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浏览量:
入夏以来,江苏省海安老区城管部门集中开展整治主城区、市民文化广场等周边无序占道行为。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针对经营者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却占道经营的,劝导他们“店内经营”;对于相对流动性的占道经营者,则多以教育和引导的方式进行管理,劝离无序占道经营行为。此举,得到广大经营者的理解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其一,“地摊经济”不是“占道经营”式的“随意经济”。时下,不少人将松绑“地摊经济”这一惠民生的举措,简单地等同于可以随意占道经营。在新形势下,“室外经营”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摆地摊”。因为无序的“占道经营”为城区良好市容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出现已经取缔的露天烧烤摊点反弹现象,由此会滋生一系列问题: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占道经营阻塞交通、规划杂乱影响市容、安全隐患难以消除等。
其二,“地摊经济”应是规范室外经营的“有序经济”。 多年来,经过全体市民共同努力,城乡各地已经发展成为“天蓝地净水清城美”宜居宜旅的良好环境,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这是经过了多少人的不懈努力才换来的成果啊!良好的城区环境来之不易,城管部门整治无序占道经营自然会得到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践表明,只有在有序的前提下,“室外经营”才能真正的以新的面貌燃起“人间烟火”,才能成为真正的“生机”。各地城管部门应当切实按照上级要求,根据本地城区实际,在不影响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前提下,支持发展特色熟食摊点、水果便民摊点群等,为商户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做到不扰民、不影响交通,从而有效助力城市复工复产,提升经济活力。
简言之,“地摊经济”其实就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应当把工作做得特别细致,不能一窝蜂地作秀成“随意经济”而留下“无序占道”的新“隐患”。每个城市都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在保证原则的基础上精准施策,从更高的站位来理解“地摊经济”,把它变成对城市百姓真正有好处、对恢复经济活力有好处的“民生实事”。
(严德本 印玉文)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