境,增强了抗旱能力和水源保障。

将原先宽度为2.5米的坝头道路已拓宽至5米,改善了交通条件,减少了交通拥堵,为村民提供了更便利的出行选择。连家至江西口的主干道,完成了道路黑色化,同时将路面拓宽至6米,大大的提升了道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

2024年初,对全村567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金共计74500元,向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额共73300元。为老年人和困难家庭提供了经济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压力,尤其是在医疗和日常生活开支方面。资金的支持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2024年9月,在洑家村正式启动乡村治理积分评议工作。从遵纪守法、共同富裕、乡风文明、生态文明、村务共治、学业荣誉等6个方面开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实落小,丰富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2024年10月重阳节期间,慰问了村内156位老人,金额为36200元。同时,村委也对4位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来自村委和政府的尊重与关爱。

“清萍甜水、醉美洑家”的乡村四时好风光正呈现在金山村……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