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最美的青春》——我们都处在自己的“塞罕坝”上

2018/08/27  浏览量:   作者:童善友  

  前几天,因为央视一套黄金档连续四天没有播出《最美的青春》,以至于有追剧的观众直接给中央电视台打去电话质问;《最美的青春》也因此上了热搜。

  《最美的青春》自8月1日开播以来,就一跃成为荧屏宠儿,每天收视率破1,实时收视率第一,实时收视率突破2.8,豆瓣评分7.9,更荣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榜,引爆社交网络媒体。

  《最美的青春》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18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部等组成拓荒队伍,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植树造林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来到了坝上,在荒漠上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塞罕坝人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冯程和他的伙伴们同进退,共患难,在工作与生活中,彼此体贴、爱护、帮扶,由最初的战友情,同志情,慢慢转变成了友情,爱情......

  《最美的青春》一扫往常主旋律类型的年代剧的高大上和简单的说教,不像传统类型的年代剧那样只专注史实与事件的真实感,而是充分展现出了创作者对于现代观众们欣赏口味的侧重与诚意。主人公冯程的经历和遭遇,既有历史渊源的情感根基,更有一个时代对年轻一代使命召唤般的映照。当看到第十七集,冯程、覃雪梅等先遣队员们被大雪困在坝上十多日忍受冻饿面临死亡威胁时;当大家都陷入一片恐惧和悲哀之中纷纷留下最后的遗言时;冯程却意外地用一条板凳背面刻画而成的“钢琴”,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无声的《命运交响曲》!当他常年劳动却依旧灵巧的指尖在那些手绘的“键盘”上跳动,当那些激越的音符在每个人心中慷慨激昂地响起时,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狂风阻水,黄沙蔽日,绿林难立……却阻不断也挡不住青春热血,塞罕坝人的使命感和拓荒精神。随着《最美的青春》继续热播,这一股青春热血燃得将越来越美越壮观!而在事业和感情中甚至来自大自然压迫的大学生们,该如何面对种种困境和挑战?几代人的青春,几代人的奋斗,塞罕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2017年,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人用最美的青春谱写了一首人类改天换地的《命运交响曲》。今天,塞罕坝的功勋,彪炳史册,塞罕坝的故事,还在继续……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自己的“塞罕坝〞上,不同的抉择,收获不同的命运 。剥开时代的背景,我们每一个人不都要经历《最美的青春》的那些艰险与波折吗?他们是先遣队员时,在“老营地”住不好,吃不好,甚至断粮;而蜗居在大学宿舍,租房格子间里的我们,未必住得好、吃得好吧?他们被迫也好,主动也罢,来到塞罕坝,在这一片荒漠上种树植草;我们未必不在自己的荒漠,与很多自已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为着顺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找一份好offer;为着“财务自由”和升职,为着一本土地证,一本房屋产权证;也为着追随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如武延生);为着父亲或母亲退位后,还能保住自身地位,为着家族财产不至于败于己手;当然也有为着理想,“种树植草”?我们都一样,把青春变成一抹绿色。所以剧中人的焦虑,我们会有,我们能懂。然而,面对同样的处境,每一个人的选择却各不相同。人生何其长,又何其短。在被迫的有难同当中呵护每一棵无论是心灵的,还是身体的“绿苗”——这个过程,才是最美的青春,最美的时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以“质朴”、“真实”分析出该剧打动人心的原因。他认为:“《最美的青春》不比时尚比质朴,不比明星比真诚,不比斤斤计较比以德报怨,是一次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在电视荧屏上的最新胜利。”李准表示:“《最美的青春》没有说教,而是用一流的艺术魅力支撑主流价值观和塞罕坝精神的表达,使它们在情节和自然场面中流露出来。”

  《最美的青春》即将收尾,而更多人的人生却刚开始拉开大幕。我们不缺主旋律的故事,我们也不乏“塞罕坝”般的精神,我们还是缺少像《最美的青春》这样的年代剧。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