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把生态建设的历史欠账还上

2013/09/20  浏览量:   作者:王友华  

  禹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统筹规划,持续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市生态建设工作面临的任务还比较艰巨。特别是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虽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山体崩塌滑坡、地下含水层破坏、周边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生态欠账较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偿还历史欠账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成为我市生态修复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所在。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市生态修复工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到2013年底,初步确立生态修复工程的基本框架,制定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方案和规划,启动实施一批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建立推进生态修复工作的体制机制。第二阶段是到2015年,生态修复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第三阶段是到2020年,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废弃矿井得到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前列,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美丽禹州的目标基本实现。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一是重点推进矿山生态治理。据调查,我市危害程度严重的废弃矿井共有86个,占废弃矿井的47.25%。对废弃的无主矿山,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乡镇政府组织修复,或按“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引入民间资本进行修复;对已关闭的有主矿山或能确定责任单位的塌陷地点,按“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由持证矿山企业和责任单位进行修复;对已建、在建的矿山,按“开采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按要求编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实行边开采、边恢复。二是着力构筑“两带六廊道”绿色生态屏障。“两带”即打造矿山生态修复带,恢复山区生态系统;打造环城生态恢复带,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六廊道”即通过制定和实施许禹快速通道阳翟大道禹神快速通道神垕镇区、s236线禹州段、郑尧高速公路禹州段、永登高速公路禹州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禹州段和颍河沿岸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打造六大生态廊道。三是加强水系生态修复。以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水系生态环境,维护水系生态安全。四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突出抓好废旧塑料、发制品、建材等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工作。

  抓牢项目,强化支撑。实施一批生态修复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带动和支撑,把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经过反复论证筛选,今年我市共确定生态修复工程重点项目37个。围绕这些项目,相关责任单位建立台账,明确节点,做好前期,加快推进,确保在年底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作者系 河南省禹州市市长)

编辑: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