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浏览量: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我对今年实现脱贫攻坚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有两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充满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尤其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面临艰巨任务。
最近,我翻看了这方面的材料。多年来,国家为脱贫攻坚,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到西部地区,这里举几组数据:
去年,全国人均gdp较低的4个省份:甘肃、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加起来的人口近1.6亿,在这些最贫困省(区)的崇山峻岭中,我们建设了大量高速公路、铁路和桥梁。
2019年,甘肃省“50级”(高低落差大,建设难度大)高速公路的长度超过了4242公里,是印度全部高速公路总长度的将近3倍,甘肃现在有4条时速在250公里到350公路的高速铁路——宝兰、成兰、兰新、兰渝,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上风力发电厂。
全世界较高的100座桥,几乎都在云南和贵州。
看到这些数据,我真想高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诶,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截至去年底统计,全国一共建有372万个4g基站,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20%,即便是那些最偏远的村庄,都有4g基站。
全世界较大的那些水坝和发电厂,大多数都位于云南和贵州,它们为中国贡献了30%的水力发电。从谷歌地图上看云南省的4条主要河流就会发现,每一条河上都有很多大坝。
过去,住在这些很难进出的地方,想去另一个地方,你得翻越好几座大山。万一生了病,基本上无路可走,你打电话吧,可能你又没钱买手机。就算买得起手机,也没有信号。
现在,道路通、电信通,当地的农民终于能够出来挣钱了。
祖国西部传来的消息振奋人心,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当指日可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翻卷心情激荡,掩卷浮想联翩,我对今年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信心满满。
第二点体会:沉思再三。
通过学习,我加深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物质和经济的小康,也是精神和文化的小康。精神层面的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要求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
本人理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文化精神的塑造、人文素养的厚积就显得极为重要。固然,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精神文化和人文素养这些软实力,在推动经济力量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如果我们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达到小康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弥漫于社会,那就会使“社会走偏”,让小康社会失去意义,甚至会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古人讲“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看来,即便“仓廪足、衣食足”,有时还不一定能“知礼节、知荣辱”。当今社会中表现出来的部分“精神渐失”“精神堕落”,常常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诸要素中,建设与物质小康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小康,尤其显得十分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建成全面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我们仍然任重道远。因此,要继续锲而不舍、抓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人的素质培养需要有全方位的社会教化和文化熏陶,需要从文化传统、礼义诚信、价值观念、道德良俗、法治良序等各个方面,通过现实感化和思想浸透来外化于行。所以,我们今天应该更重视教育对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治学、修身”,现在的教育过于重视前者,对于后者则是太过忽略。这种严重失衡的教育,只会把孩子们培养成熟练应对考试的机器。作为老教育工作者的我,热切希望能通过全社会的重视,通过教育的相关改革,来改变这种令人揪心的局面。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今年肯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也一定能让全面小康在精神层面闪耀更明亮的光辉。
( 南通市通州区新四军研究会 陆子森)
编辑:童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