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2012/09/06  浏览量:   作者:常文征 康留国  

杨奎烈(左一)去世前28天仍在病房坚持研究工作。
 

杨奎烈(左一)去世前38天来到制氧机安装现场。

 

  2012年8月29日,第16场杨奎烈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洛阳一拖报告厅举行。3个多小时里,杨奎烈生前同事、同学和战友,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再现了杨奎烈用生命践行焦裕禄精神的高尚情操,震撼心灵的感动盈满宽敞的报告厅,不时有人抬手擦去眼角的泪水……

  “工厂是我的生命之根,我对工厂的爱,是从根上生出来的……”

  ——他用生命诠释爱岗敬业的真谛

  2011年5月27日下午,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能源供应公司党委书记、经理杨奎烈突然昏倒在办公桌前。他立即被送进了解放军第150医院,彩超和ct检查结果让医生们惊呆了——腹腔中的肿瘤正在出血,肝脏几乎全被癌细胞侵蚀,肺部也出现癌化现象,医生诊断已是肝癌晚期。

  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但杨奎烈却无论如何不愿就此躺下。在他心里,厂区里那个焦裕禄曾经工作过的车间,那条笔直的焦裕禄大道,那尊庄严的焦裕禄塑像,始终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杨奎烈曾经无数次伫立在焦裕禄塑像前沉思。他常说:“走在焦裕禄大道上,深深地感受到工厂是我的生命之根,我对工厂的爱,是从根上生出来的。”自1978年跨入中信重工的大门,34年来,他从普通工人到动能车间党支部书记,气体厂厂长,能源供应公司工会主席,中信重工能源供应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始终如一地把企业置于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无怨无悔地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心血汗水。

  “拼命三郎”是同事们对杨奎烈的一致评价。进入新世纪,中信重工开始了“二次创业”,在中信重工建设“新重机”工程的初期,杨奎烈几乎每晚都在工地上打地铺,一边指挥工程,一边用相机记录下工程进展情况。每次出差,杨奎烈总选择周五下午出发、周日赶回,这样就不会耽误周一上班。“去南京考察动能监控系统设备,我们一路狂奔,连看了4个厂家,3天就打了个来回。”与他一起出过差的同事,都有过类似吃不消的“痛苦经历”。

  作为企业“大动脉”的管家,杨奎烈时常“枕戈待旦”,在他随身的包里总是装着望远镜,从生产厂区到家属区,几乎每天都要巡视一遍管网。尤其是滴水成冰的严冬夜晚,他更要绕着厂区的管线路径走一走、查一查,因为这个时候能源管网最容易出事故;酷暑难当的盛夏午后,他也要顺着厂区的输电线路转一转、看一看,因为这个时候配电动力最容易出故障;每当遇到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动能供应现场的角角落落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因为他不愿让任何微小的纰漏影响正常生产。

  危难之际见忠诚。1998年前后,是企业改革最艰难的时期,公司曾连续19个半月发不出工资,杨奎烈定居国外的兄弟多次劝他到国外发展,但他不为所动。不管企业产权、经营机制如何变换,他始终对企业不离不弃,兢兢业业,坚守着自己的赤子之心。

  在“新重机”工程中,供电是重中之重。不通电,重型冶铸工部就出不了钢;出不了钢,重型锻造工部18500吨油压机关键件就造不出来。一环套着一环,每一环都是“硬骨头”。杨奎烈为此几乎天天泡在工地。现场路径复杂,他在沟沟坎坎、高压线间和电控柜间忙忙碌碌,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位于宜阳县的“新重机”工程重铸铁业工部供电施工也是一场硬仗。寒冬腊月,杨奎烈在现场步测线路方案。怎样尽量少占耕地?怎么为企业节约资金?每条线路正式敷设前,他都要沿着走向从现场到电厂来回走三四趟。送电前夕,深更半夜了他还在工地。“今天不走了,和弟兄们凑合一宿”。眼前是一片河滩地,没有民房,他就和几个员工住高压间;没有床,地上铺张硬纸板挨到天明……

  5年时间里,伴随着以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为标志的 “新重机”这个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装备工程的投用,杨奎烈和他的能源公司团队也打赢了能源供应的一场又一场硬仗:敷设高压电缆13900余米,总重近8万公斤;安装设备119台(套);建成省内容量最大的110kv等级“中信变电站”,企业供电能力提高2.3倍;102高压间及时投用,18500吨油压机大件合浇顺利完成……

  在他生命的最后287天,杨奎烈心里仍始终装着企业,装着工作。医院小小的病房成了他的临时工作室,他和同事们达成默契:来看望他时必须带着工作材料,只谈工作,不谈其他!公司日志显示,在这287天里,他参加公司安全工作会议次数有12次以上,前往工地现场100多次,平均每天接打业务电话20次以上。病危后,他用拳头抵着肝部,在同事的搀扶下,一步一挪地走进会议室参加能源公司的生产会,直到安排完煤气切换工作才离开……

  2012年春节前后,从兔年除夕到龙年大年初十,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第47天到38天的十天内,杨奎烈先后6次“偷溜”出医院,乘出租车赶到公司制氧安装现场,指导设备安装,看望奋战在一线的职工。他说:“人活着不工作,活着还有啥意义?不让我干工作,我比死还难受!”

