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浏览量: 作者:姜 斌
近日下乡,听沿海某镇一村干部私下讲述的为民代理服务“趣事”,感觉有点不对劲,认为有必要向这种有违法纪的不良行为敲一记警钟。
这名村干部所说的某些代理服务项目,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雁过拔毛”或者“中饱私囊”。
村民建房,请村干部代办报批手续,其中必定涉及多项收费,面对政府相关部门在收费标准上的“弹性”,有些村干部一方面对建房户“狮子大开口”,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请审核部门“高抬贵手”,于是,其中的价格差,也便成了干部做“人情”,拿好处,甚至干脆提取“辛苦费”的理由和机会。同样的道理,不少农户感觉不容易办成的事情,经个别村干部对办事难度的刻意渲染,也便给了代办者足够多的“效益”空间。而不少上级部门对此却蒙在了鼓里,殊不知所谓对农户的种种优惠照顾,事实上有相当部分已变为少数经办人员的“油水”。
时下,“代理服务”在不少地方农村被广为推广。但如此代理服务,少数干部无形中已成“中介”,表面看,是代办者与农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最终受害的却是国家利益、干部形象,,也有悖于政府开展为民代理服务的初衷,当属党纪政纪严厉整肃之范畴。
真正的代理、代办服务,迎合了百姓需求,方便了万千民众,提高了服务效益,提升了政府效能,实乃大好事一桩。可好事办好,需要制度和规章作保证,也需要职能部门转变工作职能,还少不了阳光操作和相应的社会监督。只有扎紧了防范这道篱笆,代理服务也才能在阳光下越办越好,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