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大山里的“领头雁”

2012/09/21  浏览量:   作者:刘文韬 康小平  

  初秋时节,车入祥星,但见巍峨的山峰绿意葱茏,蜿蜒的水泥路如玉带般在大山间盘旋,一座座红色小洋楼点缀在山峦之间,令人倍感清新。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南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谁能想到,新化县温塘镇祥星村,一个高寒山区的偏远小村,却有如此多响亮的“招牌”。而这一切,皆缘自于村里有一个强的党支部,和一个好的带头人——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刘如松。

  临危赴任

  祥星村煤矿资源丰富,在外人眼里,村民们是生活在“金山”上。

  上世纪90年代末,尽管村里煤炭储量达2000多万吨,可村集体却债台高筑,不仅欠银行贷款200多万元,还欠在煤矿工作的村民工资、退休金等1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守着一山的“黑宝贝”,村民依然过着艰难的日子。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祥星村之所以发展受阻,除了交通闭塞、生产设备落后、财务管理混乱等客观因素外,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没有一支思想解放、战斗力强的班子队伍。

  “3年内村民没有共同致富,村党支部成员引咎辞职。” 1998年,刘如松毅然辞去珠溪煤矿矿长职务,回村挑起了村支书的重担。在广泛调研、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将清理村里账目,作为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他组织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学政策、学法律、学管理、学业务,并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干部评议会和班子交心通气会,全面整顿干部作风。在此基础上,他直接将法院的同志请到村里查账,并首先向村干部“开刀”:凡与债务有牵连的村干部和党员做到带头偿还,还自身一个清白,给百姓一个明白。经过1年多的努力,村里成功清理并收回欠款200多万元,并将所欠村民各项资金全部偿还。

  “思想决定出路”。为让村干部们开阔视野,刘如松组织党员干部到省内的先进村参观学习。三次赴华西村、江浙等地参观,学习外地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村支部委员吴晃光深有感触地说:“有一年村里决定投入800万元修路,当时我觉得投入太大不划算。后来到外面一看,豁然开朗,理会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

  全县第一个实行村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第一个建立村级工会,第一个推行村干部退休制,第一个实行村民“考核”村干部制度,第一个选送优秀干部和职工进入大学深造……

  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举措,夯实了组织基础,提高了班子战斗力,凝聚了干群关系。在刘如松的打磨下,村支“两委”班子成为名副其实引领村民致富的“火车头”。

  改制转型

  2011年11月15日,全省首家村级矿业集团——湖南祥星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化成立。

  从技术落后、产业单一、负债累累的村办煤炭小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集能源、贸易、物流、矿山机械、房地产、电子、农业综合开发于一体的企业“航母”,其中饱含了村党支部和刘如松的智慧和心血。

  祥星村原有7家煤矿,都属集体经营,大家无风险意识,结果导致企业一亏再亏。从2000年起,刘如松带领一班人,排除阻力与干扰,大刀阔斧进行企业改制,将原村办的7家煤矿全部改成股份制企业,让村民人人入股,个个分红。

  改制如暴风骤雨,不到半年全村7家煤矿共吸纳股金2450万元。改制成功,从此结束了吃“大锅饭”的历史,为祥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百姓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祥星村企业改制后的第一年,煤炭产量比改制前提高4倍,年总产值以上千万元的速度增长,职工年人平工资收入由0.6万元增加到2.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负债150万元转为积累52万元。

  今年9月初,记者在祥星村采访时,只见村头一处平地机声轰鸣,几台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

  刘如松告诉记者,这是村里正在兴建一座洗煤厂和加油站,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为村里增收1000万元以上。

  随着村办煤炭企业的蓬勃发展,刘如松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地方。在他带领下,村里制定了“从井下转移到地面,把井下资源型企业转化为地面企业;从乡村转移到城镇,实施安居工程、转移就业安置”的奋斗目标。

  村里投资400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45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生态养殖场;发动村民开荒造田,扩大农耕面积212亩,开发经果林1136亩;村里投入600万元修筑珠溪河防护提、韩家山矿区公路,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进行“四旁”绿化。利用矿渣煤矸石办砖厂,既节能环保又美化环境,同时解决了煤矸石、矿渣堆放问题,可谓一举多得。相继成立了煤炭运输公司和汽车客运站、汽车修配厂、机修厂。

  一着着妙棋,使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娄底市的经济总量第一村。2011年,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1万元。

  幸福升级

  9月6日下午,祥星小学。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生们坐在崭新的课桌旁认真学习。篮球场上,上体育课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兴高采烈地打着篮球。

  “这里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上学。这一切,多亏了咱们的刘支书,投入200多万元将学校建成村里最漂亮的建筑。”祥星小学的一名教师说。

  为鼓励教师扎根山区,在刘如松的倡议下,村里额外为每位教师每月补助工资300元、生活费100元,并设立教育基金,重奖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所用水、电、煤及所需日常办公用品在村里实报实销,在此基础上,另补助学校经费2万元。村里鼓励村民和职工读大学,每人每年补助学杂费1.5万元,回村后继续安排工作,成绩优异者优先安排在重要岗位。

  交通闭塞,一直是困扰祥星村的一大难题。自2002年开始,刘如松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全村掀起了祥星公路建设的热潮。前后4年共筹集资金1380万元,修通了长达10公里与外界相通的高标准村级水泥公路,并硬化改造了通组公路12.4公里,使全村各组形成了完整的公路网络。

  祥星村是矿区,煤矿企业多。可走在村里,只觉绿意盎然,丝毫不见一般矿区山体裸露、灰尘漫天的景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美化村里的环境,近10年来,祥星村每年投入50万元,栽植1万多株名贵树种,并对工业园区、庭院、公路两旁实行绿化,实现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

  刘如松,人如其名,如松的品格博大宽宏。祥星村韩家山8组村民想修条水泥公路连接每家每户,但因地势险要,居住分散,施工困难,村民们一听要花60多万元,个个望而却步。刘如松慷慨解囊,个人一次性捐款10万元。工程队进驻后,他又捐了28万元。

  温塘镇晏家村是一个贫困村,为了脱贫,村支书张书娥找到刘如松,刘如松满口答应对口帮扶,除了祥星煤矿捐资2万元支持该村修公路外,他个人也赞助1万元。村里的五保户、烈军属、孤儿、残疾人,逢年过节他都要上门慰问。

  没有黄、赌、毒,没有地下“六合彩”,没有上访,没有械斗纠纷,没有刑事案件……现在的祥星村,百业繁荣兴旺,社会和谐稳定。

  祥星村的未来规划很吸引人:在“十二五”期间,祥星集团年产达100万吨,总产值达10亿元,上缴国家税费1.5亿元以上。将在新化县城建设完成韩家山新型居民住宅小区,目前,已有40%的居民在住宅小区安了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全面提高村民人居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再过五年,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崭新祥星,将呈现在世人面前。”面对未来,刘如松信心满怀。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