  在他去世前6天,与杨奎烈既是同事又是同学的公司董事长任沁新再次去看望他。有着30年手足之情的任沁新握住他的手问:“奎烈,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他虚弱地摇摇头:“我没有任何个人的遗憾,就是不能再跟大家一起干了。”

  “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

  ——越是危急险要的现场,越是少不了他坚定的身影

  中信重工重要危险源共有59个,能源公司就占了16个。除了保证全厂生产所需的动能供应,能源公司保障安全的任务也异常艰巨,杨奎烈肩上担子的分量可想而知。

  2008年4月的一天下午,一辆满载货物的大卡车出了公司九号门沿洛阳市区衡山路驶去,由于货件超高,将横跨衡山路通往中信重工的一拖煤气管道撞破。一时间煤气大量泄漏,情况十分危急。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杨奎烈靠前指挥:警戒、疏散人员、安排堵漏有条不紊。由于破口较大,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煤气味,现场人员随时都有中毒的危险,杨奎烈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时时提醒抢险人员注意安全,戴好防毒面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功完成了堵漏抢险,避免了一场灾难。事后,面对家人的嗔怪,杨奎烈说:“能源供应发生险情时,我们要不顾安危去处置,这是能源人的责任。”

  “新重机”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工程。敷设比胳膊还粗的电缆,需要20多人人拉肩扛步调一致地在地沟中上上下下。每次,杨奎烈都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电缆一次次硌破了肩膀。一旦发现电缆方向稍微走偏,他立刻要求重来。他对大伙儿说:“我比你们还急,但这埋在地下的电缆不能有丝毫马虎,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不能留遗憾!”顶着严寒、冒着酷暑,杨奎烈和工人们硬是一寸一寸地为企业敷设出了一条14公里长的“电力动脉”。

  每到关键时刻,杨奎烈都是职工们依靠的“主心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手机通讯一度中断。当班调度员周芸指挥各站房紧急处置完毕后,正苦于无法向杨奎烈汇报工作时,突然,电话铃响了。来电显示是经理办公室的座机号码。周芸愣住了:此时此刻,杨奎烈竟冒着危险仍在办公室坐镇指挥。

  当职工们都疏散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后,杨奎烈却在一个站房一个站房地巡视。尤其是丙烷站、空压间、锅炉房和输配电车间,都是地震中最危险的地方。杨奎烈每进入一个站房,先查看设备有无异常,然后询问负责人采取了哪些紧急处置措施,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放心离开。

  周芸说,杨经理的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给惊慌失措的职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专业技术是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的”

  ——他从门外汉成长为动能系统的行家里手

  2008年年初,中信重工公司党委研究让杨奎烈担任能源公司的经理,一些领导心里还有些不踏实。一方面,杨奎烈不是学动能的,属半道出家;另一方面,他并未全面主抓过技术工作。但后来事实证明,这些忧虑和担心是多余的。

  动能供应知识复杂,涉及水、电、风、气,承担着为工业生产“输血”的重任。在大学,动能管网建设是一门相当复杂的专业。对于只读了3年企业职工大学管理专业的杨奎烈来说,尽快从外行变成内行是当时最大的挑战。他自信“专业技术是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的”,一有空就钻研专业书籍,日常施工中不懂就问,最终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杨奎烈的进取精神感染了周边的人,他“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口头禅也成为很多工友的座右铭。

  任沁新说,奎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用心上心,对能源供应系统了如指掌;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巡视、铺设管网、抢修管网,他在脑海中建立了公司的管网图,成为动能系统的专家,“新重机”工程中的能源工程,都是听取了他的建议后建设的。

  杨奎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最终成长为公司动能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他创造性地提出“氧气内外联供”理念,提高了炼钢供氧和焊接供氧的可靠性,每年为企业节约氧气费用90万元;他向公司建议利用“峰谷电价”,降低炼钢成本,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200多万元;他主持建成了动能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使公司动能调度一跃成为中原地区企业能源调度的标杆;在重铸铁业供电布局上,他不拘泥现有模式,创新思维,勇于突破,新增svc动态补偿装置,使供电系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了远程控制、经济运行。

