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特色强乡:发展壮大老区经济的必然选择

2011/03/21  浏览量:     

特色强乡:发展壮大老区经济的必然选择

文|中共安阳县委书记  张保香

2009年10月27日,河南省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名单发布,安阳县水冶、铜冶、曲沟、许家沟、伦掌5个乡镇榜上有名,成为上榜乡镇最多的县(市、区)之一。水冶镇再执牛耳,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这是安阳县老区2002年以来强力实施“特色强乡”发展战略的又一成果,是安阳县老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安阳县与安阳市县同域,没有独立的县城,要推进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打破以县城为中心县域经济“一核”结构,引导支持条件比较好的乡镇多点开花、“多核”发展。
2002年底,我们正式提出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分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强力实施“特色强乡”战略,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培养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实力较强的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带动其他乡镇竞相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实力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
“特色强乡”发展战略的原则是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分步实施。我们把全县21个乡镇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发展优势分为三个类型,实行“三步走”,分期分批实现“强乡”目标。
第一步,支持2002年在全省排名第16位的水冶镇强势挺进、跨越发展,形成区域性经济中心,领跑全县经济。鼓励水冶传统优势钢铁产业通过关小上大和技术改造升级,组建沙钢永兴、安钢永通、华诚钢铁三大集团,形成冶铁一炼钢—型材完整产业链,实现了钢铁生产终端化、效益几何级增长。2004年,水冶镇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百强乡镇第一名,其后连续五年保持这一荣誉。
第二步,支持铜冶、曲沟、许家沟、伦掌等基础雄厚、实力较强、后劲饱满的乡镇依托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组建安阳县“省百强乡镇军团”。县委、县政府政策引导、力量倾斜,支持铜冶煤化工、曲沟铁合金、许家沟水泥建材、伦掌煤炭和机械铸造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2008年,铜冶四大煤化工企业形成年产捣固焦380万吨和焦油深加工40万吨规模,成为全省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在全省百强乡镇中排名第14位。曲沟铁合金产业加快由集散贸易型向工业生产型升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组建了12家大型企业,在中国铁合金行业高峰论坛上,被命名为“中国铁合金第一镇”,在全省百强乡镇中排名第25位。许家沟及周边相继建成3条日产500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第四条正在抓紧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2008年,在全省百强乡镇中排名第46位。伦掌机械铸造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在全省百强乡镇中排名第79位。
由以上五个乡镇组成的安阳县“省百强乡镇军团”,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2亿元,占全县的85%。安阳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亿元,93.5%来自于“省百强乡镇军团”。安阳县进入全省百强工业企业的6家企业,全部来自“省百强乡镇军团”。
第三步,鼓励“省百强乡镇军团”带动周边乡镇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推进安阳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军全省十强。一是建设安阳新型制造业集聚区水治经济协作区。从2009年起,集中精力,将水治的钢铁、铜治的煤焦化。善应、伦掌的煤炭,磊口、许家沟、都里的矿石,曲沟的铁合金以及蒋村的土地资源等共同纳入水治经济协作区,优化产业布局。整合资源配置,集聚规模效益,实现功能互补。二是以安东新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效,三年新变化”的要求,2012年前建成集政治、文化、商贸物流、三产服务、高新技术、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安阳县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安阳市副中心城市,带动白壁镇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挺进全省百强乡镇行列。三是以柏庄纺织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按照“县里牵头、柏庄为主、部门参与”原则,进一步完善规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动纺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形成棉花一棉纱一布匹一服装产业链。重点扶持投资5亿元的安阳嘉鑫染整制衣公司10万吨染整项目建设,投资1.6亿元的安阳诚晨纺织物流园项目建设,2012年,带动柏庄镇进入“省百强乡镇”行列。2012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十二五”期间跨入全省十强县行列。
目前,安阳特色强乡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安阳县地区生产总产值由2002年的14.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人由2002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由2002年全省排名34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22位。

编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