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2 浏览量: 作者:耿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扶贫脱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和决胜期,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着力摆脱精神贫困,避免“贫困循环”和“福利陷阱”,是打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的重点和难点。
扶志扶智是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有的群众受益于扶贫政策经济收入日益增加,却由于攀比炫富、大操大办、参与赌博等原因迅速致贫返贫。因此,脱贫致富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其中,乡风文明是生活富裕持续长久的基础,推进贫困地区物质脱贫致富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实现“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有效衔接。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外因与内因相结合。脱贫致富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改造和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各种扶贫政策是外在的促动因素,只有群众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求诸己,才能将外力转化为自身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扶贫攻坚才能实现从“外部输血”向“内生造血”的转变。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促进群众摆脱精神贫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通过扶志提振群众精气神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贫困户参与感和获得感。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切实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扶贫开发的动力,让党建成为提升贫困户主体性的“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能人在致富、帮富、带富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村集体在经济和思想方面的统筹调配避免个体陷入“福利陷阱”。以村集体扶贫项目为抓手,发动贫困户以工代赈参与其中,让贫困户在劳动中得到物质报酬和精神激励,促进其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村集体在制定脱贫规划时,要让贫困户开动脑筋参与其中,自己给自己把脉,对有想法有规划的贫困户加大扶持力度,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形成奖勤罚懒的舆论氛围。
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坚持党员示范、干部带头,把党员干部带头破陋习、树新风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影响和带动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把群众意愿转化为共同意志。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乡贤理事会、宗族老人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其在民间事务中的调解、监督与服务功能,大力整治婚丧喜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加强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促进良好乡风形成。
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凝聚正能量。在加大对老区脱贫攻坚政策资金支持的同时,还需注重红色文化扶志,加强红色文化宣传,保护红色文化遗址,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苏区精神”“滴水穿石精神”等红色精神,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脱贫信心和决心。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本土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注重好家风好家训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新乡贤文化。
通过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结合易地搬迁植入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借鉴移民搬迁造福工程的先进经验,改进高山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原始小农生产方式,植入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创造市场机会引导群众融入现代农业和打工经济。推进信息建设和数字文化服务,推广媒体扶贫模式,让群众通过现代媒体更及时、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时代步伐。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和文明家庭创建,将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纳入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依托这些场所大力开展新时期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落细落小落实。
发展乡村教育斩断精神穷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推进学前教育向贫困村延伸。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大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充分体现特殊关爱,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就业创业能力。
科技创新提升人力资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机构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向困难群众传授农业新技术、引导发展新观念、提高经营新理念,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