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全面把握深度贫困主要成因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8/07/31  浏览量:   作者:罗丞 张敏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号民生工程,作为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重要机遇,坚持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把握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一鼓作气、马不停蹄,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

  一、集中力量破解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对于陕西来说,全省70%以上贫困人口都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半数以上贫困村都集中在深度贫困县,脱贫难度确实很大。为此,我们要把更多的项目、资金、举措用到攻克深度贫困上,集中力量破解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

  一是优先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深度贫困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饮水安全等项目布局倾斜力度,优先安排和实施深度贫困村道路硬化等项目,推进汉江上游等地区生态公路建设。二是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深度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补助标准,支持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三是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整合力度。把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主要投向深度贫困地区,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用地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改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通过结对帮扶等方式支持当地建设,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二、深入挖掘和培育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新动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要突出精准施策巩固扶贫成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深入挖掘和培育当地发展新动能。

  一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和引导村集体成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在产业基础、区域位置等接近或关联的深度贫困地区,探索建立以组、村、乡镇不同层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入股单位的集体股权制度。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二是强化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编制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深度参与到产业链中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其在工商登记、出资设置、内部运作、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软硬件方面的条件更加完善。推广扶贫互助合作社模式,组建农业生产、电子商务等各类服务队,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多种方式稳定增收。三是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引导“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展合作,有效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方式,打造一批电商、旅游、养老等特色村庄。

  三、努力构建深度贫困地区大扶贫工作格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一是建立重点企业与深度贫困地区的结对帮扶机制。推进国企“合力团”、校地“双百工程”和“万企帮万村”等帮扶行动。立足深度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坚持问题导向,列出优势资源清单和发展短板清单,统一搭建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对接平台,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或优势,在清单中选择相应的项目,落户深度贫困地区。二是深化苏陕扶贫协作。继续加强与江苏省各个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务实合作,选派深度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江苏参加培训学习,组织和引导江苏企业、人才到我省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确定重点帮扶项目,加强产业合作,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三是积极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支持陕南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引导陕南深度贫困地区主动参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汉江生态经济带协商合作机制,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不断激发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加强扶贫扶志扶智工程的创新举措,千方百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一是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对有主动脱贫意愿和行为的贫困群众,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对依靠自身能力实现脱贫致富不自信、没把握的贫困群众,要帮助他们从逐步摆脱贫困的现实中,从了解其他方面的扶持政策中,从学知识、学技能、强素质中增强自信心。二是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新民风道德评议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三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宣讲扶贫政策,了解贫困群众诉求的积极作用。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五、着力抓好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我们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针对性地破解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掣肘因素。根据深度贫困村的实际需求,更好充实和发挥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的力量。二是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关心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为他们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三项机制”,让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基层干部撸起袖子、迈开步子加油干,把各项扶贫举措落到实处。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农村脱贫人口可持续生计研究”阶段成果。作者单位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