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精准受益”还需要“精准施策”

2017/10/31  浏览量:   作者:刘风  

  针对一些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不紧密、不精准等问题,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近日表示,农业部明确要求各地要围绕精准到村到户到人要求,科学确定产业,精准设计项目,明确带动主体,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确保产业对人、人对产业,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覆盖。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是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脱贫工作也到了攻坚阶段,要想啃掉“硬骨头”,就必须要实现扶贫的精准性,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扶贫要精准,就必须先弄清楚贫困对象是谁,究竟有哪些人需要被纳入扶贫对象之中,到每一个贫困户家中及其邻里亲友中展开调查、走访,并进行登记造册,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做到“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准确识别贫困原因。扶贫要精准,还必须找出各贫困个体的贫困原因。应该及时地对不同的贫困类型进行归纳分类,根据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量身定做”扶贫脱困方案:针对丧失劳动力的百姓,通过低保或直接的社会帮助来保障其基本生活;针对劳动力少但学龄儿童多的家庭,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青年劳动力,则通过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来保证其就业。

  准确识别贫困标准。扶贫要精准,同样要确定合理的贫困标准,不能单纯以收入水平来衡量生活质量。许多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百姓的收入,但因为城区生活成本高,特别是一些城市住户受大病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我要充分发挥基层民主,透明程序、规范操作,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建立一个多元化、自主性的贫困评价体系。

  扶贫的关键是让困难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无论是从经济收入这些表面上来看,还是从广大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自信这些精神层面上来看,都要让贫困人口成为“精准扶贫”的主角,而不再是旁观者。

  “精准受益”,这就要求扶贫产业的定位要准,在发现产业之初就要淡化经济效益的观念,从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发展适合贫困村、贫困镇的产业;其次要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心系困难群众,以就业促发展的模式,增加贫困人口的受益;最后要在产业发展的成果上实现利益共享,要让扶贫产业的“果实”能够真真正正地填饱困难群众的“肚子”。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