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给力助推老区林道村振兴发展显担当

——记革命后代、驻村“第一书记”陆万爱事迹

2024/12/10  浏览量:   作者:茂名市老促会 林保  来源:中国老区网

陆万爱是革命后代、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党员干部。从2015年4月起,陆万爱由组织选派到茂名市省定贫困村——茂南区鳌头镇老区林道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党建指导员。驻村工作六年来,在派出单位和驻地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认真学习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和驻村管理有关规定,实打实吃在村、住在村、工作在村,切实为驻点村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18年被茂名市评为“驻村优秀第一书记”;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茂南区评为“驻村优秀党建指导员”荣誉称号。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陆万爱(前右二)深入乡村检查指导村道路建设

驻村“第一书记”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英明决策,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陆万爱通过六年在基层老区驻村的深入实践,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这是激荡在广袤乡土大地上最为动人的梦想,这是回旋在亿万农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身为基层党员、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陆万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让履职之根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扎在人民的厚土中。

一、巩固好乡村党建、脱贫和集体经济基础。

(一)巩固好党建基础。陆万爱认识到,建强基层党组织,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的第一要务。为了加强阵地建设,改善村委办公环境,陆万爱提出重建办公楼的建议,得知林道村欠缺办公楼建设经费后,他组织驻村干部和两委干部一起想方设法,迎难而上,从多方入手筹集重建资金,争取到茂名市民政局支持50万元,珠海斗门扶贫单位自筹90万元,也得到了茂南区委组织部、茂南区纪委监委、茂南区人民法院、茂南区老促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投入220多万元建设林道村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中心商业走廊。陆万爱立足于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认真抓好建机制强基础工作,促使林道村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员也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林道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党建阵地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陆万爱(右)深入林道村香芋种植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二)巩固好乡村脱贫基础。陆万爱感到,目前,一些贫困群众脱贫的基础还不牢靠,还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陆万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他积极做“四个不摘”的坚定支持者、执行者,在贫困群众脱贫的道路上“扶上马,送一程”,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有效防范返贫。特别是前些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一些贫困群众在生活、就业、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遇到了一些困难,陆万爱就一户一户地深入排查,并做到一户一策,确保每一户贫困群众的收入不受影响,真正提高了脱贫的成色和全面小康的底色。目前,老区林道村村民群众人均收入2.43万元,达到了小康水平。

(三)巩固好集体经济基础。陆万爱懂得,集体经济发展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林道村的集体经济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盘活资产等多种方式,得到了较大发展。乡村从总体上看,集体经济基础还是比较薄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带贫能力不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陆万爱更注重把壮大村集体经济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争取政策、流转土地、引进项目、盘活资产等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地推动林道村发展集体经济。目前,老区林道村集体经济强了,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零收入到现在达到了57万多元。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陆万爱(左一)深入林道村圆椒种植基地调研指导工作

二、抓好乡村产业、就业和创业工作

(一)切实抓好乡村产业。陆万爱说:“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何打造‘造血型’的长期稳定增收项目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陆万爱经过深入调研,结合林道村实际情况,打造了130亩的特色农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带领村贫困户种植香芋、玉米、圆椒等,养殖鸡、鸭、鹅、鱼等品种,拓宽乡村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该项目总投资172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2万元,由林道村康盈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建设和独立运营,村委会负责监管。采用“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承诺每年收益分红不低于总投资额的8%,合作期十年。农户和贫困户以劳动力就业、分散种植、按股分红、土地出租等方式实现增收。建立了稳定增收的机制,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使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4332元。

(二)认真抓好村民就业。陆万爱懂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稳定脱贫的最便捷的通道。只要有就业条件的、有就业意愿的,陆万爱都积极协调,牵线搭桥,让村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就业致富。特别是前些年疫情的影响,一些贫困群众不能外出务工实现就业,陆万爱就深入各村充分摸底排查,并充分利用好政策,结合实际开发了一些防疫消杀、植树造林、道路养护等短期的公益岗位,让村民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急就业,确保了村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不受影响。同时,陆万爱对贫困户观彩琼老人居住在危房里很不放心,在一次强台风夜晚袭来时,陆万爱连夜及时赶到观彩琼老人家,将她背出到村委会临时居住,避免了生命危险。为解决观彩琼老人居住危房问题,陆万爱又多方去筹款,经不懈努力,共筹集到资金14万元,为村贫困户观彩琼老人建好了110平方米楼房。观彩琼老人居住美丽宽畅的楼房,她高兴地说:“我万分感谢共产党、感谢驻村书记陆万爱的亲切关怀!”林道村广大人民群众都一致赞扬陆万爱是“亲民、爱民的‘驻村第一书记’”。

(三)注重抓好乡村创业。陆万爱认为,乡村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特别是致富带头人的培育,一些贫困户不仅自己脱了贫,而且还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发展中,陆万爱更注重持续抓好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加强了培训引导,致力争取政策支持,让更多的村民群众成为致富带头人。同时,陆万爱还注重老区村人才的引进,积极引导创业能人引领带动村民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对有条件的村,组织设立村级村民创业扶持基金,用资金奖补的形式鼓励村民群众大胆创业,用小资金撬动大发展。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陆万爱(左一)深入贫困户看望慰问观彩琼老人

三、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

﹙一﹚提升了乡村振兴能力。陆万爱认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驻村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既是脱贫攻坚战的尖兵,也是党的形象在基层乡村的具体体现,脱贫攻坚战不仅锤炼了一批干部,也从很大程度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攻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脱贫成果能不能巩固拓展好,关系乡村振兴的开局能不能开好。陆万爱同志认真加强提升自身攻坚能力,自觉在学习、作风、团结上争当“第一”,给村干部群众当表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知农村、懂农业、爱农民,既有满腔热情,又有实际本领,并坚定信心,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的思想境界,使林道村振兴工作稳健发展。

﹙二﹚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以来,陆万爱认真指导林道村党支部抢抓发展机遇,做好新农村建设总规划。目前,林道村已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建设10个民生项目,分别是墙体美化工程、建设乡村硬底化道路7.9公里、供水管道铺设工程、卫生站建设工程、雨污分流管道铺设工程、公共厕所工程、路灯亮化工程、污水处理池工程、垃圾屋建设工程、村集体晒谷兼休闲广场1座。同时,陆万爱还带领林道村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要求村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三清三拆,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共清拆废弃旧危房24000多平方米,拆除废弃猪栏、露天厕所茅房249间,拆除违章建筑161处,违章商业广告148块,整治生活垃圾108处,生活污水117户、污染水体51处。大大地改善村道的村容村貌,有力促进了林道乡村振兴建设,有效提升了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新气象。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陆万爱组织林道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论述

﹙三﹚提升了乡村内生动力。陆万爱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在乡村决胜脱贫攻坚中,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陆万爱更把扶贫扶志、志智双扶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教育培训、典型选树、奖励激励等多种方式,让村民群众用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用一颗上进之心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真正激发了村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村民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转变,让广大村民群众看到乡村面貌的变化、看到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使广大村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

新时代老区情,新征程老区行。革命后代陆万爱表示,老区乡村振兴发展任重道远,今后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高擎红色大旗、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在助力老区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负重奋进,展示新亮点、彰显新特色、谱写新篇章、再创新业绩。

编辑:褚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