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1 浏览量: 作者:张仕洪 雷丰 李洪江
飘着细雨的金秋时节,大别山区已满是寒意,记者来到黄梅县寻找在网络上被热议的“80后大学生农民”李明攀。从孔垄镇上出发,弯弯曲曲的村落小路走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李明攀位于周碾村的“家”。
说是“家”,不如说是仓库——这是原村小学的一排教室,各间屋里整齐分类地堆放着收获的农作物、加工好的米面和各种机器,还有简陋的住宿间。迎面小跑过来的李明攀朴实地笑着,凌乱的发际间夹杂着白发,身体瘦弱却精神抖擞。
已经跳出农门在大城市拥有高薪职业的李明攀,放弃一切回到农村从头再来,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实践着自己人生旅途上的新希望。
一次忠于自我的起点:弃it高薪,回乡办生态农庄
10年前,李明攀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时不满20岁,进入武汉一家外资企业从事手机芯片研发。3年前,他毅然辞去年薪30多万元的工作,来到黄梅一口气承包了450亩农田,搞起了绿色生态种植。
“我是地道的农村伢,从小就认定了将来要走农业这条路。”李明攀说,他父辈是村里公认的好把式,但父母务农一辈子,却无法摆脱贫困。
李明攀认为,这是因为农村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所致。他常常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李明攀读的是电子专业,同时选修了武汉大学的经济学课程,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阅读图书馆的农学书籍。对这样一个16岁考进大学,18岁入党,20岁从事it研发又拿着高薪的农村孩子,乡亲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李明攀的父母更觉得脸上有光。
然而,李明攀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回农村种地!
一段卧薪尝胆的储备:积聚能量,守护最初的梦想
“在读书和工作的十几年间,我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都市与农村的巨大反差让人难以释怀。”李明攀一直没有忘记小时候的梦想。他说,在城里拼搏的这十年,为自己储蓄了能量,积累了足够的知识、资金和人脉,从而能够走上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
带给他触动的,还有西方国家的农庄模式。李明攀在公司工作时,曾两次被派到美国总部学习考察。两个月里,他没事便往近郊的农庄跑,看美国农场主如何经营现代化的农庄。后来,他调到上海的公司,作为主要研发人员,他所在团队独创的手机芯片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除了拥有30多万年薪,还有公司授予的期权。在这期间,他与在深圳华为公司工作的女友结婚,并在武汉城区购了房。
一个直接的契机来源于李明攀的病情——他因饮食不良患上肠炎,回乡养病时顺便承包点土地,种植“有机绿色大豆”。没想到,3亩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产出了150多公斤大豆和50多公斤黑豆,颗颗又大又圆,这更坚定了他走生态农业道路的想法。得到妻子支持后,他来到妻子娘家黄梅县,一口气拿出100多万元,买下了卢垏村11年、安墩村25年共450亩土地的经营权。
一股敢于逐梦的力量:生态农业,带领乡亲同致富
流言四起。一些人认为李明攀回农村种地,一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父母的不理解和邻里的冷嘲热讽并未令他退缩。身边一群热血朋友给了他精神和资金上的支持,他们对李明攀说:“你追求的也是我们梦想的,但我们没有你这种勇气和胆识,放不下现在所拥有的。”
创办生态农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前两年,虽然李明攀注册的“谦益农业”公司生产的有机粮食比普通产品贵很多,仍受到不少人的欢迎。但由于前期投入太大,公司一直亏损,直到今年才开始略有盈利,保守估计年底有10多万的纯收入。
“产品70%通过网络销售,30%为团体电话订购。”李明攀说,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粮食的安全,这让他的有机粮供不应求。绿色耕种不仅为李明攀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通过几年打拼,李明攀已经探索出一条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他的承包田也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试验田。李明攀说,镇村为支持他办生态农业给予了不少帮扶,而更让他高兴的是,以前铺天盖地的冷言冷语再也听不到了,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给他打电话,说等他的农庄办大了就回来加入。
“这让我很期待,也充满信心。农业竞争水平低,这意味着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让我们去耕耘。”到目前为止,李明攀一直是孤身奋战,他渴望通过自己的成功,带动村里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一起发展生态农业,让村里的老百姓共同过上富裕的幸福生活。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