  就这样,杨奎烈带领能源团队创造了电气安装上的一个个奇迹,使企业供电能力提高了2.3倍,公司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产、效益大幅提升,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关心员工是领导干部的本分……”

  ——他心里装着职工的冷暖安危

  杨奎烈去世后,人们从他的办公室里找到了8本从未中断记录的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即便过年也不例外。他的行动轨迹经常是两点一线:家庭、单位,单位、家庭。

  在这些工作日志中,还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和一个个工人的名字。他们都是能源公司的困难职工或者家属。每一个电话号码或人名后面,都藏着一个感人故事。

  这里有几条他记于2008年的日志内容——

  “2008年9月16日:计时工,可以及时转正,留住人才。尤其对于铆、焊工,公司人事部应该有特殊政策。”

  “2008年10月13日:王向东,35岁,爱人没有工作,女儿7岁,还有老母亲瘫痪在床……”

  “2008年10月27日:夏玉明,男,48岁,于1977年参加工作,钢一车间钳工,第一批下岗(夫妻双方下岗)。”

  提起杨奎烈,能源供应公司制氧运行班工人刘胜利声音哽咽着说:“你能想象一个公司领导礼拜天骑自行车,去医院看望一个工人的母亲吗?”

  在杨奎烈的心中,装着太多的企业利益和职工情谊。

  地处厂区西北角的高压间一直没有暖气,十几名职工在此值守,冬天滴水成冰,冷得人待不住。为高压间装上暖气,需建一条两公里长的暖气管道,一些人说不划算,但杨奎烈说:“企业发展的目标不就是让职工工作、生活得更好吗?”

  企业在改造重型清理跨的时候,操作者窝在狭小空间内作业,进场施工前,杨奎烈总是把所有作业点逐一检查一遍,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才让大家上岗操作。空压站噪音大、温度高,他申请公司为空压站职工建立了隔音室、安装了空调。

  每年的职工体检,杨奎烈都十分惦记大家的体检结果,尤其是对查出疾患的同志,他都会非常认真地询问详情,催促医治,并交代职工所在部门领导多加关注,安排工作时适当照顾。

  能源供应公司工会主席孙锡峰回忆说,在杨奎烈办公桌的抽屉里,放在最上面的,是54个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而压在最下面的,却是他自己的空白体检表。“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劝他,抽个时间去体检一下,可是忙碌的杨经理总是说,‘下一次吧,等有时间了,我会好好去检查一下。’”然而,直到他病倒在岗位上,也没有抽出时间去检查身体。

  “共产党员就该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

  ——他用行动印证了党性的纯洁和道德的高尚

  杨奎烈给人的印象总是衣着整洁,在58年的生命里,他始终坚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公司进行电力系统智能化改造时,需要购进大量设备,不少客户都急于结识他。一天,一位客户来访,临走时说他有几本书明天让人捎给杨奎烈。第二天,果真有人送“书”来了。杨奎烈打开纸包一看,全是百元面额的钞票。送“书”人转身要走,杨奎烈把他叫住:“你立即把钱拿走,不然我就报警了!”来人无奈,只好拿走了。

  多年来,杨奎烈负责的项目工程和物资采购价值超过亿元,但他没有从中为自己谋取过一分一毫。全家人一直挤在仅有5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旧房子里。在这套小房子里,看不到任何能谈得上奢侈的物件。

  杨奎烈唯一的儿子在北京打工,因为回到洛阳照顾重病的父亲还失去了工作。

  一个人临终时,最放心不下的、最惦念的应该是家人,但是,杨奎烈始终没有向组织提出照顾一下自己的儿子。杨奎烈的妻子是中信重工铸锻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最早一批下岗,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动用身边的资源为妻子谋求一个好一点的工作。

  今年2月27日,杨奎烈在弥留之际交代家人:“所有亲属不得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后事从简,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不要给组织找麻烦。”

  杨奎烈走后,同事们为他整理遗物时,看到办公桌上有一个私人便笺簿,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要把麻烦推给别人”等自勉的话语。

  靠墙的书柜里,一本显然是经常翻看的书斜靠在一堆资料边,书名是《责任心是金》。

  50年前,从中信重工公司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走出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

  50年后,杨奎烈用生命践行焦裕禄精神,为焦裕禄的精神丰碑增添了新的光彩。

  如今,在焦裕禄精神感召下,近万名中信重工公司职工像杨奎烈一样,一腔忠诚,务实重干,锐意进取,拼搏奉献,在加快中原崛起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