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吴仁宝的精神遗产

2013/06/09  浏览量:   作者:刘锐  

  19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带来村庄人、财、物的大量流失,村干部离村化现象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对外依附度日深,中国经济增长只能依靠沿海发达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不足,发展后劲乏力,区域差距拉大。当前 的农村已非“离土不离乡”就业的时代,难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宏观形势,广大中西部农村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场所,保证农民在城乡间的进退有 序,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稳定。事实上,在国家政策影响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前中西部的乡村集体企业几乎全部破产。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下,农民很难从农业 中获益,增产不增收的局面长期存在。而在中国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条件下,依靠规模农业形成的全力也难有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中国农业的温饱型农业,中国农 民“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及中国村庄社会衰败的形势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善。

  在“386199”部队成为农村常态的背景下,还在村的强人多为专业户、富人、混混等,强人治村与富人治村的主体常常是一拨人。多年前,中央鼓励“双强 双带”,“双强”即致富能力强,带领农民致富意识强,“双带”即带领致富和带头致富。中央政策的意图很明显,村干部是农村精英,是村庄带头人,如果村干部 都不能致富,就更不可能带领村民致富,富人治村由此成为多数省市政府的主打村治模式。富人治村的优势很明显,如富人能压制钉子户,保证公共品的正常供给, 且可能引进企业发展村庄经济,少数道德品质高尚的富人还会以私济公,搞民生工程,以此赢得不少村民的拥戴。

  当前社会形势与上世纪90年代大不相同,富人治村也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大部分富人都改不掉他们的商人本色,或者从村集体土地中获取收益,或者利用手 中职权发展产业,在没有其他力量制衡或村庄民主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富人治村具有不稳定性及不可预期性,富人既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权势为村庄做好事,也有可 能肆无忌惮地摄取乡村资源,甚至会排斥其他人的政治参与热情,阻碍基层民主的实现。笔者及其所在团队长期在农村调查,对富人治村的绩效有所体悟。

  富人主要关系和主要利益不在村庄,决定了其治村绩效的弊端重生。另外,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人市场机遇好、个人素质高、风险意识强、关系资 源足,以此成为富人,其致富方式过于偶然。要求富人带领村民致富,如果失败造成严重后果,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呢?在全国一盘棋的市场经济面前,靠富人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吴仁宝作为村干部的楷模,有两点值得学习:

  一是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吴仁宝为村庄发展不懈探索,且将提高村民福利作为毕生追求,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值得当前的村干部发扬。其次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吴仁宝立足村庄特色,吃透中央政策,紧跟时代形势,抢抓发展机遇,锐意进取,不断改革的农民智慧值得村干部学习。

  学习吴仁宝并不是要复制他,而是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把握社会脉搏,为村庄发展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笔者想说明的是,村干部带领致富不是不好,只是不需要用政策诱导。当前村治的主要任务应是供给公共品,重建村庄秩序,保证社会团结,发挥好农村稳定器与蓄水池的作用。(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