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青春闪耀新农村

2012/09/10  浏览量:   作者:吴陆牧 冉瑞成  

8月28日,杨大可(左一)在农家小院里向当地村民传授种植技术。

 

  汽车出重庆云阳县城往东北方向行驶80公里,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海拔1300米的双土镇无量村。村山腰的一片果林里,杨大可正忙着给梨树修枝除草。

  作为无量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娃,1996年,勤奋苦读的杨大可考入了四川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可就在此时,刚刚走出大山的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回家乡种梨。

  “既然我们能在竞争激烈的都市扎根生活,就不能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创业,帮助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2000年12月,杨大可回到村里,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10多万元,承包了无量山营盘岭288亩荒地,迈出了他的返乡创业的第一步。

  为了尽快把荒坡改造成梯地,他和新婚的妻子在山上搭起简陋的窝棚,每天坚持天不亮起床,吃住在园地。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秋天,杨大可终于收获了回乡种梨的“第一桶金”,两万多斤水晶梨给他家带来了5万多元的收入。

  此时的杨大可并没有忘记乡亲们。他开始走村入户为村民做技术指导,并与村民签订了承包协议:将种苗提供给村民,村民在自家地里种树,实行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杨大可的“三包”承诺,让村民的心踏实了,干劲更足了。

  看着乡亲们逐步富裕起来,杨大可又把目光投向了高效生态循环经济园建设。2004年,他试着推行树下种草、以草养畜、畜粪肥树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梨园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他组建了云阳县大果水晶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入社农户已达12300户,种梨面积已逾32000亩。

  无量山里的10多万农民在他的带动下,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农业致富的大道。杨大可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科普惠农新村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如今,无量山绿了,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但杨大可并不满足,“下一步准备研发梨果深加工产品,同时培育果树盆景,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