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 浏览量:
“郡县治,天下安。”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深入河南调研指导,提出了县域治理“三起来”的要求。近年,素有“宛东咽喉”“豫南屏障”之称的淮河源头桐柏老区县,群策群力贯彻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正确处理强县和富民、改革和发展、城镇和乡村三大关系,积极探索、科学谋划,坚持“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强县、旅游名县”四大定位,深入实施“生态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引领的强县富民之路,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实现了双提升。
一、围绕“四大定位” 经济总量发展 质量双提升
在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进程中,桐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正确处理强县和富民、改革和发展、城镇和乡村三大关系,积极探索、科学谋划,实现了“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强县、旅游名县”四大定位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万众一心巩固来之不易的精准脱贫成果,聚力脱贫摘帽成色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奔小康基础更加坚实。近年,桐柏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脱贫攻坚中,全县各级干部全部下沉,全力攻坚,形成了“4+n”扶贫产业格局,得到中央和省、市认可,并在全国推广;要致富,先修路,巩固了全国“四好农村路“桐柏示范县质量成果,涌现了全国自强模范李健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县8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6万多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13%。2020年2月26日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桐柏正式脱贫摘帽。
其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充沛。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两轮两翼”战略和“九大专项”,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从2016年到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由131.98亿元预计增加到164.73亿元,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566元预计增加到12811元,年均增长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更加有力。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深化教育振兴工作,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被授予“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卫生提升工程有序实施,全县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县”,招商亲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抢抓发展机遇 奏响振兴桐柏老区最强音
2020年桐柏工作总思路正在强力实现:按照县域治理“三起来”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聚焦“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强县、旅游名县”四大定位,深入实施“生态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生态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桐柏老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努力牢记习总书记殷切嘱托,扛稳时代责任,在加快老区振兴发展中奋力展现桐柏担当。
第一,坚持生态优先,筑牢淮河源头生态屏障。淮源一县生态绿化,为千里淮河水利民安。淮河干流在桐柏境内长达83公里,流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我们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狠抓源头绿水青山治理保护,让淮源水更清山更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统筹推进“四水同治”,深入实施淮河源头干支流“十河治理”,确保淮源一湾清水向东流。
第二,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县域发展高质量。做强主导产业,坚持科技引领,电商等多渠道市场销售,着力培育500亿元级高端碱硝化工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精细化工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实施“腾笼换鸟”,推动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豫南宛东经济新高地。实施“县城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三区联动,以滨湖春城、茶旅小镇等项目为支撑,展示桐柏山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山城新形象;注重特色兴镇、产业强镇,建成具有淮源山水风光的特色小城镇;围绕构建宛东对外开放重要通道,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实施g312桐柏段等干线公路升级工程;持续巩固教育振兴、卫生事业提升成果,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
第三,坚持红绿结合,加快文化旅游名县建设。传承桐柏英雄红色基因,讲好桐柏英雄红色故事,打造桐柏大别山重要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实施红色、淮源、盘古、佛道“四大名片”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式生态人文旅游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桐柏革命纪念馆、桐柏淮祠等标志性景点上档升级,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叫人心红得精神文明正能量,叫经济绿得金山银山聚宝盆。促进文旅融合,相映生辉,使桐柏成为大别山文化旅游走廊轴带中,万绿丛中一片红最具魅力的美丽一环。
第四,坚持真抓实干,唱好老区振兴发展“大合唱”。以“对外开放年”为抓手,在老区振兴发展“大合唱”中飞扬桐柏英雄、淮源生态进行曲最强音。做优发展载体,推进县产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两个省级园区“二次创业”,构建更具竞争优势、开放活力的发展新平台。强化项目支撑,紧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编制,积极谋划包装申报,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支持。遍借海内外智力金针,绣出桐柏生态经济腾飞凤凰,深入实施“南阳诸葛英才计划”“桐柏淮源英才计划”,综合运用专项债券、ppp等现代金融工具,打造大别山区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资金、人才聚集地。
三、坚持生态优先 实现城乡和谐宜居绿色发展
桐柏地处淮河源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核心区。
近年,桐柏县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实现经济绿色高效、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秀美、城乡和谐宜居。
桐柏将持续巩固生态优势,擦亮绿色生态品牌,筑牢淮河源头生态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提升,全面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领导,构建起大生态环保工作格局。
启动桐柏大别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探索淮河源头生态治理的桐柏路径;厚植源头生态优势,让桐柏山更葱绿,淮源水更清旺。积极申报建设桐柏山太白顶国家公园、淮源国家湿地公园,高标准打造桐柏沿淮生态保育带、淮源滨水景观带、桐柏大别山旅游休闲带;深入开展“两山”擂台赛,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走遍天边儿,还是桐柏太白顶圆圈,吃哩五谷杂粮,喝哩清泉茶叶。”把桐柏县建成淮河源头璀璨的生态明珠。
高标准制定了《桐柏县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52%,先后蝉联“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称号,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和省级森林城市。
坚持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两轮驱动”和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两翼齐飞”,着力抓集群、优平台,加快构建具有桐柏特色的县域产业体系。做优做强碱硝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改造升级机械制造、金银矿产两大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子制造两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形成了一批高税利、高技术、高成长产业集群。坚持“红绿”互补结合,突出“生态休闲、健康养生”定位,加快打造旅游名县,生态强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桐柏确定的发展目标鼓舞人心,我们群策群力确定了七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未脱贫的2205户4452人全部脱贫,已脱贫户持续增收,精准脱贫成效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现pm2.5达标,淮河流域及三夹河流域水质断面持续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力防范化解疫情、金融、生产等领域重大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大局和谐稳定。
二是抓实重大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以省市17个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完成年度投资80亿元以上;争取进入省市“十四五”规划笼子项目资金达1200亿元以上。
三是强力招商引资。大力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60亿元。同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果断亮剑、重拳整治。
四是提升城市品位。重点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吃、住、行、购、乐、保健”等要素,科学安排项目,日益实现县稳民康。全面实施安居乐业老旧小区改造,启动沪陕快速通道建设工程,流香溪湿地公园二期建成开园,实施6条以上道路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人均绿地面积增加两个百分点。
五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茶、艾、菌、虾基地建设,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打造吴城王湾——固县新庄万亩茶园。新发展红薯两万亩,稳定小龙虾产业,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强力推进“牧原模式”建成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场。高标准新修建农村公路420公里,峰回路转实现百姓出家门、上车门、进店门安全快捷,红线穿绿珠式达到“四好农村路”全县域覆盖。实施美丽生态村、传统文化村、森林康养村“三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世外桃源“四美乡村”。
六是促进文旅融合。巩固提升龙头景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启动66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实施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修缮工程。加快“一区一城一镇”建设,把映山红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示范园区、滨湖春城、茶旅文化小镇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重抓重推,树立生态人文旅游亮丽新形象。
七是增进民生福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今年将建成7所城乡幼儿园,解决城区超大班额问题。分批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县妇幼保健院完成整体搬迁,公立中医院一期工程主体竣工。提升改造乡镇敬老院15所,新建扩建乡镇幸福大院18所。推动桐柏县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建立农村生活治理一体化保洁长效机制。完成39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老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全民健身综合馆。实施“千村万塘”整治。全方位建设淮河源桐柏老区生态环保清洁美丽世界。在传承红色基因、继往开来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使桐柏老区人民群众共享蒸蒸日上的改革发展成果,增强欣欣向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桐柏县委书记 莫中厚)
编辑:童善友